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火山噴發對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明清時期長白山的火山噴發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在1898年,一個俄國探險家來到長白山,他的考察記錄中記錄了天池水下噴發的怪現象。事後,此次噴發定位VEI2.

第四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

據史料記載:長白山火山群“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1668年和1702年長白山爆發,根據文獻描述是有一定規模的爆發,140公里外降下火山灰2-4釐米,估計爆發規模≈>VEI2

  長白山最大一次爆發發生在910~1400年,文獻記載是1199年

那麼,公元1199年是何年?

中國農曆紀年為己未年(羊年)。

西夏天慶六年;

大金承安四年;

西遼天禧二十二年;

南宋慶元五年;

越南天資嘉瑞十三年;

日本建久十年 ,正治元年。

冰芯記載1026年,

14C記載969年和1215年,爆發時間各不相同,所以無從查證。但是造成的災難是客觀存在的!

從規模上來看,這是有一不小的爆發。火山灰沉降1000公里外日本北海道2-6釐米,火山碎屑摧毀森林高達5000平方公里,造成巨大環境災難,是全球兩千年來最大火山爆發之一。

而明清時期,長白山火山噴發的小冰期也發生了很多自然災害:

朱祁鈺(明代宗)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國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區都下了罕見的大雪,極為嚴寒,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西等地連下一個多月的雪,災情嚴重:江蘇蘇州,太湖斷航,港口封凍,“人畜凍死萬計”; 浙江安吉,“凍死百餘人”; 河北滄州,“凍死人畜無數”;山東德州,“人畜凍死”……

朱厚照(明武宗)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雪下得最大的是華東地區,江河冰合,鳥獸凍死,凍斃村民。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等大湖竟然同時成了“超級溜冰場”:太湖,“冰,行人履冰往來者十餘日”;洞庭湖,“冰合,人騎可行”。

在明清小冰期,又以清朝遭受的雪災最嚴重,13次“嚴重強寒潮災害”中有9次發生在清朝。因此,有學者又把17世紀至19世紀的這一段時間稱為小冰期中的“寒冷期”。最近500年中最寒冷的50年就出現在這一時期,即公元1650年至1700年間。

在這最冷的50年裡,連下一個月大雪並非罕見。

如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國雪災,被凍死者甚眾。

據記載,當年南方的湖南永州等地,竟然連下40多天雪,“民凍死者無數”。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華北、華東、華中等地連降大雪,連續下40至60天不等,淮河更是堅凍兩個月。全國諸多省市的地方誌上,都有凍死人記載:湖北大冶等地,“凍餓死者甚眾”;河南開封一帶,“井冰,道路多凍死者”;江蘇盱眙等地,“民多凍死,鳥獸入室呼食”;山東臨沂等地,“人多凍死”,威海“行人死者無算,屋內亦有凍死者”……

長白山火山噴發對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火山噴發對歷史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