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細琢成大器 農家女楊利娟雕刻藝術

精雕細琢成大器 農家女楊利娟雕刻藝術

一塊石頭,經過精雕細刻,在她的手中像變戲法一樣變成晶瑩剔透、造型別致、富有寓意、令人愛不釋手的年年有魚、花好月圓等工藝品、把玩品,在當地引起關注。

精雕細琢成大器 農家女楊利娟雕刻藝術

她叫楊利娟,伊川縣酒後鄉官莊村人,十五年前年僅16歲的她慕名來到河南省新密市雕塑學校學習人物雕塑。 在學習中,她勤學苦練,認真鑽研,冬練三九、下練三伏,不恥下問、虛心好學,技藝越練越精,逐漸露出頭角,深得老師賞識。畢業後,她被舉薦到北京一家玉器廠從事觀音、彌勒佛等雕刻工作。在北京其間,她拜“京都玉醫”田健橋為師,虛心求教,雕刻技藝顯著提高。2007年,她來到上海市玉石雕刻廠從事玉石雕刻工作。在工作中,她認真做好每件產品,嚴格要求自己,產品、人品得到了商家的認可,一些商家主動和她聯繫,讓她代為加工,她加班加點,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2008年8月,經過考慮,她開始決定自己創業,拿出全部積蓄,購買玉石料,在上海租住的房屋裡僱了3個人,開始生產和經銷玉器。

2014年春節,回鄉探親的楊利娟發現伊川縣城經銷的玉器全部都是外地生產的,為了給家鄉人提供服務,回報家鄉,楊利娟萌生了回家開辦玉器加工的想法。當年6月,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她在縣城物流中心聚集區萬商市場創辦了“楊利娟玉器精雕工作室”,主要進行來料加工。工作室開張後,玉石愛好者聞訊前來,拿著不同材質的石頭請她鑑別、請她加工。為了給當地玉石愛好者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楊利娟又招了4個有雕刻技能的師傅來幫助她,並收了來自安陽、汝陽等地3名年輕人同自己一道加工。開業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在當地已小有名氣。

精雕細琢成大器 農家女楊利娟雕刻藝術

楊利娟說,回來後,當地的水晶、瑪瑙等來料較雜,材質較硬,她必須不斷探索,才能做出更加完美的飾品。她說,雕刻工藝非常深奧,要幹一輩子學一輩子,這樣做出的工藝品立體感才更強才更美觀,對於一些有瑕疵的材質,手工雕刻彌補了機器壓件的不足。她說,她現在的工作發展良好,主要還是來料加工。目前,她已經購買了1噸多石材,要逐步從來料加工向生產外銷擴大,打造屬於自己的玉器品牌,讓自己的產品走出河南,客戶滿意就是她最大的成就感,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渠道,早日成為工藝美術大師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羅紅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