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极限挑战4》前两期节目,谈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在两期节目的终了,《极限挑战4》做了一个关于人生起跑线的社会实验,由此引出了一句正在热议中的名言——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这句话,看痛、看哭了许多人。在知乎一个名叫《如何看待第四季第二期》的帖子中,一个观众留言道:“和爸爸一起看完,他刚刚突然拥抱了我一下说了声对不起。我现在躲在厕所里哭不敢出去,不想在爸爸面前哭。”

《极限挑战4》导演随即发博,称,“鸡条团队和你们一样,几乎都是没有伞的孩子,我们会一直一起努力往前奔跑。”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这句话的价值观,并非对资源不公平、条件有差异的抱怨与失衡,而更多的是,让人理解初始条件的差异甚至落后是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要在接受现实之后改变现实,以更加拼搏、努力、上进的态度扭转初始条件的不利,创造超越自己、超越现实的成功。

《极限挑战4》导演之所以称,“鸡条团队和你们一样”,便是因为在今年上线不顺利、主题不能娱乐化等的情形之下,《极限挑战4》也没有可以庇护的雨伞,也没有相对有利的起跑线。然而,从前三期节目的播出来看,第四季的《极限挑战》果然以身作则地展现了“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前三期地节目呈现出与此前节目一样甚至更高的文化水准,几乎可以代表国内如何做好正能量节目的教科书式的经典。

而《极限挑战4》此番的逆风飞翔、逆境玉成,恰恰力证了政策对于综艺引导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只要你有真金白银的实力,主流价值的书写、正能量的表达,亦可以取代娱乐化的内容,成为观众喜闻乐见、市场号召强大的作品。国家对于综艺的引导与希望,率先在《极限挑战4》开花结果。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核心因素是,《极限挑战4》做了一个重大转型——由烧脑的剧情综艺,升级为有思想的情怀综艺。这是一次勇气可嘉的自我突破,而正是由于这样的胆大心细,才让《极限挑战4》走出了一条新路。

有思想:做表象之下的潜台词

国内乃至全球综艺,之所以在文化评论中无法上升到艺术性的高度,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绝大多数的综艺缺乏思想层次,看到的便是看到的,看到的便是所有的,没有深意的潜台词,没有隐含的价值书写,只有单薄的一层表象。

《极限挑战4》之所以让人感觉到“高级”,便是在它节目设计的一事一物中,都有意味深远的“潜台词”。以第三期节目为例,更是做到了极致:

道具有“潜台词”——金苹果、银苹果、红苹果,是本期贯穿始终的关键道具,刚开始,所有人都在争抢金苹果、银苹果,然而,当生态失衡、条件破坏,所有人才发现红苹果的珍贵。而“金苹果、银苹果、红苹果”分别影射的是“金山、银山、自然”,其背后传递的价值观便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惩罚有“潜台词”——在节目的前段,明星成员们需要各种开采“苹果矿”,然而,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因为贪心而收割全部,则会遭遇到水缸倾倒(引申洪水)、泥沙俱下(引申泥石流)、坍塌(引申地质坍塌)等等的惩罚。在节目进行的前半段,你可能只会以为这是为了增加娱乐性的惩罚手段,然而,当节目进行到后半段,随着生态主题的浮出水面,你便恍然大悟,所有的这些惩罚,都是对应人类在现实中过度开采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布景有“潜台词”——节目进入尾声阶段,明星成员们进入一间看似美丽的玻璃房,这象征着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过度开采、财富转化,住上了看似舒适、美观、理想的生活环境;然而,恶果却在不久之后迅速到来,随着玻璃房的温度上升,开始出现“酸雨”“雾霾”,舒适的玻璃房便成为了温室效应的微缩模型;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规则有“潜台词”——

其一,是明星成员们与素人成员们之间分苹果的规则。开始,明星成员们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结果明星成员们之间利益不断损失,而素人成员们却坐收渔翁之利;中段,明星成员们才恍然大悟,要团队合作、相互帮忙,才能得到兄弟内部的利益最大化。这,便是在用规则传递“团结一致,合作共赢”的潜台词。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其二,是明星成员们臂膀上设置的“淘汰倒计时”。节目过程中,明星成员们始终没有摸清楚关于这个倒计时的计算规律,倒计时时而增,时而减,但始终没人推测出决定它奖惩机制的规律。直到节目接近尾声,节目组才揭晓,其背后的引申规则,是碳排放——做了增加碳排放的行为,则扣分;做了减少碳排放的行为,则加分。而通过这样一个规则的设计,节目的潜台词或说引申的价值观便是——地球能够承受的人类碳排放量是有限的,一旦人类的碳排放行为超出了生态平衡的限制,人类便会灭亡(表象:明星成员便会淘汰)。

因此,可以看到,《极限挑战4》的任务设计、规则设计乃至道具设计、场景设计,都绝非为了娱乐而娱乐,而是服务于思想的表达、信仰的书写、价值观的传递,而进行有层次、有悬念的、有揭示的设计。

有情怀:用综艺关照现实

从本季起,《极限挑战》最大的转变,便是做足了有深度的情怀。

第一期、 第二期,做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隐喻。

最打动人心的部分,莫过于文章开头谈及的关于人生起跑线的社会实验。节目借由崇明中学距离高考100天的誓师大会为契机,让孩子们首先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寓意着人之为人的生理出身,是众生平等的;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接着,节目让《极限挑战4》的6名成员分别发问6个与父母相关的问题,包括父母是否上过大学、父母是否给你培养特长、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家教、父母是否带过你出国、父母是否要培养你出国留学、父母是否以你为骄傲等,若回答是“是”,则前进6步,若回答是“否”,则滞留原地——这寓意着人之为人的家庭出生,是无可避免存在条件差距的;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最后,让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孩子同时奋力奔跑,率先进入体育馆的前20名获得奖励。而其实,率先进入体育馆的孩子未必是起跑线上最考前的孩子,秩序再一次被颠覆与打破。同时,没有率先闯入前20的孩子,也在明星成员们的带领之下,冲破了那一堵围墙,同样也抵达了终点——这寓意着人之为人的后天努力,不放弃、敢拼搏,便能超越自己、超越现实。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这的的确确是一场模拟人生的社会实验,它让观众看到了,在当下的中国,知识的的确确是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正是中国的昌明之处,阶级不固化,上升渠道仍然畅通,这是一个鼓励奋斗拼搏、鼓励超越自我的健康、良好、活力的社会风气。

第三期,做的则是关于环保的警世寓言。

整期的节目,实则影射了历史上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全部关系:

第一阶段,明星成员们各自开采、相互防范,他们只知道本期任务的目的是要摘得更多的苹果以住入舒适的房子。这影射着人类尚未形成生态意识的阶段,他们只知道开采资源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茫然无知、各自为政地肆意开采;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第二阶段,明星成员们意识到,如果想要住入舒适的房子,各自为政是会内耗的,应该协作才能加快效率、取得成功。这影射着人类仍然没有产生生态意识的敏感度,但却意识到如果要更好的开采必须联合起来、协作经营;

第三阶段,明星成员们终于在通力合作之下住进了理想的房子,但却不久之后发现自己身处于危机边缘。这影射着人类的过渡开采、过渡消耗,会在让人类过上舒适生活之后,迅速产生反噬效应,而这时的人类才终于认识到了生态的重要;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第四阶段,明星成员们在认识到问题之后开始解决问题,种树、种花、减少电器使用,终于逃离了灾难的温室。这影射着只有人类开始保护环境、拯救环境,才能让人类自己从困境之中摆脱出来,重回绿水青山的理想人间。

因此,这是一个故事线索非常完整而厚重的节目,影射着人类从无知到认知,从认知到解决。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他们的第一重升华,他们学会了团结的力量;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是他们的第二重升华,他们认识到了生态的重要。

《极限挑战4》:“没有伞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彩虹

​而本期节目之所以可以取得收视第一的好成绩,便是因为,一则它有非常精良的戏剧结构,进入温室带来的小高潮与逃离温室带来的大高潮让节目处于跌宕起伏的张力之中,情节性上足够抓人;二则它有非常走心的情怀书写,从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上升到关心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在一期节目中格局两次上升,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

1号结语

恰如孙红雷所说,“第三季我们都有点熟练了,我觉得要把那个扔掉”。

第四季的《极限挑战》,从前三季高智商的剧情综艺,升华为本季正能量、有思想的情怀综艺,开始关注国计民生、开始关注时代风貌,让《极限挑战》率先探索出了一条如何既有口碑又有市场地讲好主旋律、中国梦的综艺之路。

而《极限挑战4》也以表率之姿,让国民看到,没有雨伞的孩子,也有可能率先看到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