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戰略協議,海航計劃引進200架C919和100架ARJ21國產客機

6月2日,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公司”)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內容,海航集團計劃未來逐步引進並運營100架ARJ21新支線客機、200架C919大型客機,助推國產飛機實現規模化、市場化運營。

雙方將合力深耕國內支線市場,完善支線航空商業模式,構建面向全國的支線航空網絡;海航集團將發揮全球航空公司及航線網絡資源優勢,以加納AWA航空等航空公司為基礎,擴大國產飛機在非洲航空市場的規模。

同時雙方還將探索在飛機維修、航材支援、特業人員培訓、飛機租賃等領域研究開展深度合作,打造國產飛機服務保障體系。

签署战略协议,海航计划引进200架C919和100架ARJ21国产客机

作為C919的全球首批客戶,海航集團在2010年就與中國商飛公司簽訂了引進15架C919的合作意向,而此次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將進一步擴大國產飛機的引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航多位董事局成員來到上海參與簽約,包括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王健,董事局董事、首席執行官(D)張嶺,董事局董事、海航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童甫,董事局董事、海航航旅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權等。

“此次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約,計劃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100架ARJ21運營,這是雙方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合力建設製造強國和民航強國、共築中國夢的務實舉措。”王健表示,海航集團堅定不移支持中國製造、支持國產飛機,願與中國商飛公司建立互利共贏的全面業務合作關係,強強聯手發揮軟硬件協同優勢,助國產飛機成為翱翔在祖國和世界藍天的雄鷹。

签署战略协议,海航计划引进200架C919和100架ARJ21国产客机

中國商飛方面此前透露,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機國內外用戶達到28家,訂單總數達到815架,ARJ21新支線飛機客戶達到21家,訂單總數達到453架。

按照中國商飛的計劃,C919飛機取證之後才會批量生產,希望前期每年生產20架,之後50架,到2020年將具備150架C919大型客機和50架ARJ21-700飛機的年批生產能力。

根據預測,未來20年,僅中國市場就將接收5500多架新機,總價值高達6700多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2000億元)。按照中國民航業發展規劃,要讓95%的縣級地區和95%的人口享受民航服務。到2020年旅客運輸量要達到7億人次,到2030年旅客運輸量要達到15億人次。

這樣的市場預測,也決定了C919大型客機的定位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以目前在民航市場運營佔比較大的150座級幹線客機為切入點,採用類似目前主流機型的常規佈局形式,滿足國內民航幹線運營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