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应用层面的深入,残障人士也成为技术革新的受益者。作为行业领导者,昨天,腾讯在首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大会上宣布,将推动多项无障碍AI技术对外开放,通过在小程序“多媒体AI平台”上线“无障碍AI”入口,将一些可用于无障碍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外开放接口,助力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技术革新。该项目得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大力支持。

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图)腾讯社交平台部副总经理许华彬

目前,该项目已经上线开放了可用于无障碍场景的三大AI技术,包括:

1.图片转语音:通过多层深度神经网络识别图片中的内容,并将图片中的内容有逻辑地组织成语言展示给调用者,能够帮助障碍用户阅读图片。

2.语音合成:通过机器学习与训练,可以定制化地将一段文字以特定角色诵读出来,并支持情绪调节。便于用户更加无障碍地体验文字转语音场景服务。

3. OCR识别:通过AI技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便于用户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对说明书、指示牌等文本检测领域信息获取更为便捷,并支持海量图片的文字搜索功能。

腾讯社交平台部副总经理许华彬表示,QQ空间在未来将会挖掘更多AI应用场景,让AI技术与信息无障碍深度融合,并会对这些平台开放的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用户通过科技享受便利。

四个案例:国内互联网产品无障碍化的现状和特点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技术主管刘彪,同时也是一名视障者,他在案例分享环节介绍,过去的几年,中国互联网产品信息无障碍呈现出各方形成合力、产品从少到多、技术从易到难、服务从简到繁四个趋势。

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刘彪指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很多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信息无障碍,往往到了使用环节收到用户大量反馈信息获取困难,才开始考虑做无障碍;同时很多产品还没有把无障碍纳入产品研发流程,一旦大改版或者人员架构调整,产品的无障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倒退。此外,好心办坏事也时有发生。刘彪表示,做好无障碍,理解标准、了解用户、合理设计、正确实现,一个也不能少,好心也要有方法。

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腾讯SNG即通产品部项目管理专家李悦梳理了手机QQ横跨内部八大业务部门推动无障碍化的历程。她提到团队早期“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手机QQ团队在2015年第一次做信息无障碍时曾经遭到障碍用户的抵抗,后来寻求外部机构的专业协助与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建立交流群聆听障碍用户反馈、内部流程规范化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后,产品的信息无障碍化获得了障碍用户支持。

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阿里巴巴钉钉iOS与Mac团队负责人石佳锐(鼎天)分享了钉钉打造国内第一个信息无障碍移动办公平台的案例。事实上,钉钉是在产品第三个版本时就考虑无障碍化。钉钉的无障碍化,体现了越早做信息无障碍,后期成本越低的特点。目前钉钉内部正在推动更多的适配工作。

腾讯对外开放三大无障碍AI技术

蚂蚁金服的无线开发专家王风升(萧晨)分享了支付宝无障碍体验提升之路。从2013年起,支付宝开始投入无障碍优化,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更迭,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无障碍保障体系,覆盖产品全流程。萧晨介绍,支付宝接下来将推动基于技术驱动下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