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自帶話題自帶流量 17.5米大板的神奇之處

卡車人總是“17.5大板,17.5大板”的叫,其實人家的學名是“低平板專用半掛車”。但這名字太長,所以下面我們還叫它“17.5米大板”。17.5米大板一開始作為特種車出現,長17.5米寬3米的標準尺寸,使其運輸不可拆卸的大件貨物更加方便。

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然而,人有多大膽,車有多大產,市面上用超長超寬17.5米大板拉普貨的案例不勝枚舉。憑藉裝載量佔優,17.5米大板極大的擠壓了13米掛車的市場,同時壓低了運價。2007年,工信部取消了其生產公告,但並未起到實質性作用,17.5米大板依靠套牌10多年來依然“生生不息”。

一方面是,13米掛車車主極力叫囂著取締這批不合規車輛,另一邊的17.5米大板車主卻打死也不承認是自己擾亂了市場,並訴苦自己是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夾縫中求生存。 口水戰一觸即發,讓每一次關於17.5米大板的討論都自帶話題性,自帶流量。

保有量巨大 17.5大板治理需要緩兵之計

17.5米大板進入運輸市場已有10餘年的時間,據不完全統計,其保有量在20萬左右,龐大的用戶基數證實了市場對其的依賴性。盲目整治必將引發大批車輛無法上路,司機失業甚至還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貨運與物流處處長戰榆林曾表示:“大板車在市場上的現象太過普遍,治理起來將會十分困難,在此實施的新版GB1589中不正面討論。後續的會有專門的政策標準來針對,其市場境遇嚴峻,不能一蹴而就”。

最終,在2016年10月18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印發的《關於規範治理超限超載專項行動有關執法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對於低平板半掛車(17.5米大板)運輸普通貨物的整治工作另行部署,重點查處大板車貨總質量超過限載標準和假牌套牌違法行為。

17.5大板治理之三大跡象

有人說,此舉是對17.5米大板治理的知難而退,但事實證明國家在這兩年確實在按照步驟落實治理承諾。2017年12月,河北省下發通知停止對17.5米大板異地年檢,意在遏制省內套牌、手續不全或者手續過期這三種17.5米大板逍遙法外。除河北省外,上海、成都也出臺過類似規定。

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2017年6月,交通部聯合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在安徽合肥進行了17.5米大板的治理調研工作,由此交通部治理三部曲顯現: 第一步轎運車治理,第二步高低板治理,第三部非標集裝箱整治。

這兩年,國家集中精力辦了一件大事——整治違規轎運車。7月1日後,不合規轎運車將全面禁行,國家又可以“騰出手”再幹下一件大事了。下一件大事是什麼?很可能是“三部曲”的第二步——治理17.5米大板。

自2016年9月分階段將不合規轎運車清出市場,給國家大規模治理不合規車輛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基於這點猜測,17.5大板的整治也會分步進行,很可能又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渡期。

17.5大板整治,這回“狼”真的要來嗎?

此外,最近有關部門下發了落實掛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做一假設,17.5大板的整治必將帶來掛車需求激增,國家下調掛車購置稅,是不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上文中我們提到,2007年開始工信部就已經取消了17.5米大板的生產公告。按照國家15年強制報廢的政策,即便不進行專項整治,17.5米大板也是“秋後的螞蚱”,早晚是要全部淘汰的。

17.5米大板,貨運市場一個神奇的存在,有人喊打有人叫冤,整治的雷聲大雨點小,十多年生生不息。最近又有人喊“狼來了”,所以,這次“狼”是真的來了嗎?(文/張雅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