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開賽決賽日前,中國隊基本確定“全攬5金、痛失3銀”,這局面符合預期嗎?

啊哈哈哈啊哈哈33333

6月3日,國際乒聯2018世界巡迴賽之中國(深圳)公開賽,進入最後的決賽日。

雖然全部5項中還有4項未完成決賽,但是中國軍團卻基本上已經提前確立了“全攬5金+僅失3銀”的態勢。

若站在最嚴苛的角度來評判,這張成績單應該可以打95分!



1、 “全攬5金”應該不會有意外

在尚未完成的4項決賽中,男女單打決賽都是國乒內戰,分別是男單決賽馬龍VS樊振東、女單決賽丁寧VS王曼昱。



這意味著,在兩條單打主線上,中國隊均實現了包攬冠亞軍,沒有給其它對手留下一點活路!



而男雙決賽,將在中國隊的樊振東/林高遠組合與跨國組合約內斯庫(羅馬尼亞)/羅布勒斯(西班牙)之間展開。

由於雙打決賽先於單打進行,因此,有男單決賽任務的樊振東可以用最飽滿的狀態來先完成男雙比賽,尤其是,這是一場外戰,不容有失。所以,在單體實力、合作默契以及天時地利人和方面都更佔上風的高胖組合,應當可以順順當當的擊敗這對歐洲跨國組合——憑心而論,這對跨國組合在方方面面都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中國隊絕不可能在這一個坑裡陷足兩次!



女雙決賽,由丁寧/朱雨玲迎戰韓國組合田志希/梁夏銀。這一場對決不需要太多筆墨來前瞻分析,中國隊的大(寶貝)小(豬)組合,必然會打出KO、碾壓、吊打、虐殺這一類的局面,金牌插翅難飛。


再算上,已經提前被林高遠/陳幸同摘到手中的混雙金牌,以及男單和女單的兩塊金牌,“中國軍團盡攬5金”應該是不存在意外情形的結局。

2、其實只真正失掉了1銀

目前看,中國隊在3項雙打比賽中,都未能實現“決賽會師”,混雙、男雙和女雙均失掉了銀牌。

但是,這其中,由於賽程編排上的不可逆因素,女雙兩對國乒組合在決賽前提前相遇。這導致陳幸同/孫穎莎這對中國香港公開賽的女雙冠軍,在隊內PK中無奈出局——單從實力上講,如果內鬥之局未提前出現,那麼女雙絕對可以包攬冠亞。



而混雙方面,國乒教練組派出了張繼科/王曼昱這個純試驗品組合。主要用心天下盡知,就是為了給立志復出的張繼科尋找一個全新的迴歸可能,同時也儘量多給他一些以戰養戰的機會——畢竟,所有人都清楚,目前的繼科只在單打一線上衝馳的話,是得不到太多場次的實戰鍛鍊機會的。

因此,混雙的銀牌,其實是國乒主動用來為張繼科交學費的。否則,按照國乒現在的人馬儲備,至少還能建造出兩對具備爭冠實力的混雙組合。

唯一真正失掉的那塊銀牌,其實是落在男雙項目上。馬龍/許昕這對霸王組合,出神意外的輸給了那對歐洲跨國組合,這直接導致國乒乓男雙會師決賽的劇本泡湯。

大蟒許昕的突然掉線,是男雙失去完璧的主要原因。許昕先是在男單正賽首輪便輸給韓國無名小將林鐘勳,隨後便在隔日的男雙半決賽中“拖了龍隊的後腿”,兩天失兩陣,許昕自己表示,是身體和思想上的雙重疲勞所致。

感覺上,許昕的自我剖析應該是比較切中本質核心的。因此,男雙失銀,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也是在國乒可控範圍內的自家變故,並不是外部崛起了一座平起平坐級的巨峰。

3、 最後4項決賽時間表

6月3日 18:30

女雙決賽———丁寧/朱雨玲VS田志希/梁夏銀(韓國)

6月3日 19:20

男雙決賽———樊振東/林高遠VS約內斯庫(羅馬尼亞)/羅布勒斯(西班牙)

6月3日 20:10

女單決賽———

丁寧VS王曼昱

6月3日 21:00

男單決賽———馬龍VS樊振東


邱彼岸

如果只是看金牌、銀牌,目前中國隊的成績單是毫無問題的,但對於我們國球的中國來說,乒乓球只有一個比賽我們只看金牌,即奧運會。其餘所有比賽我們不光要看最後取得的成績,還要看比賽的過程,這是毫無疑問的。

金牌銀牌就不多說,下面談談幾個不符合預期的點。

女乒出現被逆轉和0:4潰敗

這個是很難接受的,對於孫穎莎們來說,輸球不可怕,但輸球是大逆轉、大潰敗,這是很難接受的。更可怕的是,朱雨玲都開始心理發怵,緊張輸球,3:1領先之後彷彿不會打了,陳幸同直接被削球韓瑩0:4,想著真是不太可能。

男乒依然只能信任龍胖

許昕1:4輸給韓國小將,方博、閆安資格賽都出不了線,唯有馬龍和樊振東值得信任,馬龍已經看到了疲態,畢竟也是30歲老將了,還能扛幾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