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阿里們去年花了多少錢建設數據中心?

Amazon、Google、Microsoft、阿里巴巴這些超級數據中心用戶對於數據中心建設的投入可能遠超人們的想象。

近日,調研公司Synergy Research提供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戶投入了大約220億美元用來建設和擴展自身的大型數據中心,2017年全年的投資則達到了750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9%,這些公司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已經達到了400個。

Amazon、阿里们去年花了多少钱建设数据中心?

最近三年,超級數據中心用戶對於數據中心建設的投資可謂的“熱情似火”,大數網在之前的文章《誰是最近三年全球服務器市場最大的贏家?》一文中提到,跟超級數據中心用戶緊密聯繫的ODM們在最近三年全球服務器市場的增長速度和規模在迅速提升,這恰恰是Google,阿里巴巴這些公司數據中心建設現狀的很好反映。

據悉,在2017年,Google、Microsoft、Amazon、Apple以及Facebook這前五名每個季度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投資都超過了130億美元,其中目前公有云市場第一名的Amazon和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的資本支出增長尤為強勁。當然,除了這五家公司外,其他公司在這方面也是不逞多讓:2017年,阿里巴巴在數據中心建設上的資本支出增長了一倍多;Oracle在2018年年初宣佈,將在亞洲、歐洲和美洲新開設12個雲數據中心;連SAP這種人們印象中傳統軟件公司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的投入增長也高於平均水平。“像Amazon AWS年收入已經達到百億美元級,還能夠保持高雙位數的業務增長,加大投入是必然。阿里雲的業務規模增長就更快了。這些巨頭在數據中心領域的鉅額投入是符合實際情況。”某位資深業內專家表示道。

難怪有人認為雲計算之間的競爭就是資本的競爭,動輒上億美金的投入並不是誰能做到的。Synergy Research研究總監John Dinsdale就直言:“你可以肩負超過十億美金的數據中心投資嗎?如果不能,那麼意味著你與雲計算市場領導者的競爭將會被嚴重限制。”所以,衡量一家雲計算公司業務增長的一大因素就是看它是否在持續對數據中心建設進行投入。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於那些中小型的雲計算服務公司而言,未來的出路無疑是尋求差異化的服務與產品。一味地與雲計算巨頭正面懟可能會裝的頭破血流,通用電氣在過去幾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試圖進入到IaaS和PaaS市場,但最終結果卻是徹底放棄自建雲的戰略(詳情請見:通用電氣要引燃一場AWS和微軟的雲戰爭?)。而Skytap這種小的雲服務提供商把業務聚焦在幫助大型企業將軟件應用和工具遷移到雲平臺之中,差異化之路讓Skytap在全球建立了10個雲數據中心,實現了業務的高速成長(詳情請見:除了AWS和微軟外,西雅圖這家雲計算公司正在悶聲發大財!)。

最後提一句,雲計算是個大賭場,沒想好之前,輕易別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