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經濟怎麼樣?

南行漫

“馬來西亞的經濟怎麼樣?”——對這個問題,儘管擊敗納吉布重新掌權的馬哈蒂爾在競選中和上臺之後都大肆唱衰馬來西亞經濟,宣揚馬來西亞經濟面臨一系列致命風險,還演出了號召國民“為國還債”的戲碼;儘管馬來西亞華人在這次大選中大面積支持馬哈蒂爾,拋棄納吉布,還贏得了財政部長職位;但實事求是地說,馬來西亞經濟在1980年代就已經發展得不錯了,近幾年經濟增長實績也完全夠得上“亮眼”評價,屬於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在東盟十國中人均收入水平僅次於新加坡和文萊。正因為這幾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實績不錯,所以這次大選之前納吉布信心還相當充足,外界許多人也感到納吉布敗選出乎意料。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形成了以農業為主、高度依賴初級產品出口的經濟結構,一直延續到1970

年代。1970年代以來,繼“東亞四小龍”實現出口導向型工業化而崛起之後,馬來西亞全力複製“東亞四小龍”成功經驗,外向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等發展迅速,電子產品組裝出口表現尤其突出,1980年代我還是學生時對此親身感受。1987年起,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連續10年保持在8%以上,世人矚目,把馬來西亞列入新“亞洲四小龍”行列。


此後,馬來西亞經濟相繼遭受了

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衝擊,納吉布2009年就任總理可算是“受命於危難之際”。他主持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穩定和擴張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的措施,領導馬來西亞經濟較快擺脫了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影響,最近這些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實績在東盟國家中處於領先水平,2017年其GDP增長5.9%。特別是與鄰國泰國相比,馬來西亞這些年發展的成績堪稱顯赫。一直到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泰國和馬來西亞發展水平大體相當,但在那之後泰國陷入長期政爭,馬來西亞發展水平就顯著超出了。2015
年兩國人均GDP9768美元(馬來西亞)對5815美元(泰國)。所以,納吉布這人雖然不廉潔,但經濟發展實績還是不錯的。


馬哈蒂爾之所以那麼唱衰馬來西亞目前經濟狀況,一方面是抹黑政敵納吉布,另一方面是企圖藉此與中國談判取消中國在馬來西亞的大項目。我們就不必跟著他的調子了。


當然,我一貫堅決反對馬來西亞實施數十年、至今仍未廢除的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歧視華人的“新經濟政策”。現在的情況下,對馬來西亞投資建議暫緩。


梅新育

今年5月9日,92歲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再度掌權,創下了世界國家領導人歲數新紀錄。

他的前任,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拉扎克政府,製造了馬來西亞1MDB公司“竊國”案件,貪汙了國家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近日,馬來西亞新總理馬哈蒂爾對外公開表示,“現在我面對的是一個實際上已經被毀掉的國家。其金融已經被毀了。政府體系被忽視,運轉不靈,一個新的體系,確切地說是一個獨裁體系已經建立。”

馬來西亞的經濟已經面臨危機,“竊國案”讓馬來西亞經濟受到重創,因為失蹤資金當中絕大部分是政府借款。

很多年來,馬來西亞的公務員失去了工作。以至於國家的公務員更像是

馬來西亞聯合組織(UMNO)的一個分支,該組織是可以追溯到馬來西亞創建的前執政黨,而不是一個國立的公務員團體。

獨裁體系

由於經濟不景氣,馬來青年和馬來西亞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很差,很多人沒有合適的工作。這些年輕人很少有機會在私營實業部門工作,而是出於政治原因,他們被吸收到公務員隊伍中(馬來西亞聯合組織UMNO)

最終的結果是公務員隊伍臃腫,約160萬人。佔總人口的5%,導致國家生產力水平低。

目前,政府預算中有驚人的40%用於公共部門的薪酬(包括工資,養老金,各種津貼和經濟利益)。在短期內,冗員問題是經濟結構中矛盾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