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2018年4月27日,Smartsheet在紐交所正式上市,股價開盤大漲22.7%。這家低調的公司用近年來不俗的業績,吸引了市場的關注。回顧Smartsheet的發展歷程,對產品的耐心打磨、有效的銷售策略、對新興技術的擁抱,值得國內同行借鑑。

指導 | 李喆 凱文

撰寫 | 張宏祥

Smartsheet成立於2005年,自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提供一款通用型工作管理應用。作為一家領先的工作執行雲平臺,Smartsheet使得各組織和團隊無需編程就能夠完成大規模任務的計劃、採集、管理、自動化處理和彙報等工作,提升流程效率並獲得更好的業務產出。

2018財年(截至2018年1月31日),Smartsheet已擁有超過9.2萬客戶,其中包括90家財富100強企業,以及三分之二的財富500強企業,付費用戶達65萬,免費用戶300萬,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態勢,引人注目。

潛心打磨優質產品,Smartsheet終獲客戶肯定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注:歷次融資估值根據Smartsheet S-1文件披露融資信息計算得出,可能存在誤差;整個A輪實際分為A、A-1、A-2、A-3、A-4共5輪,整個C輪實際分為C和C-1輪共2輪,這裡整體簡化處理。

成立初期,Smartsheet其實發展較慢,在產品推出的第一年,即2006年底,僅有1萬用戶(注:客戶指企業或組織,用戶指企業或組織的員工)。用聯合創始人Brent Frei的話說,當時公司開發的軟件產品太難使用了。

這一點不難理解,不同企業、不同項目的流程千差萬別,提供通用平臺,需要對大量場景有著極其深入的理解,這本身就是Smartsheet這類企業立足的護城河,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8年,為了讓產品對用戶更加友好,公司開始修改軟件,最終砍掉了60%功能,並於2010年推出新版本。

此外,Smartsheet還開始加強與第三方系統的數據集成,於2011年、2014年分別添加與Salesforce、Microsoft Office 365的集成功能,2013年放出公共API接口。2016年,推出控制中心功能,使得客戶在大型項目中可以為特定應用場景實施解決方案。

目前,Smartsheet已有包括軟件遷移計劃、供應商與合同管理、品牌發佈、合規報告、活動策劃、客戶培訓、預算審批、營銷方案管理、投資人關係跟蹤等在內的超過2,000個客戶使用案例,與Microsoft Office 365、Google G Suite、Salesforce、Atlassian、ServiceNow、Tableau、Dropbox、Box等主流應用均實現集成。

2017年12月,Smartsheet完成歷史上首次收購,標的為智能聊天機器人公司Converse.AI,其工作流編制引擎,允許業務用戶通過拖放接口輕鬆構建和管理機器人,而無需編寫任何代碼。Smartsheet渴望通過AI技術

進一步提高其產品的自動化水平。

根據Forrester調查,使用Smartsheet的組織,在3年內的投資回報率高達480%,如此表現當然贏得了客戶肯定。2018財年,公司收入增長66%,收入淨留存率達130%。

產品線豐富的通用平臺,完整覆蓋工作執行全流程

十餘年的細心打磨,Smartsheet開發出了十餘款產品。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各大產品中,Smartgrids是整個Smartsheet工作執行平臺的基礎,利用這些產品,Smartsheet打造出了一個完整覆蓋全流程的工作平臺。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通過這套完善的平臺,客戶無需編程,即可實現內外部團隊的工作分享,針對特定流程創建和修改工作流。

未來增長可期,但有虧損隱憂

Smartsheet將客戶分為兩類,一類是域名客戶,這類客戶往往擁有獨立的電子郵件域名,一般是有一定規模的組織機構,如@cisco和@aramark;另外一小部分是網絡服務供應商客戶,一般是小團隊或個人,其域名往往是常見的@gmail、@outlook、@yahoo等。其中,域名客戶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Smartsheet收入包含兩部分,訂閱和專業服務。訂閱業務給予客戶30天的免費試用期,之後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雲平臺上不同的方案,目前包括個人、團隊、商務和企業4個等級,一般為按年訂閱。專業服務包括諮詢和培訓,以幫助客戶更好地使用Smartsheet平臺解決問題。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過去兩年,Smartsheet域名客戶數增速在10-20%左右,其訂閱客單價增速更是從30%增長到50%,整體客戶收入淨留存率也上升到130%,反映出企業無論在擴展新客戶,還是在讓老客戶使用更多的產品和功能上,都表現得非常優秀。

Smartsheet建立了有效的 “go-to-market” 銷售策略

首先,相當多的客戶會在官網上進行產品試用和自主採購;其次,Smartsheet擁有一個高效的內部銷售團隊,運用機器學習和案源計分來分析客戶,提高銷售轉化率;第三,增加了針對具有重大機會的大型企業客戶的戰略銷售團隊;第四,面對國際市場(2018財年,非美國客戶收入佔比已達27%),Smartsheet建設了代理商渠道,未來也計劃增加部分國際市場的當地銷售支持。

2018財年,Smartsheet客單價達5,000美元的客戶,其收入淨留存率為149%,增速也遠超平均水平。

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大訂單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越來越高(還要考慮到我們的公式統一用臨界客單價計算,大概率低估了大訂單收入總額),這些都表明Smartsheet的客戶戰略成效明顯。大客戶拓客的成功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功能不斷優化擴展的產品優勢。不斷優化、提升產品的功能,滿足了大客戶的複雜需求,優質的用戶體驗讓大客戶願意更多地追加投入。

第二,加大戰略銷售團隊建設。

第三,加大專業服務團隊建設。更完善的諮詢與培訓支持,幫助大客戶更好地使用Smartsheet的產品,將諸多功能落實到應用場景之中。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Smartsheet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保持60%以上高增速。訂閱業務由於客戶迅速增長的規模效應,毛利率逐步攀升到接近90%,符合雲服務高毛利的特性。專業服務業務為Smartsheet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但對人力依賴嚴重。

為了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Smartsheet正在建設更大的服務團隊,毛利率未來可能略微下降,同時由於其在總收入中佔比的提升,對整體毛利率水平將會有一定的負面效應。

人均產能上,2018年比2016年略有下降,考慮到2016年1月31日到2018年1月31日,Smartsheet員工總數從274人快速增長到787人,而我們缺乏2017年員工數據,無法通過年平均員工數來更精確的計算人均產能。考慮到計算方法的誤差,實際人均產能,2018年可能與2016年持平甚至略有增長。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於此同時,我們將2018財年的Smartsheet的人均產能與2015財年的Workday和Box進行對比,Workday和Box 2015財年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均與目前的Smartsheet較為接近。可以看到,Smartsheet人均產能低於Workday和Box不少,表明對高客單價大客戶的拓展仍有很大不足。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Smartsheet自從成立以來,尚未實現過單一季度盈利。目前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維持在較高水平,繼續給公司帶來不小的虧損,這與公司處於加速擴張期,對相關人力及設施成本保持較高投入有關,短期內仍會保持對三項費用的投入以促進業務增長。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從經營性現金流指標上看,近幾年基本為負,2018財年淨現金流為正是由於Smartsheet在2017年獲得了5,210萬美元的F輪融資支持。

綜上,我們看好Smartsheet在中短期內維持高速增長,但長期存在隱憂,主要是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目前均為負,如果在中長期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可能會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從而傷害到公司的擴張。

項目管理與協作市場機會廣闊,但競爭激烈

工作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數據和信息量不斷增長,以及工作團隊跨學科、跨地理的分佈,使得工作執行的過程越來越複雜。

Gartner的調查顯示,目前大約60%的工作都是非結構化的。ERP、CRM等應用難以適應非結構化工作的管理,一直以來,工作人員利用電子表格、電子郵件、白板、電話、會議等方式進行處理。但這些手段缺乏可視性和責任權限、存在大量信息孤島,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決策速度,造成了很多拖延和錯誤。

據相關統計,僅美國每年由於低效流程造成的損失就高達5,750億美元。

鑑於此,企業迫切需要新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類低效問題,提高生產率。新的項目管理與協作工具需要能夠包含企業工作流的業務邏輯、整合第三方系統數據並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這就給Smartsheet這樣的公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結合各大機構的市場預測數據,愛分析估計,2017年項目與組合管理軟件市場為30億美元,協作軟件市場為80億美元,兩個市場總規模達110億美元,未來5年複合增速不低於5%。

廣闊的市場機會,吸引了一大批公司入場。愛分析綜合Smartsheet S-1文件、Gartner和Apps Run The World相關數據,整理了相關競爭對手信息: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Smartsheet在市場中面臨著大量巨頭和創業公司競爭者,距離行業第一梯隊也仍然有一定的距離。但在這激烈的競爭中,Smartsheet還是努力贏得了一席之地,2018年4月27日,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向著未來更大的發展前進了一步。

預計今年營收突破1.5億美元,市值區間11.7-16.7億美元

立足百億市場,營收增速超60%的協作平臺Smartsheet上市即大漲

對比二級市場上部分尚未實現盈利的SaaS企業,Smartsheet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SaaS業務的高毛利,以及近年來收入的高速增長,讓人擔心的地方在於體量較小(收入剛超過美股1億美金上市標準),還有所在市場激烈的競爭情況。

保守估計,2019財年Smartsheet營收增速達到50%不難,預期營收將達1.67億美元,PS倍數取7-10X,Smartsheet市值區間為11.7-16.7億美元。

2018年4月27日,Smartsheet IPO開盤價報18.40美元,較發行價15美元大漲22.7%。2018年5月4日收盤價18.88美元,市值18.7億美元。Smartsheet上市後優秀的股價表現,充分反映了市場的樂觀態度。

回顧中國市場,仍處發展早期

中國市場從2010年開始,逐漸湧現出一批項目管理與協作企業,其中比較知名的第一梯隊有Teambition、Worktile、Tower等,近10年下來,也跑了不少坑,瞭解了更多細分場景,但整體表現卻仍不盡如人意,近期也很少有大規模融資。分析可能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國內企業信息化程度遠低於美國。不難理解,企業首先通過一些基礎軟件,如CRM、ERP、IM等提高工作效率,當這些手段都被採用,信息化水平提高後,發現仍然無法滿足複雜的項目管理與協作場景需求,才會產生對協作平臺的需要。國內企業本身信息化水平不高,與美國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傳統行業,從而制約了國內相關協作平臺的發展。

第二,國內雲計算及SaaS滲透率低於美國。雲計算的出現,極大便利了數據的傳遞和分享,進而促進了工作協同、項目管理流程的優化。觀察Smartsheet的發展歷史,也是在美國雲化程度達到較高水平後,才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雲計算起步較晚,SaaS滲透率離美國尚有一定差距。

第三,國內各軟件平臺系統開放性不足,信息孤島問題較嚴重。美國企業級服務公司,各平臺之間更為開放,Smartsheet也因此得以實現各大主流平臺的高效集成,讓客戶更好地整合各系統數據,提升協作水平。而國內各系統之間,更多的是互相警戒,數據開放水平低,從而影響了協作平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

對比美國,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項目管理與協作市場的未來向好趨勢,相關企業可借鑑Smartsheet的發展路徑,不斷提高自身實力,搶先佔據市場競爭高地,等待風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