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1 杜甫與人才公寓

安史之亂,長安淪陷


河南大才子杜甫逃難至成都

蜀中官二代、工部侍郎之子嚴武

彭州刺史高適,蕭實、何邕等基層公務員

熱情接待、體貼照顧、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第二年還為杜先生

建起一處臨湖獨棟別墅

—— 杜甫草堂

史稱 “ 成都首套人才公寓 ”

有房、有安定的生活、有閒適的城市環境

杜甫進入開掛模式

四年時間文思如泉湧

創作了270多篇超高質量作品

連發《春夜喜雨》、《蜀相》、《絕句》等10萬+爆文

所謂 “ 高潮一到,根本停下來 ”

雖然杜甫有了房子,有了工作

但同時期

其他很多蓉漂

依然流離失所

沒有杜甫的小幸運

那是一個蕭瑟的秋天

杜甫坐立不安

捶胸吶喊

“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

“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翻譯過來就是:

只要人人都能有間房

老夫在家冷死也無妨

1257年後

也就是公元2017年那個夏天

成都發起史無前例的

“ 蓉漂計劃 ”

五湖四海的高學歷、高技術人才

爆發式湧入成都

成都官方

破天荒地拿出城區核心地段

規劃了大量的

臨時居住的人才驛站

以及用於久居的人才公寓

且 “ 傢俱齊全、拎包入住 ”

以供像杜甫一樣有才華的

新成都人安身立命

去年1年,就籌集了7384套存量房源

未來5年,還將修建30萬套人才公寓

杜甫的夢想

在如今的成都

照進了現實

說好的千萬間,一間也不少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2 李白與西成高鐵

祖籍甘肅、久居江油的小鎮青年李白

曾為成都寫過

“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

這一Top級城市廣告宣傳語

但同時也寫了一首

大力吐槽成都城際交通的名詩

《 蜀道難 》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

反正就是

“ 想要跨越蜀道去西安,你咋不上天呢? ”

可李白的想象力再怎麼天馬行空

也想象不到

1274年後

一條如鋼鐵巨龍般的高鐵

還真上了天

橫跨大秦嶺

大塹變通途

成都與西安

古時快馬加鞭也要半個月的路途

縮短至3.5個小時

如今,成都人民有詩云:

高鐵通秦川,蜀道不再難

中午吃火鍋,晚上肉夾饃

是的

一千年以後

李白精準的 “ 反向預言 ”

在西成高鐵上傳來回響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3 諸葛亮與 “ 在城南買房 ”

來自山東

身高1米88的大帥哥諸葛亮

在三十四歲那年

第一次踏上了成都的土地

和每個新成都人一樣

除了忙工作、為城市做貢獻外

還要找地方住

住哪裡?

《 華陽國志 》中有提過:

“ 亮居城南田疇 ”

《 元和郡縣誌 》稱

“ 諸葛亮舊居在雙流縣東北八里,今謂之葛陌 ”

“ 廣都縣南十九里,有諸葛亮宅 ”

一言以蔽之:

諸葛亮住城南

雙流(現天府新區)廣都附近

為此

無數文人騷客、專家學者百思不得其解

貴為丞相, 居然住在南門鄉壩頭?

工作在市中心,幹嘛住在南門鄉壩頭?

丞相的房地產選址觀

也就成了千古未解之謎

21世紀初

這一謎底終於解開

這個時代,成都開啟了

為期十餘年的 “ 一路向南 ” 發展運動

“ 南門鄉壩頭 ” 幻變為 “ 國際城南 ”

諸葛亮居住過的廣都

已由雙流劃給高大上的天府新區

地鐵一號線在此接駁、中轉

除廣都外

還有金融城、大源、

新川、麓山等核心居住區

大城南

成為了諸多 “ 外來智者 ”

—— IT男、金融人才、高端白領第一置業地

也就是說

城南是像諸葛亮一樣的外來人才

最集中、最願落戶、最想買房的地方

料事如神的孔明

早在一千多年前

就看懂了這片土地的屬性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4 陸游與《 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

公元1170年

南宋大詩人

46歲的浙江紹興中年男人

陸游

騎著一頭小毛驢來到成都

剛開始

陸游還非常矯情、非常戀家

“ 客魂迷劍外,歸思滿江南 ”

但找了一個崇州妹子當老婆後

他的態度有所轉變

“ 歸去自佳留亦樂,夢中何處是家鄉 ”

意思是說

回去當然好,但這裡也安逸啊,管他哪裡是家鄉唷!

不過

自從體驗了成都風土人情、萬千美食

撩過成都美女(楊氏)後

這個中年男人迎來了第二春

徹底愛上了這座城市

無法自拔

甚至產生了 “ 前生定蜀人 ” 的幻覺

(唔不繫蓉漂,老子是土著!)

也常有目擊者稱

陸游常常把 “ 吾蜀 ” 掛在嘴邊

8年後

因工作調度,陸游被迫離開成都

在回去的小船上

陸游趴在船尾,眼見漸漸遠去的成都城

一哭二鬧三上吊

提筆寫下

“ 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

十分扎心

回到老家後,陸游更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連寫四首懷念成都的詩歌

《 懷成都十韻 》

《 至成都悵然有作 》

《 初春懷成都 》

《 雪中懷成都 》

反正各種花式懷念蓉城時光

其老婆回憶道

陸游常在 “ 陰天,不開燈的房間 ” 裡唸叨:

“ 今歲頓驚絲鬢改,此生難繼錦江遊 ”

“ 二十年前客錦城,酒徒詩社盡豪英……即今病臥寒燈裡,欲話當時涕已傾 ”

念著念著就要哭鼻涕

陸游與成都千古絕戀

感動了一千多年後的大導演

—— 張藝謀

2003年,張導拍攝了家喻戶曉的

《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故事梗概是:

一箇中年男人

來到了成都

撩了一個成都妹子

體驗了風土人情後

不想離開……

再後來

“ 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

被評為全國最優秀的城市廣告語之一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5 張詠與西部金融中心

山東菏澤一個叫張詠的鳳凰男

前半身摸爬滾打,當上益州知州(成都高官)

已至60歲高齡的他

卻沒有像同齡人一樣退休帶孫兒、泡茶館、跳廣場舞

而是廢寢忘食、苦心研究

完成了一項

驚天地、泣鬼神的發明

“ 世界第一張紙幣 —— 交子 ”

這比西方整整領先600年

英國倫敦英格蘭銀行中央的一個天井裡

種著一棵在英國很少見的中國桑樹

紀念交子紙張原料桑樹葉

當時英國分管金融的皇家爵士艾倫

每每路過這顆桑樹

都會感嘆:

“ Yong zhang is really amazing ”

(張詠太不可思議了)

交子的發明,促進了蜀地商品經濟的繁榮

也衍生了現代銀行的祖師爺 —— 交子鋪

奠定了成都 “ 擅長搞金融 ” 的城市DNA

974年後

1980年

又有一張紙

在成都首發

這張紙……

它創!造!了!歷!史!

這一刻交!子!靈!魂!附!體!

它就是

新中國第一支股票

這張股票是由

成都市工業展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為籌建成都地標蜀都大廈

而對外公開發行

第一張紙幣、第一支股票

成都人在金融領域的創造力

兩度震驚華爾街

故事還沒結束

2017年8月、川港澳合作周

香港與成都簽了151億美元的金融投資嗨生意

同年年底,金融城三期(錦江東面)

成都交易所大廈、新金融中心、現代支付產業園等規劃橫空出世

彰顯成都大力發展金融的野心

2018年3月26日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 排名出爐

成都排名猛升4位

成為中西部唯一上榜的城市

2022年

成都將完成全面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標

擔綱金融界的西部扛把子

萬萬沒想到

張詠的發明

引發了延續千年的蝴蝶效應

愈演愈烈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06 薛濤與中國文創第三城

杜甫入成都30年後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

papi醬

噢,不對

西安女孩薛濤

也隨父入蜀

父親去世後

薛濤迫於生計,淪落青樓

但她堅持賣藝不賣身

專攻琴棋書畫、詩詞歌賦

在達官貴人喝酒的時候

獻上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

那年頭,顏值與才藝並存的女人不多

薛濤很快就大紅大紫

打賞數一騎絕塵

粉絲數更是無敵於成都

中國古代第一文化網紅

由此誕生

除了利用直播才藝變現

薛濤也開發了產品周邊

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詩人都是一群直男癌

喜歡揮毫灑墨,氣勢恢宏

故作詩的紙張幅面寬大

作為小女生的薛濤認為

應該有一種精緻的、萌萌噠的紙張

她決定親自動手

從井中汲水,自行製作小型紙張

並將其染為主打女性市場的桃紅色

以及主打個性化市場的明黃、深青、銅綠、殘雲

就像今天手機廠商會推出多種顏色選擇一樣

這種小型書寫紙一經問世

便受到市場的追捧

成為文人雅士中的時尚之物

甚至還被官方大量採購、製作為國札

後來

薛濤還以技術專利入行

發展成一大產業

《 方輿勝覽 》記錄到

“ 薛濤,蜀妓,以造紙為業 ”

這就是 “ 薛濤箋 ”

—— 成都史上第一個面向市場、實現量產的

爆款文創商品

有學者認為

從 “ 第一網紅 ” 到 “ 紙箋大賣 ”

薛濤的故事

證明了在古代

成都就有孵化文創的深厚土壤

以及龐大的、喜納時尚的文藝類消費市場

2017年10月

歷史再次得到回應

天府文化大數據發佈

成都文創產值佔GDP5.2%

已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成都文創的關注指數

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全國第三

增速則位居全國首位

紅星路、少城國際區、人民南路、

東郊記憶、西村大院、安仁等文博文創集聚區遍地開花

2018年

更有20個標誌性文創項目開工

六位古代蓉漂 神預言了今天的成都!

是的

今日成都的文創繁榮

總會在歷史上找到有趣的線索

—— 那個桃紅色、散發著女人清香的小紙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