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第一位女總理蘇霍茨卡為何僅執政一年多就離任了?

大鳳115

  漢娜·蘇霍茨卡是波蘭共和國第五屆政府總理,也是波蘭第一位女總理。她是在波蘭執政的團結工會派各政黨的長期內訌和接連不斷的上層戰爭中走向了波蘭的政治舞臺的中心。1992年7月11日,波蘭議會通過了新政府的組成,是為團結工會派的第四屆政府,蘇霍茨卡成為劇變後波蘭的第五任總理。在仔細聽取執政聯盟各黨領導人的意見和反覆思考前幾任總理的執政經驗後,蘇霍茨卡舉出了“民族和解”的旗幟,獲得了許多人的讚許。

  蘇霍茨卡上任後三個月,向議會提出了政府關於1993年社會—經濟政策剛要。為實現經濟增長,她強調要強化國家機構、大力吸引外資和減輕外債負擔、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增加積累的比重、至少在五年內限制個人和集體消費的增長,同時保持社會安定的主張。這些政策雖然得到了議員的可定和認同,但卻引起了普通群眾的普遍不滿。

  在蘇霍爾卡執政期間,波蘭先後發起了三次工潮。第一次是1992年8月,不要“勒緊褲帶”而要提高工資的工人掀起了新的罷工;第二次由團結工會發動和領導,聲勢更為浩大,有36萬礦工參加,對政府形成強大壓力;第三次是1993年5月,團結工會再次領導新的罷工浪潮,這次罷工的參加者,不是產業工人,而是“吃皇糧”的文教衛生工作者,要求政府增加科教文衛經費,提高文教衛生工作者的工資。蘇霍爾卡政府對第一次工潮置身事外,不介入,第二、三次工潮則迫使政府作出讓步,被迫承諾提高礦工工資,增加對煤礦的補貼,財政捉襟見肘。第三次工潮則使團結工會議員向議會主席團提出對蘇霍爾卡政府的不信任案。於是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列入了議會會議日程。議會最後以1票多數通過了對蘇霍爾卡的不信任案,但直至1993年11月,波蘭新的議會選舉產生、新政府產生後蘇霍爾卡才正式移交總理權柄,到她的前任和繼任帕夫拉克手中。


一知

我不想做官方的回答。。只是內心猜測。。一:我覺得應該是政治原因,現在很多政治黨派的紛爭是我們常人所看不到的,所以說這方面佔主要。二:沒有什麼作為,又或者挑動了資本家的命脈。三:估計壓力太大,我們總覺得當一個人站在頂端的時候才是勝利者,其實不是,她的壓力是你所不能看到的。。這麼個人見解。。如有不到之處,望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