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彭侃,看上去透露著一股與年齡不太相符的老成,不認識他的人看他寫的文章還以為這是一位“老專家”,而他其實不過30歲。

他笑稱自己“出道”夠早,15歲便開始上大學的他,有著快過同齡人的節奏。5年前,本來一心希望潛心於影視產業學術研究的他,在同門師姐的召喚下跨入了節目模式這一領域。

實際上,彭侃所傾力的節目研發在中國的綜藝節目市場來看,是一個比較新興的領域。這些年來,國內綜藝節目行業的專業分工在逐漸細化,導演、製片、拍攝、後期、營銷等環節都出現了很多出色的公司,但唯獨節目研發這個最為核心的板塊,專業化程度卻很不夠。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幸運52》(1998):原版是在英國有30年曆史的博彩節目《GOBINGO》

也許在中國業內很多人看來,節目策劃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兒;而在很多製作公司老闆、投資商或是一些播出平臺看來,節目策劃應該是導演團隊的活兒,沒必要專門花一筆錢請人來做研發。

對於為何會專注於節目研發,彭侃這樣表達:“從事這項業務和我們公司的基因有關係,我和幾位創始人都是做學術研究出身的,我們覺得國內過去那種傳統的節目創作方式太落後了,綜藝製作基本都是小作坊式的,不成章法,也缺乏方法論。但實際上節目創作是需要方法論的,尤其是當我們接觸到國外節目模式後,會發現模式最重要的便是背後的方法論。所以我們希望將國外先進的模式化體系引進中國市場,並進行本土優化,去升級國內節目的生產方式。”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中國好聲音》(2012):引進自歐洲Talpa傳媒的《The Voice of Holland》

對研發的輕視是中國綜藝節目行業的最大短板

彭侃認為,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夠,直接拉開了國內綜藝節目行業與國外同行較大的差距。

在英國、以色列、荷蘭等國家之所以節目創意發達,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的節目研發早已經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行業,有很多出色的模式公司源源不斷地輸出創意。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爸爸去哪兒》(2013):引進自韓國MBC

彭侃分析說:“中國曾經在2012至2015這幾年中形成了模式引進的熱潮,每年會引進五、六十檔節目模式,基本國外最熱門的、能引進的模式都引進了。但是,這股熱潮讓國家主管部門意識到了文化的威脅,就出臺政策不鼓勵引進國外節目模式了。”

中國的節目模式研發現狀與國外的研發強國相比還有很大距離,究其原因包括幾點。

從全世界來說,對於節目模式的保護正在逐漸進步,但還沒有一套非常嚴密、完善的保護體系,這是由節目模式的特殊屬性決定的。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奔跑吧兄弟》(2014):引進韓國SBS電視臺綜藝節目《Running Man》

2、研發方法論的缺失

彭侃認為,中國目前在節目模式研發領域還比較落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思維方式的侷限。“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包括電視製作人的思維方式是比較散點式的,比較缺乏系統思維。一般的製作團隊會面對著兩大困擾,一個是平常忙項目,只管低頭幹活,沒辦法抬頭看天,因而不瞭解市場的趨勢、潮流;第二個就是思維上的侷限,在策劃節目的時候,可能會將看過的節目亮點一股腦兒放在一起,最後變成‘四不像’。”彭侃談道。

那麼專業的研發團隊要做的是幫助合作方先做“加法”再做“減法”。彭侃介紹,所謂做“加法”就是先幫助合作方的團隊開拓視野,比如提供深入的分析幫助他們去了解國內外的同類型節目都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並從中尋找創意的靈感。而做“減法”則是到了節目策劃的後半段,要幫助團隊去理清思路,減掉那些脫離主線的想法,找到聚焦的方向。

這背後實則是一整套思維模式和方法論,而這可能還需要中國的電視節目製作人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3、市場缺乏試錯機制

節目研發的春天還有多遠?

按照彭侃的觀察: “目前來看,節目研發在中國還沒有成為一個專門的行當。”彭侃坦言。“一個市場的培育過程正是讓大家認識到價值的過程,這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時間去做。”

彭侃介紹,研發服務需要基於雙方非常強的信任。從市場現狀來看,他們的合作伙伴目前還主要是少數一線播出平臺、一線製作公司以及知名製作人的團隊,他們日益認識到了節目研發的價值,但也不乏打著合作的名義騙創意、騙方案的公司。

1號專訪|模式研發專家彭侃:中國原創的春天還有多遠?

《偶像練習生》(2018):國際IP保護協會FRAPA在戛納電視節稱其抄襲相似度達88%

這家很厲害的公司有一個25人的創意團隊,來自不同專業背景,每週都會展開創意頭腦風暴,設計新的節目模式。他們在荷蘭當地有一家自己的播出平臺,研發的節目可以先在當地試播,成功之後再迅速推向美國市場,美國成功之後再推向全球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創造風行世界的IP,這也是中國的節目內容行業未來努力的方向。

彭侃最後說道:“我們在節目研發這方面做得比較早,作為探索者也意味著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包括花很長時間培育市場卻可能賺不到很多錢,這都是我們願意承受的。因為我們最初做這個事情就不是抱著純粹為了賺錢的想法,而是希望用掌握的方法幫助行業獲得提升,有一種使命感在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