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下次拍《什麼妖傳》讓我來?我能拍更好

導演,下次拍《什麼妖傳》讓我來?我能拍更好

看《貓妖傳》,一開始我以為是神話,而後又覺得是懸疑劇劇,之後感覺是部愛情片。最後越看越糊塗。我彷彿看到了巴黎聖母院裡愛絲蜜拉達的影子重疊在了楊玉環的身上,而卡西莫多沒有化成塵土,而且變成了一隻黑貓,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尋找著正義公道。

整體感覺,故事編的地更像是一個幻術。框架是完整的,推動故事的各條線索也是基本清晰的。就是想表達的東西太多,表達的方法又少了些力氣,沒太用心地去編。

導演,下次拍《什麼妖傳》讓我來?我能拍更好

作為故事的中心人物,楊玉環太委屈了,死得慘,被消遣的更慘。 一個外來的和尚陪著一個楞詩人,順著黑貓給的線索,尋找一起謀殺的真相。1,貓妖為什麼不自己寫一首《長恨歌》,而要費那麼大力氣讓白居易弄明白真相。2,白居易為什麼不去找個道士去收服貓妖,而要一個日本和尚陪著。3,即使閉氣之法只能讓人假死一兩天,李隆基也完全有時間救楊玉環,怎麼就被活埋了? 楊玉環悽慘的死了。最終,貓妖飛昇成鶴,白居易和日本和尚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耍把戲的老頭,彷彿也因為撈走並保護了自己的師弟屍體後成了得道高僧。

導演,下次拍《什麼妖傳》讓我來?我能拍更好

如果能讓電影裡的楊玉環再美一點,美到讓人只記得她的美,而沒空遐想故事本身,這也算成功了。 大概我入戲太深,把自己的審美觀遺留在了唐朝。所以,我必須吐槽一下! 經過認真的思考,想明白了一開始困惑我的問題!第一,詩歌不光是華美的文字,而是源自真是經歷的發自於靈魂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最廣泛的認同和最廣泛的流傳。所以,貓妖不能被道士收服,所以白居易需要半調子的日本和尚。 第二,李隆基愛江山勝過愛美人。他在太平時,享淫樂。遇變故,能圖強。因為需要變故,自私的人就必須讓楊玉環去死!所以,最牛逼的幻術迷惑不了險惡的人心。 第三,飛鶴少年,是人性的兩個對立面。一個得道,一個成魔。成魔的也在放下屠刀的剎那,立地成佛了! 第四,不想說了! 總而言之,玉環更美,故事更好看。看一遍就夠了!沒看過的,可以看一遍!對於愛好過詩歌的,一定不愛編劇!完。

導演,下次拍《什麼妖傳》讓我來?我能拍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