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其实等于没说

马化腾“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其实等于没说

——教育的根本问题根本不在教育本身而在导向,是经济和社会

邵旭峰

来自新浪的消息:

马化腾在“未来论坛X深圳峰会”上表示:最近的中兴事件,算是把大家打醒了。很多人评价,中国有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领先全球等等,但这些都是表面的辉煌,仿佛海滩上建楼,一推就倒,所以,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方面

但回到客观理性,笔者想说一句,这句话其实啥都没说,是一句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废话。原因如下:

什么是基础教育?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是理论基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小学和中学教育,还有大学本科教育——如果你还要上研究生的话;从国家教育来讲,可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

所以首先,基础教育的指向比较灵活,看你从啥角度来讲。猜度马化腾的意思,可能是针对要搞科研和创新需要先把理论基础夯实,那这个东西怎么夯实?主要还得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么具体怎么抓?谁能说出个所以然?这些年一直喊抓,但抓成啥了?越来越应试。

马化腾“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其实等于没说

有的人可能说,抓创新教育啊!抓实践能力啊,怎么抓?谁抓?怎么权衡?谁来权衡?

国家在基础教育投入还少啊?在科研创新投入还少啊? 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些年,国家在科研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投入1.75万亿,有专家估计时间至少超过1.8万亿,但钱呢?东西呢?美国一限制高科技不是全露馅了?

教授硕士博士论文课题数量都是世界第一、科研投入不是第一也差不多了?但实打实的东西呢?忘记了,论文课题造假商品山寨也是第一。教授学者的论文课题交给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复制粘贴整点生活费···官员审定经费、“专家”权衡科研,弄不出真东西,貌似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搞科研、科研创新卫星天天放,一旦不让300人一起吹竽让一个一个吹,全露馅了。

个人前一段写了好几篇关于科研的文章,基本观点是,科研创新这东西最不敢靠领导不敢靠专家,因为从骨子里这些人就不懂或不爱科研也心胸狭隘容不下真正的科研创新者,即使可以,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主导科研,能主导科研创新的,只应该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的社会,从需求到配置资源到支持到权衡和奖惩,都应该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本身说了算。

社会要构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平台,各行各业的企业能真正发展起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个人来说,按照能力(不是考试成绩或不仅是考试成绩)给予岗位,按照贡献给予报酬,让人按照喜好和天赋选择人生道路,但承担优胜劣汰的后果,搞清楚自己和社会,怎么高效学习和提高,搭配哪些教育,主体清楚,其他都不在话下。

不仅是科研和科研人员,更包括其他各级各类人才,都被优胜劣汰、健康发展的企业、市场、社会自然需求和配置和支撑,反过来,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也有明确的导向,健康发展,并反作用于企业、经济和社会。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综合生态。

我们无法想象非洲草原人为扼杀和增加某种动物的结果,但为什么要在包括科研创新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靠领导和“专家”计划和“调度”呢

构建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法则的综合生态,还怕没有人才吗?还怕没有科研和创新吗?现在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经济和社会之间,硬要加入专家和领导的调度中转,又缺乏权衡和监管,只能让两边都完蛋:把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扼杀,也让经济和社会病态畸形孱弱。应该取消这一环节,让他们成为一体生态,自然自发需求和发展。

领导,能做好自己法治监管的角色,就已经足够了,对社会和民族发展来说,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至于到底是不是专家,也由公平竞争的社会本身说了算,而不是搞关系和造假。

回到教育,只要大学还是以考试成绩取人,那中小学以应试为核心导向的教育就永远改不了,只能越改越乱请看前不久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是教育部开始限制学校老师课外补课之后发生的:

江苏一家公办学校的家长们要求老师给孩子补课,既不能让老师白干活,又不能给老师惹麻烦,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由家长委员会找场地、看场地,并组织收费,然后将补课费“捐赠”给老师个人。此事被举报后,老师和学校面临处罚。家长们情绪激动地表示:“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对此,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束手无策,只得将此事上报,随后处理意见搁置。

马化腾“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其实等于没说

事实上,在教育部开始限制学校老师课外补课之后,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家长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补课,有条件要补,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补,原因很简单,考大学、考高中乃至于考初中都要成绩呢啊,我不补别人在补,我们班不补别的班在补,我们学校不补别的学校在补,我们市不补别的市在补,我们省不补别的省在补···我不补,最后吃亏的还是我的孩子。

很简单,要改变应试教育,就先要改变录取方式——不再以应试作为唯一标准,至少加入创新和实践成分,大学毕业以前不妨各占三分之一。

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要考研,录取标准创新能力至少要占60%以上,如果要工作,则求业者利用所学的实践操作能力至少要占60%以上。

这些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很难,如果硬要执行,只能导致大学造假,这些年不是很多大学都让学生开“就业证明”么,学生随便一开,就毕业了!关于考研考博,两百万硕士真正按照创新科研能力录取的有几个?好像从没听说过。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真正有创新成果的有几个?仅有的零星点点的几个人,都用到该用的岗位了吗?后边继续创新吗?领导怎么对待他们的,自己没点逼数吗?不打压就算行善了。

马化腾“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其实等于没说

个人总观点是:要改变前一阶段的教学方式,第一需要改变的,是下一个阶段的录取方式和教学方式级衡量标准。要改变大学教学方式,必须改变研究生招生方式和教学方式和衡量标准,更需要改变的,就业导向和基础,是经济和社会。

正常和发达国家,上研究生的只是少数——因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里面真正有创新能力和出研究成果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少数,但是现在中国,由于就不了业或不能很好就业,几乎一半以上学生考研上研,适合吗?成果呢?

首先,社会要构建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平台,各行各业的企业能真正发展起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个人来说,按照能力(不是考试成绩或不仅是考试成绩)给予岗位,按照贡献给予报酬。

如果能这样,那首先岗位就足够,同时个人的努力导向就很明确,大学教育就明确了,而不再是搞完全和社会脱节的几乎无用的教育,学生也不再迷茫、不再浪费时间混日子。瓶中的苍蝇你打开瓶盖都能飞出去何况人?

而不是就业主要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企业,主要靠关系进靠关系混。要么只能被逼考研,上完研还是啥都不行火更不行。

如果以后还是这样,那教育就永远改不好,因为导向不清也不行,一方面没有足够岗位、一方面到底靠啥生存和发展的导向不清楚,只能想当然忙乎或混日子。

其实,大学也应该参与市场竞争中去,优胜劣汰,

如果培养的学生就业不行、考研不行,就自动消亡。

就业和考研的标准和导向清楚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大学教育就很清楚也会尽可能改变以高效,衡量标准也清楚,录取方式也就很清楚。中学教育就清楚了,小学也是。

个人设想: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按照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各占三分之一来教学和考核,同时开设特殊教育,给某方面有特殊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开小灶,可根据表现额外加分。

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要考研,则在理论基础衡量之外,重点衡量创新能力,如果要就业,则在理论基础之外,重点衡量实践操作能力。

如上构想或许值得商榷,但要真正改变教育,必须先改变教育的导向和基础,就是经济和社会——关键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这个改清楚了,教育不用管都能自行改变矫正,当然能由真正懂教育的根据导向和基础予以改变更好。

不然就业导向不清、考研导向不明,大学教育和社会没啥关系,反正教好教坏工资照领不误,那中小学教育就还只能是应试并且越来越应试,由一帮应试出来的只会应试也只能应试的老师昏天黑地搞应试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根本不在教育本身,而在导向和基础,在经济和社会,关键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以这个为基础,构建综合生态,以法治做保障。

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