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的全甲板攻擊陣型會有多大威力?

蘇楓櫻

#厲害了我的海軍#

@空中網@戰艦世界



圖為遼寧號,可以停放12架J15,實際上在作戰中,因為沒有飛機降落,所以艦艉是可以停放3-4架J15的 ,所以最大停放數量是15架。

圖為尼米茲航母起飛前的飛行甲板,黑色為第 1 批次 17 架固定翼飛機 + 2 架直升機。首先升空的是作為艦隊空中耳目的預警機與負責搜救事故飛機駕乘人員的直升機。“花斑” 圖案者是第 2 批次 14 架固定翼飛機。

艦載機尾部一定要朝向大海方向,因為在戰鬥中,艦載機需要打開發動機進行暖機,同時也是驗證發動機能夠正常工作。所以停放在艦島前的J15是不能短時間內起飛的。所以能夠快速升空作戰的,其實是艦島後部3架,左舷3架,艦艉3-4架,共計10架左右。

而J15是目前最大最重的艦載機,j15的空重在18噸左右,燃油和武器載荷可達15噸,而且由於j15的機翼異常寬大,所以攜帶重型武器掛載其誘導阻力也很很小,飛行機動性下降是目前各款艦載戰鬥機中最小的,其內部燃油9400公斤,航程超過3000公里,作戰半徑在1000公里以上。

目前J15曝光的掛載武器主要是5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和YJ83空射反艦導彈,以重載掛點掛4個500公斤(實際上最大可以掛1500公斤),10架j15就是20噸炸彈。或者是40枚反艦導彈,當然需要一定的護航兵力,以一半護航一半攻擊,也會有20枚,以二枚反艦導彈打一艘軍艦,可以打10艘軍艦,足以消滅一個艦隊了。


木榮雨北

雖然遼寧號極限載機量可以達到48架,但是目前我們應該達不到這種水平,而且,即使裝載了48架殲15,也很難在一個攻擊波次裡全部出動,最多一波能出動24架。

由於遼寧號是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相比,起飛能力較弱,殲15為了多掛彈,會不滿油起飛,而遼寧號無法搭載專門的加油機,只能使用部分殲15要作為加油機,給隊友的戰機加油,這樣一來,一波攻擊戰機會少於24架。

由於遼寧號無法搭載固定翼的預警機,只能使用預警直升機,在空中滯留時間,對空探測範圍方面,和固定翼預警機還有較大差距。

即使如此,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對付一般的三流國家海軍,已經差不多夠了,如果遇到二流國家海軍,則火力和防禦力明顯不足,至於對付一流國家的海軍,那就不好玩了,對方隨便出一個航母戰鬥群,兩個遼寧號也不是對手。

一味吹噓遼寧號有多麼大的戰鬥力,只能是自欺欺人,百年海軍,這句話是列強幾百年來對海軍發展建設的總結,沒有足夠的時間沉澱,海軍戰艦是玩不好的,我們現在應當是處於小學畢業水平,未來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厲害了我的海軍#字樣,並@空中網 @戰艦世界。


麻辣戰爭

先說“全甲板攻擊”的含義,其目的是通過在不影響起降的情況下,在甲板上儘量多排放艦載機,縮短艦載機編隊放飛時間,從而提高作艦載機出動效率,該訓練也是各國航母的必修課。

遼寧艦“全甲板攻擊”狀態(圖片來自中國軍網英文版)

另就遼寧艦艦載機聯隊編制而言,其滿編通常為36架,其中24架殲-15戰鬥機,剩餘12架為直-18反潛/預警直升機、直-8及直9通用直升機。通過報道畫面至少停放著10架殲-15的情況看,遼寧艦的此次訓練應處於滿編狀態。再結合遼寧艦此前已完成夜間起降訓練,當前在進行對空、對海、對陸、反潛、電子戰等訓練科目看,遼寧艦也在持續向“完整作戰能力”的狀態進行推進。

此外,就殲-15艦載戰鬥機而言,滑躍起飛雖會對其全掛載狀態造成影響,且出動效率尚不及彈射起飛,但在載荷方面,殲-15可掛載的武器種類已相當多,包括霹靂-8/9近距空空導彈、霹靂-12中程空空導彈、鷹擊-91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8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

EA-15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

當然, 若以美航母艦載機聯隊作為參照,遼寧艦的艦載機聯隊中除因起飛方式問題,缺少艦載預警機外,還缺少像EA-18G“咆哮者”這種專用的電子戰飛機,而該機在美單個艦載機聯隊中的配屬通常為5架。

另外,關於殲-15的發展還需要關注的就是其雙座型的改進,雖然早先已有雙座版的殲-15照片在網絡上流傳,但據推測主要是用於訓練飛行員,到目前還未見到在遼寧艦上進行試驗。這裡指的並非是雙座機比單座機在性能上強多少,而是執行多元化任務時,如電子戰、對海、對地攻擊時,增加1名飛行員是更具優勢的,這也是各國的發展慣例。


飛機永動機

對於這個問題呢,老鷹航空來談談看法吧:

遼寧艦估計配置24架J-15,甲板上有三處起降點,兩個短起降點,一個遠起降點。如果執行最高效率的對海作戰任務,也就是同一批釋放3架戰鬥機,反覆8次基本上就把全部的J-15釋放出去了。

按遠起降點配置4枚反艦導彈,短起降點配置2枚反艦導彈,其他掛架配置2枚或4枚中程、短程空空導彈,並且考慮到自身編隊的防空需要,留下2架戰鬥機做艦隊防空使用。經過簡單的計算,可以知道一共從遠起降點釋放了8架、短起降點16架(其中2架全部配置空空導彈),那麼這一攻擊波全部22架J-15戰鬥機總共搭載了32+28=70枚反艦導彈。

對於這一批70枚反艦導彈從四面八方進行攻擊效果,以目前的公開數據來看,基本上射程200-300km,命中一枚足以擊沉3000噸以內的護衛艦,或者重創5000噸左右的驅逐艦,如果70枚都能命中一半,35枚的戰鬥效能基本上就能擊沉20-30艘世界上主流的驅逐艦、護衛艦等各類水面艦艇,幾乎全殲了二流或者三流國家的全部海軍水面艦艇,或者重創了一個一流國家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如果其後期補給不上,那麼戰場的制海權基本上都是掌握在我方手裡了。

除此之外,別忘了這一批22架J-15所配置的空空導彈,整體數量達到16+48=64枚,也足以同時發動一場高強度的對空作戰。如果假設面對全球最強的航母編隊進行對抗,50%的戰損率,也能保證打下對方11架戰鬥機,同時發射出35枚反艦導彈,再假設50%的命中率,也能確保17-18枚反艦導彈擊中對方航母編隊的水面艦艇,即使打不中敵方航母,那也至少一波下來把其護航艦艇擊沉過半,這就為第二波提供機會了。

所以,整體來看,目前的遼寧艦編隊對付二三流海軍基本上具備絕殺的能力,對付一流海軍強國航母編隊具備正面對抗的能力,如果咱們的航母數量上來了,那麼對抗勝算和底氣就更足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老鷹航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話完全可以用來形容現在的遼寧艦。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老道慢慢分析。

題主的問題完全可以轉換為現在的遼寧艦在戰時的戰鬥力如何?根據現在公開的遼寧艦的資料顯示,由於是常規動力,滑越起飛,所以可搭載24架殲15艦載機,12架直升機(包括預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搜救直升機)。要知道這只是正常狀態下的搭載模式,還有戰時模式還有極戰時模式。還有最主要衡量航母戰鬥能力的一點就是戰時最短時間的起飛波次。最近的海上閱兵視頻中,遼寧艦4架殲15採用“小間隔起飛”,這就是艦載機的戰時起飛狀態。4架殲15組成編隊,這就是一個小的作戰單元,可直接參加戰鬥。至於殲15的一個戰鬥波次能夠起飛多少架戰機,根本沒有任何官方信息,網上推測數據基本上都是24架。



我們可以對比下美國現最先進的尼米茲級的航母,是配備的有四個的彈射器可以同時工作的,根據著名的張召忠分析,美國最先進的航母“尼米茲”所採用的彈射裝置,最快每十八秒就可起飛一架戰機升空,是世界上飛機彈射起飛最快的,它起飛速度由靜止狀態下可瞬間飆升至300公里,而其它國家的航母一般在5~7分鐘起飛一架飛機!那麼起飛波次可以算下了。而且,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我們的遼寧艦還是沒有實驗過戰艦的最大的承載機數量,所以最大的起飛波次還是有待商榷的!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的遼寧艦採取的彈射起飛,這就限制飛機最大的起飛波次同時也是限制了飛機最遠的戰鬥半徑,如果是進行真正的空戰,算15架飛機算的話都可以掛載8枚空彈,可以在航母之外1000公里執行40分鐘的作戰任務。這是在飛機滿載油的情況下,15架計算的方法也是約有三分之一的殲-10是承擔起了加油機的任務。(抱歉,現在遼寧艦目前還不能停飛加油機的。)



所以綜上所述,現在的遼寧艦主要的作用算是實習艦,大概也算小學生畢業的水平,對於三流的國家艦隊還行,要是真到了實戰還是多多需要努力。例如提高裝機量,改變彈射方法等等。這不我國自主研發的002現在可以下港試水了。003也爆出在緊張建造中。所以,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還是應該感到驕傲的。因為中國海軍從無到有,走過了69年的艱辛歷程,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多多為我國的海洋事業多做貢獻。

#厲害了我的海軍#

@空中網@戰艦世界


站起來小子

好久沒有大遼的消息了,這次南海大檢閱,人們猛可裡發現,實現了全甲板攻擊。噫,全甲板攻擊一詞有點專業喲。

全甲板攻擊,即在以最多的飛機在最短的時間內放飛,給敵人以最大的打擊,是檢驗航母攻擊能力的重要指標。據公開報道,大遼艦已完成全訓,最多一次可放飛15架戰鬥機。當然這是一個波次(尼米茲為16架),網友看到這樣的消息,大聲驚呼,在裝備入役6年後,大遼可以戰矣!

如果制空作戰,這15架飛機都可掛載8枚空空彈,可在航母以遠1000公里處執行40分鐘作戰任務,120枚空空彈,以2:1打擊效果,可以毀滅60架左右飛機;以3:1,也可幹掉40架,這種威力應該說不低。

制海有點麻煩,主要我們不能彈射起飛,掛5噸彈藥可以攻擊700公里之外的目標,起飛時間要長一點,雖具體不知道但也是可以想見的,只有一個遠距起飛點嘛。即便這樣,亦足可應付一場中等規模的海戰了。可以掛載的彈藥,鷹擊-83K空艦導彈和KD-88空地導彈等,具有可觀的威力。

那麼“尼米茲”是多少?有公式(常用搭載方式):48架F18E/F+6架EA18G+4架E2D+5架S3B+15架運輸/救援直升機=78架。

我們的。參照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一般為22架蘇-33和7架卡-27/31直升機,我們可搭載22架殲-15+7架反潛/預警/救援直升機,總載機規模可達到30架的規模,沒有問題。這樣戰鬥機15架出擊,7架護航,作為一艘訓練用航母,戰時也是自可一用的。

想到這,也是滿滿的自豪啊!厲害了我的國。


#厲害了我的海軍#

@空中網

@戰艦世界


魂舞大漠

衡量航母應用水平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航母甲板操作和調度水平,這方面航母短時間內甲板連續出動能力決定航母艦載機的最大攻擊波次。

我們先來看下美國海軍航母是如何操作的
這是尼米茲級航母準備起飛的狀態,這種情況下,甲板最大容納48架戰機,可以同時使用三部彈射器,每部彈射器後面,都給下兩架準備彈射戰機留足足夠的準備位置。


停機區戰機嚴格按照甲板操作流程有序前往各彈射位準備起飛,艦首第四部彈射器上的停機位戰機清空後,可以使用第四彈射器。每部彈射器以平均1.5分鐘一架的速度依次彈射,從而可以在20分鐘內起飛全部48架,這也是尼米茲級航母的最大攻擊波次。

相比較美國航母精細的甲板調度而言,毛子航母的甲板應用簡直可以用傻瓜機來形容。因為毛子航母在高緯度高海況的寒冷海域工作,所以毛子航母不要求艦載機甲板留置,全部艦載機入庫。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機庫最大容量是22架蘇-33,但這樣機庫會非常擁擠,一般情況下就帶16-18架蘇-33艦載機。既然載機量十分有限,再加上甲板上防空導彈等擠佔位置,毛子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應用簡直是浪費!浪費!浪費!



庫茲涅佐夫號艦載機擺放非常隨意,艦載機間間距非常大
,而且左舷因為防空導彈發射井關係,基本不採用。

所以,我們必須要拋棄毛子那一套,探索研究適合自己的航母甲板應用,提高航母戰鬥力,併為下一代國產航母設計積累經驗。
如果採取美帝的甲板


密集艦載機艦距,交錯式佈置,啟用右舷停機位,甲板可以最大容納24架殲-15,對於一艘排水量6萬噸,比尼米茲級少3萬噸的航母來說,這個水平才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個人認為遼寧號將來充分挖掘潛力後,最大全甲板出動能力,在20-24架水平才是較合理水平。這相當於一個飛行中隊(大隊)戰鬥機加上適當負責電子戰和干擾的輔助機型,這樣可以達到相當於尼米茲級一半的出擊水平。


五嶽掩赤城

遼寧艦為常規動力、滑躍起飛,根據官方公開的資料:可搭載24架殲15艦載機,12架直升機(包括預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搜救直升機)。當然了,這只是正常狀態下的搭載模式,還有就是戰時搭載模式、極限搭載模式兩種。

根據俄羅斯軍方公佈的庫茲涅佐夫航母搭載戰機的數據推斷:遼寧艦採用極限搭載模式,其搭載的殲15總數應當為48架,搭載艦載直升機的數量為6—8架。這種極限搭載方式的載機量,比戰時搭載模式的數量還要大,可見戰場形勢的緊迫。這是擁有航母的國家必須訓練的科目之一,根據已經公開的資料,我們的遼寧艦還沒進行過這方面的訓練。



搭載48架殲15艦載機,也無法在一個波次放飛:海上閱兵視頻中,遼寧艦4架殲15採用“小間隔起飛”,這就是艦載機的戰時起飛狀態。4架殲15組成編隊,這就是一個小的作戰單元,可直接參加戰鬥。至於殲15的一個戰鬥波次能夠起飛多少架戰機,根本沒有任何官方信息,網上推測數據基本上都是24架。

限於遼寧艦的滑躍起飛方式,殲15在保證載彈量的同時,只能犧牲載油量。需要其它的殲15進行“夥伴加油”,以保證其滯空時間、作戰半徑。也就是說,一個波次執行作戰任務的殲15還達不到24架的水平。


十架殲15?

這就是滑躍起飛的缺點,嚴重限制了航母的戰鬥力。雖說殲15無法發揮全部戰鬥力,但是應付一些周邊的戰局卻也足夠:現代戰爭更是體系作戰,遼寧艦可得到我空軍、火箭軍的大力支持。如果是執行遠海作戰任務,那就只能應付一些三流國家了,對於那幾個海軍強國來說,一艘遼寧艦是遠遠不夠的。

遼寧艦是科研試驗艦,說白了就是我們的“航母搖籃”,它對我們最大的作用不在於提高了海軍的戰鬥力,而是它改變了我海軍的作戰樣式,並且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員。002航母即將海試,遼寧艦已經為002航母早日形成戰鬥力做好了準備。002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改進的地方,其最大改進的地方就是增加了艦載機數量——機庫面積擴大。



003航母也已經開建,根據公開消息,003將採用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等新技術,可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等等。001遼寧艦隻是我航母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值得欺待的是002、003。


儒道之主

#厲害了我的海軍#

雖然看到10架殲-15同臺露面氣場十足,但個人認為從戰鬥力上來講也只能說是“初具戰力、仍需完善”!

此次南海演習披露的殲-15停在“遼寧號”航母甲板的畫面

評價航母攻擊能力,主要是看其艦載機的攻擊能力,不僅要看艦載機的性能、數量,還需要看艦載機的武器配置和機型組成是否完善。

1)規模、性能初具條件:此次南海演習中披露的10架殲-15同時停在“遼寧號”甲板的情況,說明“遼寧號”的艦載機數量已具一定規模,或者已經達到了艦載戰鬥機滿編制的程度(沒有全來拉出來),同時,藉助後發優勢,殲-15艦載機本身的性能也基本達到與F-18/陣風接近的水平,總體上說艦載戰鬥機已初步具備了的完整戰鬥力的基本條件。


殲-15戰鬥機單機性能已比較優異

“遼寧號”甲板之前停13架殲-15戰鬥機的圖片

2)配套裝備尚未完善:完善的航母艦載機配置應該是戰鬥機為主,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反潛/搜救直升機等為輔組成的“團隊”。此次“遼寧號”上僅出現了10架殲-15,而根據之前公開的信息看,艦載直升機預警機、搜救直升機應該也是有的,但還欠缺配套的電子作戰飛機,系統配套上尚不完善。此外,目前的輔助飛機的性能較落後,而且還尚未形成完整的配置和作戰能力;此外,從殲-15的載彈情況來看,主要是空空導彈,估計配套的對地、對艦武器還未完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遼寧號”的整體戰鬥力。
據說是直-8改進的海上預警機上艦測試


掛在格鬥/中程空空導彈的殲-15和直-9型搜救直升機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遼寧號”從服役至今,為我國的“航母”部隊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數據、經驗以及高素質的人才,而這些不同於裝備指標的因素,對海軍的長期發展、建設來說才是更具有“威力”的


早日實現完善的體系配置、具備完整的戰鬥力!


威吶解析

首先遼寧艦最多隻能攜帶24架殲-15,由於採用滑躍式起飛,所以不可能滿彈滿油狀態起飛,相應的就必須犧牲一部分艦載機作為加油機使用,這差不多要用去大約1/3至1/4的殲-15。考慮到艦隊自身防空的需要,又必須預留一部分艦載機用於艦隊自身防空,所以真正全甲板攻擊也就10來架殲-15可用,這和近期南海演習時報道的殲-10使用情況基本吻合的。筆者這裡不同意簡單計算著10餘架殲-15攜帶多少反艦彈、空空彈會取得大致什麼樣的戰果,因為在沒有預警機提供預警的情況下,單純將這10餘架殲-15釋放出去,打擊能力十分有限。

整體上看,殲-15和遼寧艦目前仍是練習試驗艦的狀態,如果沒有固定翼預警機(大盤雞)的上艦,殲-15以及整個編隊的戰鬥力都很難有效的發揮,之所以目前遼寧號會進行這樣那樣的訓練,比如這次的全甲板陣型攻擊,那是為了讓我們的飛行員即便在沒有“大盤雞”的情況下,提前開展攻擊訓練,加快形成戰鬥力,未來配合大盤雞或者性能更好的直升機預警機上艦將大大縮短裝備形成戰力的時間。

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航母全甲板攻擊陣型下,艦上的四架“大盤雞”,在“大盤雞”的預警和引導下,艦載機的能力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當前,目前我們的遼寧號編隊在應對沒有航母的三流國家還是優勢巨大的,面對有航母的二流國家海軍也是可以一戰的,但是面對航母實力強大的美航母編隊則相對比較困難。不過去亞丁灣、印度洋轉轉還是很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