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叶来:为什么华为云的“三不”很重要?

众所周知,华为云自2017年3月启动以来,因为华为的技术潜力和生态基础,立即成为云基础架构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但其最重要的市场策略之一——“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却让很多互联网出身的云服务商难以理解。

我们知道,互联网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实际上越来越呈现出中心化的特征。从这一角度上,做云基本上很难不做应用,也很难不碰数据。很多人对云服务商的理解,在于不开放具体某一企业的数据,不做某一行业的专属应用。真的如此吗?没有人敢打保票。

而华为云,却在2017年一整年不仅一再重申“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甚至在年底还加了一条“不做股权投资”。这个“三不”承诺,真的靠谱吗?

为此,笔者专门与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进行了深入沟通,解读华为云的2017和未来。

郑叶来:为什么华为云的“三不”很重要?

华为云的12345

郑叶来把华为云的2017总结为密码12345,非常精辟。我们先来看“5”。

2017年,华为云全球销售收入达到5亿美元,已上线14大类99个云服务和50+解决方案。当然,这5亿美元不止是公有云,还包括了华为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的私有云,以及政务云的销售收入,但不包括华为内部使用华为云的收入。

据郑叶来透露,华为云的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达到3倍增长。不过,这个5亿,还不是密码12345中的“5”。密码中的“5”,实际上代表的是华为云立志要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

毫无疑问,华为云作为一家后起之秀,潜力巨大。但目前,全球前五大的云基础架构提供商有四家已经基本尘埃落定,这就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除了AWS一骑绝尘,微软Azure和谷歌云体量相差并不算大,即便如此,谷歌云2017年营收仍然是阿里云的两倍有余。

为此,华为云提出“四个统一”:具体指华为云具备“统一架构,统一API,统一服务,统一生态”。核心是说华为的公有云与私有云采用统一架构,做中立的云服务商,支持客户业务云间迁移。

“三不”的精髓

说到这儿,大家都会明白华为云密码12345中的“3”,说的就是华为云的“三不”——遵守“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承诺,其实是表明华为云恪守业务边界。

“客户选择云,以前是技术问题,未来是信任问题。”郑叶来在和企业、政府机构的沟通中发现,政府和企业选择云合作伙伴,选择华为的第一个要素是因为华为云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以前我们讲安全,很多人觉得是技术,其实客户最担心的是我家的数据放在你家,我放心吗?你会不会看我的东西?”

郑叶来:为什么华为云的“三不”很重要?

众所周知,华为从电信运营商业务起家,传统上就有为大中型政企客户服务的基因。因此,华为云无论是混合云解决方案,还是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最关键的是相互之间的信任,非互联网企业能比。

“互联网企业总是看未来,跑马圈地。但是政企客户有很多传统的业务,有很多传统的伙伴。”郑叶来认为,“做企业客户是要负责任的。也正因为此,‘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是我们华为云的任务。”

从技术角度,郑叶来认为比如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解决可信传输的问题,华为内部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和内部安全的问题,并即将对外提供BaaS(Blockchainas a Service)的区块链服务。

实际上,无论是对数据安全、信息安全非常看重的大中型政企客户,还是生态合作伙伴,都把华为云的“三不”承诺看成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据悉,2017年华为云有三类比较典型的客户:第一是很多大中型企业;第二是国际大企业,包括标致雪铁龙、大众、讯达等;第三是政务云,华为为全国200多个市/县级(广州、深圳等)政府客户,也为海外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政府客户提供政务云方案支撑。

“对于生态伙伴来说,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好我也好,这就是生态。什么叫下不碰数据?这里面包含三句话,第一句话,华为承诺不用技术的手段在后台获取客户的数据,承认企业的数据主权;第二句话:华为承诺不将客户的数据进行商业变现,永远不强迫企业跟华为交换数据;第三句话,华为将开放自己云和大数据的能力,帮助企业来处理数据,发挥数据的价值。”郑叶来说到重点,“不做股权投资,代表我不跟你竞争。这‘三不’就是做生态的态度。”

华为云的黑土地

很多人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做大,有3个强项:一是拼命三郎;二是技工贸;三是学习能力。

与之一脉相承的是2017年底,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愿景与使命研讨会上提及的“黑土地”理论。

“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是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

实际上,在华为看来,Cloud 1.0是个做减法的时代,节省成本;而Cloud 2.0是做加法的时代,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云上的应用越来越丰富,需要基础架构的能力提升。由此,云计算必然是政企客户重构IT的最关键技术。

郑叶来介绍,目前东风本田、康佳集团、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广州政务云、深圳交警、上港集团、吉利汽车、九州通医药等客户都选择华为云,作为自己的云服务提供商,支撑业务创新。

在笔者看来,华为云是华为30年技术积累和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开放输出,是企业和合作伙伴应用、内容和云生长的“黑土地”。在此业务边界的基础上,华为云致力于成为智能世界使能者,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

文/余文

《科技看门道》坚持深度报道,希望能通过资深媒体人对IT产业热点新闻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创新模式——不仅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科技看门道》主笔在行业渠道媒体拥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历,不仅对IT消费类和企业级软件、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均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见证了中国IT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生态圈包括分销、零售、SI、ISV和CSV的进化历程,见证了金融、能源、制造、医疗、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业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门道》相信,IT产业在供给侧的改革——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将会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