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導語

最近在鄭州有一則“湯包賣出14萬”的新聞火爆了全國。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對於小本經營的鋪子而言,這種事情非常罕見,14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何況這只是一家門面不足5平方的湯包店。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外賣頭條君在實地探訪後帶來報道。

外賣君看到,這是一家位於鄭州市商都路和十里鋪交叉口的一家“汴梁大湯包”店,經瞭解,店主何先生幾天前自己在做例行對賬的時候,才發現手機裡多了一筆高達14萬餘元的不明轉賬,並且是對方支付付款的形式。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問題是最近並沒有接過這種程度的單量啊,這得賣多少包子才夠的數量。畢竟在何先生店裡,湯包一般都是1塊2塊的,最貴的也才3塊錢。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透過回憶,他想起來,4月2日那天,有名顧客確實支付了14萬餘元。何先生說,店裡的顧客一般都是選擇網上支付,在這筆交易發生後,何先生一直在想這個錢是怎麼如何支付的,最終與其他人交流和看過轉賬記錄後認為,這個錢是從支付寶餘額寶賬戶打出,並不是銀行卡關聯客戶轉出來的。

“可能顧客一著急,把密碼當金額輸入了在支付時輸錯了金額。”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那事發到現在一個多月裡,這位顧客怎麼還沒有發現呢?

外賣頭條君認為,可能在於用餘額寶支付的話,並不像平常支付寶支付時會有短信提醒,能夠及時的知道資金變動,而且一般人可能也不會刻意去查自己餘額寶的餘額。

何先生說,自己只希望能夠儘快找到這位粗心的顧客,畢竟一下子這麼多錢不見了,失主肯定很擔心。

此事一經報道後,網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店鋪老闆自己是在炒作,套路媒體給店面做免費宣傳。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幾個湯包賣出14萬,“天價包子”包著餐飲人的良心!

面對疑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無可非議,頭條認為,不管何種見解,都應基於還原真實,從事件本身去思考,去發聲。

關於轉賬的方式,支付寶和餘額寶客服人員分別表示,“大額交易短信提示不一定全部都有,而且餘額寶轉賬給個人、單筆單日上限為20萬元。”所以何先生認為是“可能顧客一著急,把密碼當金額輸入了在支付時輸錯了金額。”

頭條君實地瞭解到,在包子店購買包子的客人大多是常客,即附近商圈的上班族,也包括下夜班、送快遞的人員和附近的居住的居民等等,“我每天上班路過時候,都會買他們家的包子,價格實惠,味道也不錯”。附近的居民說道。

通過走訪瞭解,何先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在對賬發現顧客支付14萬時,第一時間只是希望通過當地傳播影響力大的媒體--都市報道這個渠道去擴散信息,希望失主以及失主的朋友能夠看到,儘快聯繫,一心只是想找到失主,並沒有想著報警處理和聯繫多家媒體進行鋪天蓋地的報道。

另一方面,何先生所經營的“汴梁大湯包”是一家加盟店,投資加盟預算大約6萬元。按一天日銷售營業額4000元來算,月純利潤最高在3萬元左右。

與何先生交流中外賣君得知,該包子店已經開了七八年,每個月銷售額1萬多,這14萬就相當於1年的收入。而且據何先生的家人所言,何先生的早餐店每天凌晨兩點就已經開始忙著和麵做陷,一直忙到中午,天天幾乎如此。而過多的媒體報道和網上質疑的聲音也讓何先生顯得心煩意亂,也會間接影響到店鋪的生意。

其實,如果我們逆向思考會發現,若店主自己轉賬給自己來做這種免費的媒體營銷,媒體肯定會有後續的跟蹤推進報道,日後被曝出是“自己人”,這難道不是對湯包店口碑和業績的一種更可怕的傷害嗎?

厚道本分的何先生辛苦經營著湯包店,相信在何先生的努力和許多熱心人的幫助下,失主一定會很快找到,外賣君也會持續跟蹤報道。

看來,支付有風險,外賣最謹慎。

本文完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