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葉來:為什麼華為雲的“三不”很重要?

眾所周知,華為雲自2017年3月啟動以來,因為華為的技術潛力和生態基礎,立即成為雲基礎架構領域的一個重要力量。但其最重要的市場策略之一——“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卻讓很多互聯網出身的雲服務商難以理解。

我們知道,互聯網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實際上越來越呈現出中心化的特徵。從這一角度上,做雲基本上很難不做應用,也很難不碰數據。很多人對雲服務商的理解,在於不開放具體某一企業的數據,不做某一行業的專屬應用。真的如此嗎?沒有人敢打保票。

而華為雲,卻在2017年一整年不僅一再重申“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甚至在年底還加了一條“不做股權投資”。這個“三不”承諾,真的靠譜嗎?

為此,筆者專門與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進行了深入溝通,解讀華為雲的2017和未來。

鄭葉來:為什麼華為雲的“三不”很重要?

華為雲的12345

鄭葉來把華為雲的2017總結為密碼12345,非常精闢。我們先來看“5”。

2017年,華為雲全球銷售收入達到5億美元,已上線14大類99個雲服務和50+解決方案。當然,這5億美元不止是公有云,還包括了華為為大中型企業提供的私有云,以及政務雲的銷售收入,但不包括華為內部使用華為雲的收入。

據鄭葉來透露,華為雲的用戶數和資源使用量達到3倍增長。不過,這個5億,還不是密碼12345中的“5”。密碼中的“5”,實際上代表的是華為雲立志要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

毫無疑問,華為雲作為一家後起之秀,潛力巨大。但目前,全球前五大的雲基礎架構提供商有四家已經基本塵埃落定,這就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雲和阿里雲。除了AWS一騎絕塵,微軟Azure和谷歌雲體量相差並不算大,即便如此,谷歌雲2017年營收仍然是阿里雲的兩倍有餘。

為此,華為雲提出“四個統一”:具體指華為雲具備“統一架構,統一API,統一服務,統一生態”。核心是說華為的公有云與私有云採用統一架構,做中立的雲服務商,支持客戶業務雲間遷移。

“三不”的精髓

說到這兒,大家都會明白華為雲密碼12345中的“3”,說的就是華為雲的“三不”——遵守“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三不”承諾,其實是表明華為雲恪守業務邊界。

“客戶選擇雲,以前是技術問題,未來是信任問題。”鄭葉來在和企業、政府機構的溝通中發現,政府和企業選擇雲合作伙伴,選擇華為的第一個要素是因為華為雲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以前我們講安全,很多人覺得是技術,其實客戶最擔心的是我家的數據放在你家,我放心嗎?你會不會看我的東西?”

鄭葉來:為什麼華為雲的“三不”很重要?

眾所周知,華為從電信運營商業務起家,傳統上就有為大中型政企客戶服務的基因。因此,華為雲無論是混合雲解決方案,還是線上線下的服務能力,最關鍵的是相互之間的信任,非互聯網企業能比。

“互聯網企業總是看未來,跑馬圈地。但是政企客戶有很多傳統的業務,有很多傳統的夥伴。”鄭葉來認為,“做企業客戶是要負責任的。也正因為此,‘聯接企業現在與未來’是我們華為雲的任務。”

從技術角度,鄭葉來認為比如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解決可信傳輸的問題,華為內部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供應鏈和內部安全的問題,並即將對外提供BaaS(Blockchainas a Service)的區塊鏈服務。

實際上,無論是對數據安全、信息安全非常看重的大中型政企客戶,還是生態合作伙伴,都把華為雲的“三不”承諾看成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據悉,2017年華為雲有三類比較典型的客戶:第一是很多大中型企業;第二是國際大企業,包括標緻雪鐵龍、大眾、訊達等;第三是政務雲,華為為全國200多個市/縣級(廣州、深圳等)政府客戶,也為海外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政府客戶提供政務雲方案支撐。

“對於生態夥伴來說,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好我也好,這就是生態。什麼叫下不碰數據?這裡麵包含三句話,第一句話,華為承諾不用技術的手段在後臺獲取客戶的數據,承認企業的數據主權;第二句話:華為承諾不將客戶的數據進行商業變現,永遠不強迫企業跟華為交換數據;第三句話,華為將開放自己雲和大數據的能力,幫助企業來處理數據,發揮數據的價值。”鄭葉來說到重點,“不做股權投資,代表我不跟你競爭。這‘三不’就是做生態的態度。”

華為雲的黑土地

很多人認為華為之所以能做大,有3個強項:一是拼命三郎;二是技工貿;三是學習能力。

與之一脈相承的是2017年底,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公司願景與使命研討會上提及的“黑土地”理論。

“我們實質是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一塊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黑土地’,這塊‘黑土地’上可以種‘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是讓各個夥伴的內容、應用、雲在上面生長,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戶。”

實際上,在華為看來,Cloud 1.0是個做減法的時代,節省成本;而Cloud 2.0是做加法的時代,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雲上的應用越來越豐富,需要基礎架構的能力提升。由此,雲計算必然是政企客戶重構IT的最關鍵技術。

鄭葉來介紹,目前東風本田、康佳集團、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廣州政務雲、深圳交警、上港集團、吉利汽車、九州通醫藥等客戶都選擇華為雲,作為自己的雲服務提供商,支撐業務創新。

在筆者看來,華為雲是華為30年技術積累和數字化轉型實踐的開放輸出,是企業和合作夥伴應用、內容和雲生長的“黑土地”。在此業務邊界的基礎上,華為雲致力於成為智能世界使能者,聯接企業現在與未來。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