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的藝術能叫藝術嗎?

藝術小姐姐

題主您好!我認為抄襲的藝術根本無法算作藝術!但是世界上有很多對於“抄襲”有不同的理解!

如果一個藝術家本著好的目的去借鑑、研究,而產生的藝術“再創作”,這樣的行為不應該受到拒絕!

我們這裡以《蒙娜麗莎》為例子,說明一下什麼樣的“抄襲”也可以成為新的藝術!

我們先看原圖▼


然後接下來是國內著名超寫實主義畫家冷軍先生的作品,借鑑《蒙娜麗莎》而創作的《關於微笑的研究》油畫作品▼


這是某個不知名畫家的作品▼

除了在繪畫上,《蒙娜麗莎》還大量運用在別的領域,比如說漫畫、廣告、街頭藝術等等!在人們明知的前提下,也可稱為藝術!

《蒙娜麗莎》漫畫▼


萬物皆明

中國紡織品企業以“金絲邊眼鏡”為商標

辛亥革命以來,西方現代工商理念在東方產生了一定影響,中國工商業者越來越意識到廣告、商標的重要作用,他們也用心推行著自家的廣告畫、商標圖,意在促銷商品,寓意美好、寄託宏願。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圖畫又何嘗不為眾人喜歡呢?在當時尚不健全的工商管理條件下,跟風仿冒的廣告、魚目混珠的商標屢見不鮮,甚至達到了“克隆”的狀態。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這讓藝術君想起那年在廣東某平買到的“雷碧”和“玉老吉”。(捂臉)

誰克隆了誰?

華日資紡織廠的廣告

民國時期,某一品牌棉布即取名為“滿地金”,既直白又吉利。在其商標畫中,院門上方高掛著“斯是陋室”的門額,門前有幾個孩童正在爭相撿拾草地上的金豆子。再看婦人懷抱的那個幼子,見小哥哥們忙著“發財”,他也欲掙脫出來。一旁的老爺在指手畫腳,似乎命令著什麼,快撿?回房?我們不得而知。細看老爺的服飾上佈滿了金色的團花圖案,僅以此推測,其家中想必不差錢。

無巧不成書,說來甚至有點匪夷所思: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津北門外非常繁華,此處有一家名叫萬義號的染(顏)料莊。舊年,印染廠需要染料,百姓染衣服離不開顏色,因此,萬義號的生意異常紅火,所產滿地金牌、歡喜牌、虎鹿牌、花好月圓牌染料備受市場歡迎。這裡要說的是,萬義號的“滿地金”商標圖與上述紡織品“滿地金”幾乎一模一樣。不過在染料莊的畫中,左側白牆上多了“註冊商標”字樣,兩側邊框上添了“加倍顏色”字樣。紡織品畫中的孩子在撿金豆子,而染料莊畫中是撿金元寶。前者的畫工大大勝於後者,但缺少重要的“註冊”標註。就這兩幅跨行業的圖畫而言,彼此誰先誰後,是誰克隆了誰呢?類似的例子還有民國時期的民族紡織企業與在華的日商紡織廠都曾以金絲邊眼鏡為商標,其商標畫如出一轍。

一個女生倆婆家?

陰丹士林布廣告上謝之光所繪執花美人

陰丹士林色布曾給老輩人留下過深刻印象。Indanthren作為一種有機合成染料,耐洗、耐曬,顏色種類很多,其中尤以陰丹士林藍色布最為暢銷。洋商操控下的陰丹士林廣告宣傳可謂無孔不入,且特別重於推出時裝美女月份牌畫,所以不惜重金聘請老上海優秀的畫家,選擇最好的印刷廠印行系列廣告。陰丹士林廣告中的女子素以清雅健康著稱,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畫中人以知識女性為主的陰丹士林系列廣告深受顧客歡迎。在一幅宣傳“190號”藍布的圖畫中,名家謝之光筆下的閨閣名媛學派十足,她留短髮,穿著一襲藍色旗袍,溫文爾雅且有深意。畫面背景潔淨無華,旨在突出了女子手中那一枝紅豔的花,這似乎是花季年華的最好說明。

魚肝油廣告上的執花美人

英國老牌營養品——司各脫乳白鰵魚肝油很早就行銷中國沿海城市,英商注重宣傳,在其一幅廣告畫中,人物與陰丹士林藍衣女生的容貌、儀態是一模一樣的,就連手上的寶石戒指、花枝也不差分毫。不同點在於,陰丹士林廣告的右上角是毛筆楷書的廣告詞,而魚肝油廣告的相同位置是不知從哪兒嫁接來的前清遺老、大書法家鄭孝胥題的幾行詩,其中言:“畫中愛寵常相對,秀色可餐不覺飢。”另外,在對應的左上角又加印了“漁夫背魚”的商標。

這兩幅畫的左下角皆有“之光”署名與鈐印,難道當年畫家一稿雙繪,把同一清純女生“許”給了倆婆家?

一雙閨蜜成寵兒

民國時期各大商家爭相使用,乃至家喻戶曉的“雙妹”圖

民國時期的花露水市場主要是“雙妹”與“明星”兩大品牌的天下,特別是“雙妹”,可謂大發香豔美妝之財。其他中外商人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也紛紛加入跟進,希望哪怕分得一小口蛋糕也有錢賺。

“雙妹”化妝品的東家是廣生行公司,他們不斷推出以姊妹形象為特色的月份牌廣告畫,乃至家喻戶曉:花園裡,一對姊妹亭亭玉立,面如桃花,肌膚勝雪,她們的衣著或是改良花旗袍,或是百褶長裙,其髮型、高跟鞋也一定是最摩登的款式……有鑑於“雙妹”的名字、圖樣,上海大中華化妝品公司推出了雙鳳牌花露水,廣告畫中同為一對溫柔可人的旗袍少女。有的公司還出品二美牌花露水,商標圖樣也與“雙妹”大同小異。在上海德蘭化妝品行的“真正高級花露水”商標上,又可見身穿紅色、綠色旗袍的一雙閨蜜的形象。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明星牌花露水味香皂熱銷一時,類似產品隨後相繼出現。上海泰安公司監製的美人牌香皂的包裝盒上可見美女明星持花的形象,異曲同工的還有錦生洋行監製的頂上牌香皂。

難以說清的“巧合”

河北和順誠點心箋上的美女閒話圖

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山東青島還有一家可以獨立印染花布的企業,日本花布獨霸市場。據青島市《市北區志》中《市北區工業機構沿革》介紹,1934年,企業家陳孟元在青島瀋陽路北端創辦了華北第一家機器印染工廠——青島陽本印染廠。該廠的印花布、色布品種齊全,質地好,染色牢度高,很受消費者歡迎。其中,納富妥(化學試劑名)色布銷路頗佳,遍及三北各地。印染廠註冊有家庭牌、耕種牌、哪吒牌等商標,立鷹牌也是重要一種。觀立鷹牌納富妥色布商標圖,雄鷹正站在蒼松之上,松下掩映著一輪紅日。鷹的翅膀已徐徐張開正欲高飛,無論是與日爭輝,還是與日同輝,圖畫皆蘊含著美好。此圖從畫工設計到製版印刷無不精益求精,哪怕是一片羽毛、一根松針,無不絲絲入扣,讓人歎為觀止。

遼寧天德和點心箋上的美女閒話圖

同一時期,上海立盈染織廠出產有立鷹牌紡織品。不知是否巧合,“立鷹”商標上的松與鷹,與青島陽本“立鷹”的相似度達八成以上。兩廂對比,上海畫的模本是青島那一幅,甚至連羽毛排序、數量都驚人地一致,只是上海畫的顏色更濃豔些,可畫工的精細度又差了不少。還有一點,“立盈”與“立鷹”也是諧音的。順便一說,上海同豐印染公司的品牌叫“松鷹圖”,商標畫的周邊為醒目的金黃色,突出中心位置的古松與蒼鷹,鷹呈俯身展翅之態。商人們對類似圖案的熱衷一直在延續,改革開放前後某紡織企業的出口商標定名為鷹松牌,商標畫是膠版印刷的,金鷹站在古松上,雙翅騰起,頗有氣勢。

再看倆女子拉手閒話圖的例子。民國時期河北的和順城點心莊與遼寧的天德和茶食店都喜歡上了類似的圖畫,兩幅畫就像姊妹,如出一轍。如今看來,是先有“姐”,還是先有“妹”,恐怕難以說清了。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中國收藏》雜誌App!更多幹貨等著你!


文藏藝術

1.我們先看一下什麼叫“抄襲”

將他人作品當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形式或內容的行為。 很明顯,一樣的使用方式, 照抄他人 改變形式 內容的行為。

那什麼叫藝術呢?

通過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很抽象的一種解釋。

2.古往今來,我們從平常的意義上來說總是會把很相似的東西 作為說為抄襲,但何為抄襲?

以繪畫為例,舉例說明

馬奈的 繪畫作品。《草地上的午餐》

請找出這兩幅藝術作品的不同之處。(出自不同的藝術家之手)

構圖一樣 色調基本相似 動作一致,

請問這算不算抄襲?

那麼下面的這組呢?算不算抄襲?

動作一致 由油畫的表現手法轉為商業攝影,那麼這又算不算抄襲?

3.一直以來,我們從來都很難區分 抄襲與創作,何為抄襲何為藝術,捫心自問,我也無法定義,甚至現在很多人都無法定義,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臨摹與抄襲大師的東西都是使我成長迅速的過程,我想一個藝術家的成長與成熟在之前少不了對於大師的致敬和思考與臨摹。

抄襲算不算藝術,我想可能在“抄襲”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與創造 才能稱之為“藝術”吧。


十三集夜談

如果被界定為是抄襲的行為,那麼抄襲的藝術不能稱之為藝術。事實上,人們經常看到的一種似曾相識的藝術叫挪用藝術。對於挪用藝術來說,目前算是當代藝術被引用的一種藝術創作手法。高超、巧妙、具有奇思妙想、被賦予了新意義和新觀念的挪用,有時候也成就了不少具有知名度的作品。


其實我們很熟悉的就是杜尚的《泉》了。1917年,杜尚將一個從商店裡買來的男用小便池命名為《泉》,並直接匿名送到紐約獨立藝術家協會舉辦的展覽要求作為藝術品展出,首創了現成品藝術,也成就了“挪用”的標誌性作品。


可以說挪用藝術的始作俑者還是西方藝術家。在85美術新潮及其之後,西方各種現當代藝術流派湧進國內後,國內的先鋒藝術家們紛紛吸取這些創作手法,其中就包括了挪用的藝術。


最著名的就是被稱為中國實驗藝術四大金剛之一的蔡國強創作的《威尼斯收租院》。這一作品曾參加了1999年6月的威尼斯雙年展,並一舉奪得了威尼斯雙年展最高獎項“金獅獎”。該作品的挪用對象就是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師生創作的《收租院》。


這一由四川美院師生和民間藝人共同創作的大型人物群雕《收租院》是新中國美術經典之一,最初創作於1965年6月至10月。這一雕塑創作的背景以四川大邑縣的地主劉文彩家收租情況為素材,再現了地主收租的過程。

四川美院師生和民間藝人共同創作的大型人物群雕《收租院》。


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上,蔡國強對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師生創作的《收租院》來了一場大手筆的挪用,他請龍緒理等11人現場複製《收租院》,試圖將“做雕塑”變成“看做雕塑”。

蔡國強《威尼斯收租院》(局部)。


這種挪用藝術自然引起國內的爭論,四川美術學院當年便發起起訴,認為蔡國強嚴重侵犯原《收租院》作者的著作權。不過這事喧囂熱鬧一番後來不了了之。


如今蔡國強《威尼斯收租院》已經被奉為中國挪用藝術的一個典型。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挪用是後現代主義藝術重要的創作方法之一。不過挪用可不是簡單的複製、copy。通過挪用,原作的內涵被解構,同時挪用的藝術被賦予新意義和新觀念。


西窗雅藏

絕對不能,都被定義為抄襲了,就算不上藝術!



瓶裝傑克

藝術不存在「抄襲」,只能說借鑑。比如,納蘭詞中的《憶江南》:「春去也,人在畫樓東。芳草綠粘天一角,落花紅沁水三弓。好景共誰同?」單調共五句,二十七個字。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曰:「《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大尉為亡妓杜秋娘所撰,本名《杜秋娘》,後改此名。」後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句。故改名《憶江南》。

這首詞頭句「春去也,人在畫樓東」,用白描勾勒出春之將暮,詞人獨自畫樓憑欄遠眺的圖景,南唐後主李煜《浪淘沙》同景。「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你能說納蘭抄襲?



填格

人是沒有辦法完完整整徹底的做到抄襲的。也就是說在抄襲的時候一定是會有自己的想法習慣和一些蛛絲馬跡帶進去。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就像是西紅柿炒雞蛋一樣,每個人炒菜的味道都不一樣,哪怕再手把手的傳授也沒用。那就簡單了。抄襲的藝術當然叫藝術。先不說這樣好不好,這樣道德不道德。只是這個藝術的成分和含金量可能沒有那麼充足。

叫藝術也不能代表什麼。因為這個是人類的定義,即便是也不能怎麼樣。複製品就是複製品,換句話說抄襲不屬於藝術創作。


應啊而生

如果純抄襲那樣意義也不大。借鑑可以有但是得添加個人元素,就像一首歌曲翻唱和原唱都是一首歌曲,但卻各有各的味道!!


郝舉

對於抄襲兩個字,看你是什麼樣的理解。對於時尚而言,十年一個輪迴,可能幾百年前的一個藝術品被人們拿來做成時尚服飾,花紋等。如果原封不動的搬運自然是抄襲。但如果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個人觀點和特色,那就是二次創作。歡迎大家關注我,河馬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