農民種糧補貼好不好?還有什麼好辦法?

對於給予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有的人認為應該每家每戶給予種糧補貼,因為在中國生產糧食和農產品價格這麼貴,又給了農民大量的補貼才有這樣生產,是不能減少對農民的各種補貼,導致大幅度降低國內的生產,更多的依靠國際市場進口。那補貼大概是多少錢是合理的呢?這個說法非常複雜,還沒有一個部門把它講全了講通了,我國現在對農民的四項直接補貼,主要就是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補貼,這四項合在一起大約1700億左右,

國家財政部的補貼辦法主要是按農民的現有的基本農田數量來補,而且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補貼最近開始重新考慮,可能適當的減少。

農民種糧補貼好不好?還有什麼好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除此之外有其他類別的補貼,比如說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比如對畜牧業,養豬、養牛等等也有補貼,甚至還有獎勵,另外由於庫存不斷增加,國有糧食部門放在庫裡的糧食銷出去它要有費用,這些費用由國家承擔,那麼如果要減少,減多少能起多大的作用,必須慎重要考慮,如果依靠進口,現在已經進口總量近1億噸,比如大豆,全球年產量大約2億5千萬噸,能用於貿易的應該不到1億噸,我國現在差不多把大豆貿易總量的70%全都買來了,就這樣不斷的進口劃不划算,會不會對農民的糧食產生一定影響,進口進一步增加會不會導致糧價大幅波動,這些問題可能都要去綜合考慮。

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國過去強調糧食必須自己自足,現在到了進口量已經超過了1億噸,國內的糧食的六分之一左右來自國際市場,還能搞到多大,搞了以後國內會出現什麼新的情況變化,這大概都要做認真細緻的分析。

農民種糧補貼好不好?還有什麼好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

有的人認為,針對中國農業的生產成本太高,要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才使農產品具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如何降低呢?不少人都認為最重要的出路是走農業規模化經營,農業現代化,擴大農業經營者的土地經營規模,這樣就可以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這是借鑑農業發達國家,特別是新大陸地區的農產品主要出口國,外國的農場經營規模基本都是大幾千畝甚至上萬畝地,我們的農民也這樣做現實不現實,我們有這麼多的農民,將近6、7億農民,如果讓他們離開土地,到哪裡去生存?去幹什麼工作?

農民種糧補貼好不好?還有什麼好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