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市椰子加工原料不足成瓶頸

一份數據顯示,海南島椰子每年產量不到3億個,需求量卻是10倍左右,其中近九成靠進口——即便“文昌椰子”此前已經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但原料短缺還是成為制約當地椰子產業做大做強的絆腳石。

海南椰子加工企業大多集中在文昌,通過工商註冊登記的椰子加工企業198家,加上各類大小作坊400多家,已形成種植、科研、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並湧現出春光、南國等以椰子加工為主的一批知名企業。然而,海南椰子加工原材料不足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當地椰子產業的發展。“10多年來,椰子鮮果的市場價格只漲不降,較高的利潤讓農戶習慣短期採摘,用來作為水果銷售供應給遊客。”海南省椰果產業協會秘書長曾建軍表示,“雖然海南每年產出的椰子有2億多,但都是嫩果,大多未達到批量加工標準。因此,島內椰子加工企業紛紛選擇從東南亞國家進口。”

在曾建軍看來,海南椰子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規模化種植必不可少,必須因勢利導,引導農民主動種植。據瞭解,為加快椰子品牌建設,文昌市已啟動椰林工程大行動,力爭到2019年底前在該市新增種植椰子樹30萬畝,大力優化椰子產業結構、產品品質,擦亮“文昌椰子”品牌。 吳雪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