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抗日戰爭時期的74軍軍歌?

藝嶼EYESVOT

第74軍軍歌創作於“德安大捷”(萬家嶺大捷)戰後,詞作者是時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少將廳長田漢。

江西省德安縣磨溪鄉萬家嶺,抗日鐵軍第74軍1938年秋在此取得“萬家嶺大捷”,與兄弟部隊一起痛殲日寇11軍第106師團主力17700餘人,生俘100餘,師團長松浦純六郎僅以身免,第74軍等部隨即轉入反攻,收復九江以南全部失地,有力阻止了日酋岡村寧茨的南進企圖,為武漢會戰的佈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是後來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的成名之戰,亦稱“德安大捷”。

在一年前的淞滬戰役中,第74軍還是二等主力,之前排列著若干德械師、胡宗南第1軍、羅卓英第18軍等一串王牌部隊名頭,而萬家嶺大捷之後,第74軍一躍成為中國軍隊首屈一指的絕對主力,並且特別調入第57師增補,“三五部隊”終於聲名鵲起,從此成為令日寇膽寒的虎之師,日軍第11軍司令部特別指示各部:今後作戰遇到第74軍,要特別予以注意。

(時任第74軍軍長俞濟時)

1938年9月底,岡村寧茨為了迂迴“南潯鐵路”方向策應武漢會戰,糾集第27、第101、第106師團組成山下兵團,攻陷九江後分兵進犯德安、瑞昌一線中國軍隊,該部第106師團試圖孤軍穿插萬家嶺、張古山附近之山地,切斷駐守德安地區的武漢衛戍區第一兵團的後路,被兵團司令薛嶽發覺,不動聲色地調動該兵團所屬之第4軍(歐震)、第66軍(葉肇)和第74軍(俞濟時)等部,完成了對日軍106師團的戰術包圍。

戰至10月7日,第一兵團發起總攻,第74軍51師王耀武部負責收復日軍佔據的張古山高地,由153旅旅長張靈甫直接指揮三個團主攻,中日雙方在此反覆爭奪五次,51師終於完全佔領張古山,徹底封閉了第106師團的退路。



(第51師師長王耀武)

日軍即將面臨一個師團全軍覆滅的史無前例的困境,直接上級第11軍司令岡村寧茨緊急調動三個支隊增援,第11軍的上級“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組織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官,用以挽救瀕臨覆滅的第106師團。經十天十夜苦戰,該師團四個步兵聯隊被打的幾乎片甲不留,師團部及直屬隊在逃往九江的路上,再被薛嶽預先設置的一團伏擊,一戰打成空殼。

岡村對106師團在萬家嶺的慘敗一直耿耿於懷,當即給國內的熊本等四縣知事寫信稱:第六師團已成為日本第一強大師團,第106師團成了日本第一軟弱師團。由於第106師團需要大量兵員補充,凡是聽說被撥入該師團的補充兵,無不痛哭。薛嶽和第74軍的這一仗,把106師團打成了在日本臭大街的部隊。



(第153旅旅長張靈甫)

《74軍軍歌》, 田漢詞 任光曲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他,強佔我們國土,殘殺婦女兒童。我們死守過羅店,保衛過首都,馳援過徐州,大戰過蘭封!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踏著先烈的血跡,瞄準敵人的心胸,我們愈戰愈勇,愈殺愈勇。抗戰必定勝利!殺!”

度度狼gg

在田漢和任光的所有作品集和年譜中均找不到兩人為74軍寫軍歌的記載。1990年之前也沒有資料有74軍軍歌的記載。分析一下網上所傳的歌詞可以看出現代穿越的痕跡,至今還沒有發現那個軍會把自己失利的戰鬥經歷寫入軍歌的,而張古山只是所謂德安大捷中的很小的一次戰鬥,不知道為何在歌詞中不提德安大捷不提萬家嶺,而偏偏弄出個營級規模戰鬥的張古山?從歌詞的文學水平來看更不想田漢的水平。至於網上流傳的明顯是現代人演唱的74軍軍歌的作曲水平,相信聽過的人都會有公正的評價。我是不相信譜出《漁光曲》和《打回老家去》的任光會寫出這樣一首即難聽又難以學唱的歌曲來的。


李世鵬15

田漢作詞,由著名作曲家任光譜曲,創作了《74軍軍歌》,可歌可頌!

抗戰必定勝利!殺,建國必定成功!

我想在當時74軍軍歌一定鼓舞著全國人民心聲,此歌帶來希望帶來力量,鼓舞軍心,鼓舞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