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蘇小妍,輕舟萬重山

題圖:是請JOO給小妍畫的——《刺蝟致公子妍:謝謝你》。這幾年的工作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分別的時候,讓我寫兩筆。

這小妮子的韌勁與堅持,即使是我們這群大老爺們,都尊敬的。

文:P社巴渣嘿殿

題圖:JOO

生日那天約了幾個朋友在滿朧春小聚。

店是以前blog時代的朋友程雞雞開的,雞雞寫優而媒體、再到公關,再到開這家店的時候,他就職於CD Projekt Red。當時在座的朋友裡,恰有兩個是巫師和昆特牌硬核的忠誠擁躉,激動到站起來一定要跟“活的CDprojkt的人”合影——這倆遊戲宅最激動的那個叫澤元,另一個叫長毛。

公子妍坐在靠窗的位置,就站起來給這三位的合影讓出空,然後擠在沙發上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她對面坐著餘霜,臉上波瀾不驚:老夫老妻了嘛,澤元喜歡什麼她還能不知道?

那天是2018年1月中旬的開頭,新賽季尚未開始,主客場已經落定。這餐飯更像是大家新賽季開始前的一次聚會——一旦賽季開始,賽事就綿延不斷。所以約了這麼一次小聚,聊聊過去風雲變幻,談談飲食男女的蜚短流長,然後才好彼此迎頭準備,扛住新一年的大小賽事。

臺前/幕後其實一體,行業裡的人自然更瞭解相互的努力和付出,而這些瞭解,又構成彼此信任的基礎。所以當有溫酒、小籠,當有欣喜、謝意——對於在座的我們來說,2017是個不凡的年頭:從兩年的低迷裡終於達成一些突破,來年更進一步也有了方向。

略有些黯然的是——我知她要離開了。

公子妍來吃飯之前再三叮囑我:別說漏嘴了啊!

她指今年要辭去解說工作。

她的性子是這樣:不想引起什麼波瀾,既不想成為話題焦點,也不想大家心心念念,不想刻意做什麼道別,只是自己決定了、準備好了,然後安然就去做。

我說18年的3月正好是LPL的五週年,wawa、米勒和你,就是從最初一起走過來的LPL解說啊,就不能留在那之後再辭?考試的話,全年都可以啊?

她講如果還留著做解說,就一定沒辦法好好複習,因為一定會把所有的比賽都看(再滿本滿本的做筆記),“你知道我基礎不是太好”——所以還是決定在農曆年前和官方正式提辭職,安心準備考試,安心地退出解說臺,以一個“玩家”的身份繼續關注LPL。

她對自己一直有很冷靜的判斷,不高估,不浮躁。

“哎……”,這是我。

“哈哈之後還是能常聯繫啊!”公子跟我打哈哈。

“不一樣,之前是大家在同一個行業裡打拼嘛,”我說,“你懂的。”

“以後就各自奮鬥了嘛哈哈,不也挺好“

“嗯。你要加油。”

“說不定十年後,又合作了呢?”

“我草,要不要這麼久,真是的。”

跨過這麼幾年後,尤其覺得行業內的人才之難能可貴,何況又彼此信任。

“能請問一下你們這個‘突襲’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嗎?”

“就是GANK,我們把它翻譯成突襲,和支援、蹲守這些放在一起做的行為定義。”

“致命控制是怎麼統計的?”

……

“哈哈哈哈是呀是我。”

這下就自然熟,連介紹都不用介紹,天然信任。

有了妍公子,微笑就不遠了。

——於是在15年週年慶的深圳木棉花酒店,我們與小妍、微笑共進午餐。這應該是大多數LOL老粉絲心目中都最欣賞的一對:他在國外大殺四方時,她在解說臺為其聲援,郎才女貌、共同進退。且:不折騰、不喧囂、勤勉又專注。

在餘霜和澤元配對成功之前,這一對就是電競行業的戀愛模範。

公司的簽名牆上,還掛著他們分手之前寫下的“小妍 ❤ 微笑”。公司裡的老人們都是先愛上微笑,然後因為微笑也愛上小妍;公司裡的新人們則是愛上小妍,然後發現原來微笑當年這麼不錯。

吾友苏小妍,轻舟万重山

本以為這一對小吵著小吵著最後走向婚姻,再等個15年他們生對龍鳳胎:一個做選手,一個做解說,豈不S20世界賽的一大看點?

所以他們的分手,最受傷害的其實是站這對CP的人們,比如我們……

有時候忍不住嘴欠還是會講幾句,比如,“年夜飯來一起吃吧小妍?“

“好!”她說。

“如果有新男友就帶上,如果沒有的話——帶以前那個也行的”。

公子妍就表情包轟炸:“你這人怎麼又開始胡說八道”。

只能攤手,“哎抱歉,你知道的,我正經說話不能超過十句”

“呵呵呵,這倒是沒錯!”

站CP的我們真苦。

和微笑分手之後的小妍,進入到一個連我們肉眼都能看出的“更專注狀態”。

除了解說,她把自己的時間排得相當滿,各種讀書上課。

“你的課幾點結束啊?趕得及麼?去芬蘭給你帶了個小禮物。”

“儘量吧我就,不能的話就下次見面把禮物給你”

“你什麼課啊?”

“泰拳~!”

得……?泰拳原來是真的?

去年世界賽,廣州,WE終於也殺入四強。

她在臺上哭得稀里嘩啦,哭完了解說們去吃飯,小妍霸氣宣佈買單。

深夜,我們去酒店不遠的陸小鳳喝茶。

15年在倫敦的時候,也是八強戰結束,和解說們約好去吃飯,她一個人在酒店哭得各種崩潰,勸了半天終於下來。吃飯那陣子大家都很喪,點雞肉的時候都自嘲“被淘汰了還有臉點肉?”有留學生來要求合影,小妍、小樓就縮在最角落裡,長毛和娃娃主動承擔了陪合影的重任:知道妹子哭過狀態不好不適合。

16年在美國的時候,也是八強戰後,又沒了LPL隊伍的事兒,而我們和她的工作都還要繼續。我們在中餐館吃飯,最後逛到布魯克林橋下。望著明亮的曼哈頓,望著哈德遜遠端小小的自由女神,身後是關閉的旋轉木馬——景色如此別緻。

但敗軍之師,又怎能激盪起遊客該有的興致?

那兩年我們相會,都在講“大家加油”“繼續加油啊”

——但怎麼加油呢?

對於她而言,無非是幾年如一的繼續仔細準備功課,從不見懈怠;

對於我們而言,無非是更多的嘗試做好分析,做好準備——以期如果當隊伍需要的時候,能夠幫到哪怕一點。

但輸就是輸,怎麼互相打氣,怎麼加油,都好像有一種“置身事外的力不從心”。

17年的春季,大概是近幾年裡輿論環境最悽風苦雨的開局。

韓援潮的褪去,加兩年低迷的成績,LPL春季賽的開場又是全華班RNG的雙敗——“為LPL工作”這件事壓根不是什麼榮耀,而是低氣旋里的高壓力。

壓力大到在這個行業裡的人,都不能不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選錯了行業,尤其風口浪尖的公眾人物。

整個環境中戾氣之盛行,很多時候能感受到的都盡是憤懣的情緒、相互的責難、彼此的攻訐……但這不能就怪在說什麼“噴子不好”。畢竟成績差,怎能沒有噴,難道讓人來打個職業才有發言資格?

所以有啥也只能行業自己扛著。要扛到什麼時候?扛著到底有沒用?萬一之前還不是最低哪怎麼辦?……沒人知道。

那次活動的主持是長毛和餘霜,也是第一次和餘霜深入合作,發現這妹子也大好:和小妍一樣、“三觀正+努力上進“氣息。

那次活動,退役的微笑迎來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微笑在演講時泣不成聲。

我在臺下,看著身邊的大學生舉著“大王巡山回來了”的牌子,忍不住有些眼眶:當年這一群拼過的選手,原來依舊還被玩家們所銘記。

——既然曾經的歷史餘溫猶存,那些奮進的片段依舊鼓舞人心,那麼現在的努力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然後就看到了WE新軍的重新崛起;

然後等來了WE在里約的展翅,這支看似青澀重回世界的隊伍,爆種擊倒了天神一般的SKT;

然後看到了洲際賽的絕地反攻——四支隊伍的教練們坐到了一起,四個隊伍的選手們開始爆氣。高雄最終取勝的那一刻,LPL光芒萬丈!但依舊擔心:激發了最強的對手,世界賽怎麼辦?

然後是匯聚在世界賽的廣州,八強的鐵壁之後,是需要決出的兩個回到上海的名額。對於最終名次來說,八強之席微不足道;但對於LPL來說,上海是主場、是LPL的發源,不能突圍的話,還談什麼中國主場?

WE和RNG做到了!

兩年,破壁。

那天的小妍,在廣州的解說臺上放聲痛哭

——過去被壓抑著而不得解的那股力量,被一頭撞碎。

終於能說是到了能和世界正式掰掰手腕的時候。

臺前是LPL的選手們,幕後是所有的教練、分析師、支持團隊、專業媒體等等的業者。

同樣在臺前的,其實還有比賽解說們。

吾友苏小妍,轻舟万重山

那天深夜,我們在酒店不遠的陸小鳳喝茶。

小妍說:我曾經用了那麼久的時間,要證明我可以做好解說。到現在,終於可以說,我的青春無悔。

茶是花茶,加了冰糖。滾燙、芬芳、清甜。

從那之後談到未來,她會講到她希望學到更多。

“專業方向?”

“計算機吧?”她說,還不太確定。

也是從那之後,談到LPL——就更像是在回顧她的青春、她過去的夢想,她通過汗和淚澆灌完成的六年記憶。

她找到了新的、未來之路,如同曾經踏上解說之路這樣認真,或許有很多的擔憂和顧慮,但義無反顧。

她知道我們捨不得她走,她也知道我們會支持她的選擇。

我們因為這份工作而認識了她;她也因為這份工作而認識我們。

最初認識她是因為欣賞微笑,然後瞭解她是值得信賴而敬業的同事。

我們和她,共同在LPL的不同崗位經歷了從15-17年的工作,共同渡過這三年LPL從低谷、到重現巔峰競爭力的歷程。

我們很早就做好了她終將告別這解說臺的準備——但又依舊會心底黯然;

卻又為她開心:輕舟已過萬重山,那麼未來再見。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