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拍好微距?

航頭下沙人1234

1.拍攝器材。微距拍攝就是要把微觀世界的小生命以1:1或1:1以上比率放大,則需配備一臺高像素的單反相機,並且要配備1:1放大比率的微距鏡頭,比如說非常出名的佳能百微(即100mm定焦)。有時為了拍攝效果,還可以購買增距鏡,例如在100mm鏡頭上裝2X適配器,焦距就變為200mm,如果想拍攝昆蟲,但又怕距離太近而驚擾到他們休憩,可以配個增距鏡哦。由於拍攝對象比較細小,易產生振動,為使成像清晰可配備三腳架或三腳架。

2.對焦模式。拍攝微距建議使用手動對焦模式,因為拍攝的畫面較精細,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往往不能立刻捕捉到攝影師想要的對焦點。但要想使用好手動對焦模式,並迅速捕捉微小物體的瞬間,需要攝影師多拍多練。

3.光線的運用。由於拍攝對象細小,光線的變化對於成像效果尤為重要。拍攝微距儘量少用順光,容易使畫面慘白,逆光或側逆光拍攝更具表現力。如果由於距離過近,光線被遮擋,可使用閃光燈適當補光。

4.構圖。

微距攝影大多玩的是創意,很多初學者站個地方就拍了,然後還感覺沒有大師拍的好,根本原因就是微距拍攝講究更獨特的拍攝角度與構圖,試著找找不那麼常見的角度,比如側拍、仰拍、趴在地上拍等等,沒有捷徑,多拍多練吧。

最後要說的是,微距攝影不止可以拍攝自然界的小生命,還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打開腦洞,創作出一幅能夠講故事的趣圖哦。

微距攝影展現了微觀世界的奇妙與美好,是連接人與自然的另一種方式,讓人們去了解、欣賞那些不被注意的美麗和優雅,體悟生命的多姿多彩。


縱橫視覺ZoneFoto

微距攝影和我們正常的攝影是不一樣的。我個人覺得微距攝影更注重的是我們平常不太注重一些小的細節。比如花卉昆蟲。甚至是一滴水。或者可以這麼說微距攝影可以將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放大。甚至無限倍的放大。當你開始拍微距攝影時,你就像發現另一個新的世界一樣。微距世界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妙。得到的畫面都是特別極致。當然,微距攝影也可以用到其他的地方。比如很多攝影師用它拍商業。把我們想表達的物體無限放大。這樣從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部分客戶的需求。


來說一下,微距鏡頭。因為拍攝的內容需要更加的清晰,所以委屈鏡頭跟普通的鏡頭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普通的鏡頭是自動對焦,特別的。但是微距鏡頭不一樣,微距鏡頭帶自動對焦時間就會特別的漫長。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手動對焦。更能表現出我們想拍攝的主題。手動對焦就比較困難。所以平常我們需要多加練習,避免對焦失誤。關於相機的設定。因為我們拍攝的是微距的時間。所以就過好注意一下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光圈的設定儘量適中一些。快門速度儘量在一百分之一到四百分之一。感光度不要太高不然會出現噪點影響畫面的整體質量。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一點。拍照的時候一定要使用三腳架。本身微距攝影拍攝的主體就比較小。比較不可控。在拍攝的時候就容易手抖,所以說在拍攝的過程中一定要使用三腳架,增加我們拍攝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因為自己手抖而造成畫面模糊。



拍攝時注意補光。因為我們拍攝的是微距,所以很有可能鏡頭離被攝主體就會特別近。在這個過程中,鏡頭可能會阻擋住一部分的光。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手動的去補一些光。讓被擋住的部分重新亮起來。我們所得到的照片也會特別的明亮。看起來也會特別的舒服。有一些專門為微距設計的閃光燈。在拍攝的時候可以買一個進行使用。得到的效果會比沒有補光的,會好很多。

我的回答到此結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喜歡的別忘了關注一下我哦


谷月月的學習之路

如何才能拍好微距?初學者,並不是是該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的問題,需要相機有微距功能或者加一些微距的設備才能達到微距效果。入門微距可以用一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使用增距鏡 其實所有使用增距鏡的朋友都知道,接駁了增距鏡以後,相機能把遠處的東西放得更大,同樣的,在進行微距拍攝的時候,由於使用增距鏡時,最近相機對焦距離不會改變,所以也能讓拍攝的物體比原來更大。

第二種:使用近攝鏡 近攝鏡,其實就是凸透鏡。有三片一組的,也有單片的。有+1、+2、+3、+4等幾種規格,數值越大的,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單片使用,也可以多片疊加使用,非常靈活。 優點:投資不大,一般就200~300元, 可以買三片一組的了。機動靈活,鏡片畢竟不像增距鏡那麼佔體積。幾片任意組合,靈活度高。使用近攝鏡的時候,光圈不會像使用增距鏡時一樣減小,所以可以比增距鏡更為大膽的使用。

第三種:倒接鏡頭這個方法,很多人都說過了,就是把單反的鏡頭——一般是使用50mm標頭,通過雙陽頭,倒接在DC或者是單反機的前邊。這種方法,放大倍率最大,成像質量最好。但雙陽頭相對難找,操作不便,機動性差,同樣有頭重腳輕的問題,而過大的放大倍率一般來說使用較少,所以,也許這是最精彩的拍攝方法,但卻不是最實用的。


凡是宜昌

我用新百微定焦鏡頭拍攝的,手持焦距掌握不好。請朋友們給予幫助,謝謝!



砂音


看我拍的 諾基亞


大鼻子167411637

夏天,是一個多雨又悶熱的季節,而在悶熱的天氣下,拍攝微距是最好的(蟲子會比較多)今天教大家如何拍好微距照片,包括相機、鏡頭、拍攝參數、後期製作一系列的指導。

方法/步驟
  1. 準備一支微距鏡頭:

    要拍微距最好準備一支微距鏡頭,所有的單反相機都有對應的微距鏡頭,例如佳能有非常有名的百微,在挑選微距鏡頭的時候最好選擇1:1的微距鏡頭,然後通過自身購買能力,挑選比較適合自己的鏡頭。


  2. 準備一支三腳架:

    微距的鏡頭一般都很重,而且捕捉小動物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一隻手持相機會非常的累,所以有必要買一個三腳架,來安置你的相機,然後你就可以比較輕鬆的來進行拍攝了。


  3. 相機的參數如何設置:

    微距的話,我們需要把小動物的細節拍的儘量清楚,所以光圈需要開的小一些,快門可以慢一點,反正有三腳架在,畫面也不會模糊,ISO可以根據環境來調整,一般200-800都可以。


  4. 購置一個增距鏡:

    有的時候,我們為了微距拍攝的效果,往往需要購買一個增距鏡(比如想要拍攝蒼蠅的複眼)增距鏡可以讓我們拍的更入微,非常的有意思。


  5. 嘗試使用閃光燈:

    在很多情況下需要使用到閃光燈,當然,這裡說的一般是相機的機頂閃(不是相機自帶的閃光燈)最好可以購買一個,然後安置在相機的熱靴上,影棚閃光燈也可以用,不過搬運、拍攝多有不便。


  6. 新手適合拍攝的內容:

    新手拍微距的話,建議從簡單的利於捕捉的小動物開始(昆蟲)或者是水滴、花卉植物等,常見的有剛剛下過雨的葉片上的小水滴,螞蟻,七星瓢蟲等等,都是比較容易捕捉的目標,之後的話,螳螂、蝴蝶、牽牛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7. 後期的方向:

    微距的後期並不複雜,補光、調色,有必要的話可以銳化一下我們拍攝的內容,當然前期我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後期只能是輔助,更多的東西在前期已經被決定了。


  8. 跟著團隊一起行動:

    拍微距找蟲子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往往單獨去的話,很難找到,跟著團隊行動就沒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了,還可以一起交流拍攝微距的經驗。


  9. 早上或傍晚拍攝最好:(特別是雨後的早晨)

    拍攝微距也有最佳的時間,一般來說早上和傍晚比較好,一是光線好,二是蟲子的活動比較的頻繁,特別是雨後的清晨,特別適合拍攝微距。


CIKE

如何才能拍好微距?

一直以來,微距攝影都是屬於單反的拍攝領域,隨著智能手機拍攝功能的不斷提高,其實手機也能拍出來不亞於單反的微距效果,今天我就來說說手機微距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指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大的圖像。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

微距攝影可以拍什麼?

比如昆蟲、花卉、水滴等,一切微小的事物在微距攝影裡都是一個美麗魔幻的新奇世界,只要你願意用心發現生活中微小的美好,都可以作為微距攝影的素材來進行拍攝。

手機微距需要哪些設備和道具?

1、微距鏡頭是必不可少的。對攝影有一些瞭解的朋友都知道,所有鏡頭都有一個最近對焦距離,如果鏡頭離被攝物體太近,小於最近對焦距離時是無法對焦的,所以對於微距攝影來說,普通的鏡頭無法滿足拍攝需要。

2、白卡紙(需要一點硬度)。一方面可以在光線不足的時候進行一點補光,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室外拍攝微距時擋掉一些風力以免影響拍攝。

3、暗色的布料,可以用作背景,保持背景的乾淨簡單,從而讓主體更加突出。

4、小噴壺/礦泉水。在拍攝微距之前往主體上噴一些水滴,會有更好的效果,給作品帶來一些生機與活力。尤其是拍攝花卉和昆蟲時。

在給昆蟲噴水時要保證不驚到昆蟲,這裡面有一個小技巧。噴壺噴出的水要很細,最好呈霧狀。但不要直接對著昆蟲噴水,否則它一定會被你嚇跑的。

要往昆蟲上方(大約半米左右)噴灑,讓水滴自然的落下,一是這樣昆蟲比較不易察覺,二是水滴會比較細膩,拍出的效果也更漂亮,三是昆蟲身上覆蓋著小水滴會減緩昆蟲的移動速度,方便我們對焦。

手機微距攝影應注意哪些事項?

1、勤奮:這個很重要,尤其是拍攝昆蟲和花卉,最好清晨時候拍攝,並且要深入大自然,這樣才能更好的捕捉動植物最原始或者最精彩的畫面。

2、對焦:不同的焦點選擇,能營造出不同的圖像效果。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比如昆蟲的眼睛。

微距攝影的對焦非常關鍵,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行,由於手機微距鏡頭的對焦距離太近,一般也用不到三腳架,只能手持拍攝。出現脫焦的情況是難免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拍攝,才能確保最終能挑出對焦準確的片子。

3、呼吸:沒錯,呼吸的方式也很重要。為了儘量減少我們身體帶來的顫抖,在按動快門的過程中一定要屏住呼吸。因為微距鏡頭的對焦範圍很小,所以哪怕是輕微的抖動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像。

4、曝光:在野外拍攝時儘量調整好自己的機位,運用好自然光。在室內拍攝微距時由於拍攝距離非常近,會遮擋到一定的光源,所以適當的時候需要一些外部光源(也可以用白卡紙)進行補光。也可以在逆光的情況下拍攝植物的葉子,可以呈現出葉子清晰的脈絡,營造通透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還沒嘗試過手機微距攝影,那就趕快去行動吧。



手機攝影手冊


三腳架,微距頭,發現美的慧眼!


趙傑163902254

如何才能拍好微距?

最近,我正好也在拍微距。今天也來談談這個話題。在此借這個話題,也把我近期拍攝的一些微距照片分享給大家。

其實,手上淘了一支尼康的老百微鏡頭很久了。一直沒怎麼拍,直到今年春天拿出了這支鏡頭,開始玩了起來。百微鏡頭以成像銳利著稱,非常適合拍攝花花草草,花鳥蟲魚。


微距拍攝可玩性非常強,當然拍攝難度也比較大。最大的難點在對焦,這和鏡頭的構造與特點有關。微距鏡頭在進行微距拍攝時對焦距離近,景深淺,所以在對焦時很容易虛焦。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兩個要領就是儘量保持拍攝的穩定和適當減小光圈


我們可以先從靜物拍攝開始練習,可以選擇一些花花草草入手。




微距拍攝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昆蟲類的拍攝。因為昆蟲是活的,經常跑來跑去,這對原本對焦就困難的微距攝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要拍好昆蟲微距:一定要掌握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進行長期的拍攝練習。

拍攝昆蟲,我們就需要了解各種昆蟲的習性。任何昆蟲停留的那一瞬間都是最好的拍攝時機。我們要善於觀察,昆蟲是十分警覺的,拍攝時儘量少驚擾到拍攝對象。初期可以選擇一些停留時間長,不善活動的昆蟲進行拍攝練習。

比較好拍的昆蟲,如蜻蜓類昆蟲。




蜘蛛類昆蟲。



甲殼類昆蟲。



還有類似這種不怎麼愛動的昆蟲。(叫不出名字)

還有一些昆蟲,平時非常活躍好動,這就需要我們進行跟蹤抓拍了。

比如七星瓢蟲,這種蟲子非常好動,一直在不停的爬動,停留時間短,這就需要我們跟蹤抓拍。

求偶中的昆蟲活動也非常頻繁,需要眼疾手快抓拍。

帶翅膀的昆蟲也十分警覺,拍攝的時候需要慢慢靠近,迅速構圖,迅速對焦,迅速拍攝。因為微距拍攝很多機會稍縱即逝,微距也要講究:快、準、狠。



當然,您也可以挑戰一些運動迅速的昆蟲,如抓拍飛行中的昆蟲。下面這張蜜蜂就是我練習手動對焦微距抓拍的練習片。







我認為微距攝影是攝影中比較難的一個類別。特別是昆蟲攝影,昆蟲好找,難的是構圖和用光。我們拍攝的昆蟲對象很多都是藏匿於草叢之中,

如何合理構圖,避開雜亂的背景和前景這是出片的關鍵所在。


當然,拍攝微距,用光也是一門學問。這個用光的課題我也還在摸索探討中,等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交流。


蘇州三憶影像




新百微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