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宿制的學校,晚上的學習是住校生有優勢還是走讀生有優勢?

仍有詩和遠方

我們學校是一所縣級高中,就我們學校情況而言,我覺得住校生有優勢。

1、住校生在學習時間上更寬裕,有優勢。很多寄宿制高中包括我們學校在學生作息時間上安排都非常緊湊。我們學校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晚上四節課。下面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大家可以看一下,學生吃飯的時間都很短。走讀生如果中午晚上都要回家吃飯的話,時間非常緊張,就不能像住校生一樣保證每節課都能好好上了。

2、住校生在學習知識上有優勢。我們學校晚上安排的課時比下午還要長。而且每節晚自習都有老師負責盯守,老師可以安排練習也可以講課。有很多老師就利用晚自習時間集中講解某些問題。如果走讀的話,那就不能上晚自習,就會落下很多課,跟不上進度。因此我們學校規定一般不允許走讀,即便走讀也要距離學校很近的,而且還要上了晚自習家長來接才可以。

3、住校生心思更單純更集中,更安全。走讀生天天來回走,在街上不免看到各種新鮮事,出於好奇可能就會參與,這必然會牽扯精力。走讀生常常利用走讀之便,為其他學生帶違禁物品,也會分散精力。而住校生到了學校一住就是半月,這半月之中,是不能隨便出校門的,而且不允許帶手機,這樣就少受外界影響,避免因雜事分心。當然,在安全方面,走讀生因為每天來回走,無形中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機率。


4、住校生在學習和作息規律上更有優勢。學校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不允許學生遲到、要按時作息等。就算有學生想放鬆自己,有制度制約,他也不敢輕易違反。可是走讀生在家裡學習,如果沒有非常強的自制力和相對封閉的學習環境,那學習效果肯定受影響。

結合我校情況,我認為不僅晚上學習,還有其他方面住校生比走讀生都有優勢。當然,具體到學生個人,各種特殊情況都有,有的的確不適合住校,那就不能一概而論了。


道道的快樂重新來過

還有的學生嫌學校食堂的飯菜不好吃,經常在校外旁的小餐館吃飯,衛生方面令人擔憂,也有學生聚餐喝酒,哥們義氣可見一斑,如果到了這種程度,這樣的小孩你還指望他讀書嗎?

所以考慮再三,我決定在校外租房讓小孩走讀,當然必須有家長陪讀,這樣家長雖然辛苦點,但可以約束他不好的行為,少受外界不良影響,而且也可以在飲食方面加強營養,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特別是在小孩高中階段,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是非難辨的環境下,不管是在身體還是心理都是一個對外界很敏感,好奇,迷茫的階段,更需要大人的幫助和引導。


晨風暮煙

如果是中小學,完全不推薦寄宿制,孩子還是要和父母有足夠交流比較好,但如果是高中階段,就要詳細討論了。高中生已經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和孩子討論商量,家長可以給出更多建議,孩子自己隨心選擇。

住校

我高中有一年是在國內上的,學校可住宿可走讀。班裡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是住校生。住校最明顯的好處有:

1.節省時間。我每天消耗在路上的時間就有1個多小時,而住校生完全可以用這些時間休息或者學習。

2.作息更加規律。住校生的時間表可以說是強制性規律,晚上11點半熄燈,熄燈後就一定要睡覺,第二天有起床鈴,所有時間都是安排好的。對比起來,我在家的作息就不這麼嚴謹了,寫不完作業的我每天需要12點甚至1點才會休息,上下學時間也會根據爸媽每天的工作時間做調整。

3.儘可能的把人的慾望降到最低,更加專注於學習。我不敢講這算不算一個好處,但這個確實是一個特點,比如床鋪,三餐,學習環境,所有條件都有上限,還是一個不能有太多要求的上限,強迫大家成為“佛系青年”,只能學習。如果有人願意選擇這樣的生活確實也很好,但至少我從來不願意,當時我爸問過我要不要住校,我真的是“抵死不從”的態度,一想到住校就要天天吃食堂,我的心就涼到不想學習,覺得生活都沒有意義了,像我這種完全不能接受這種生活的學生,還是不要太草率的選擇,多瞭解一下宿舍情況,根據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狀態做出判斷。

走讀

走讀的好處在我看來是很多的:

1.獨立空間。雖說人是群居動物,但是在不到20平米里生活4到6個人,我想想都覺得尷尬,更別說,我因為要和不那麼親密的人一起生活可能要被迫放棄自己的很多怪癖,比如不能在宿舍床上放很多布偶等,這種不適感對於我這種渴望獨立空間的學生可能真的會讓我嚴重失眠。如果每天回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我的房間我可以完全做主,生活上更加自由一點。

2.和父母的關係更好。我雖然很重視獨立精神,但是內心是非常重視家庭,尤其是和父母的關係,我不希望自己有哪一天突然發現自己不能理解父母在想什麼,他們想要什麼。當時每天上下學路上,我每天都會和爸爸聊天,每天晚餐,都會和我媽一起吃,邊吃邊聊,在每天的交流裡,我們不斷地更加理解對方,所以在我印象裡,我似乎從來沒有經歷過所謂的叛逆。

3.時間更自由。由於沒有了熄燈,各種鈴,我可以有自己更加舒服的時間表,比如我在12點休息前還能硬擠出一點點時間看看閒書,這一度成為我在最困難的時候的精神支柱。

4.單純對於比較敏感細膩的學生,走讀真的比較舒服!我自己的性格本身就很敏感細膩,對環境也非常敏感,主要表現就是對學習環境的要求有自己的習慣,對睡眠環境也有很高要求,因為我當時因為焦慮真的是非常容易失眠。曾經我也有過一小段宿舍生活,大概20天,被室友抱怨,晚上經常囈語,我自己的睡眠體驗也是非常堪憂的。

最後,重要的還是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他想或者不想住宿舍的原因,只有溝通順暢,雙方信息對等,做出的決定才會更加靠譜,更加適合。


王上帝國理工

我是家長,也是老師,而且帶的是住校班級,我想結合我家孩子和我的學生的情況來談。我覺得誰有優勢得分年級,孩子自身情況和學校管理。

1、孩子年齡太小,自控力差的不建議住校。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相對輕鬆,基本上能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沒必要加班加點的學習,如果此時孩子自控力差的話,最好不住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此時的交友十分重要,現在外界的誘惑很大,學校的管理如果跟的上還可以,跟不上的話,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學一些不好的習慣。另外孩子寄宿容易讓孩子跟家長的關係疏遠,不利於對孩子的管理。



2、孩子上初中如果不是特別的原因,我也建議孩子不住校。我家孩子是高中離開家出去讀的,初中就在我們縣城讀的。當時就是考慮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很擔心孩子出去學著其他孩子抽菸、喝酒、打架、早戀等不好的習慣。

所以初中就留在我們身邊,一方面是可以在生活上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另一方面對孩子人格的培養更重視。孩子下了自習回家後,可以加點餐,跟大人交流一下,然後自己可以再看看書,學習學習。家長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教孩子生活技能和為人處事的方法。這樣,孩子的學習、生活、人格培養都不耽誤。



3、高中階段一定要多跟老師溝通。

孩子上高中後,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住校,此時孩子性格基本養成,也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時可以讓孩子獨立去住校,一方面培養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的能力,另一方面,不會將時間浪費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孩子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學習或者去運動運動,減減壓。

但是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與老師溝通,管理好手機,不讓孩子隨意出校門。經常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便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能覺得把孩子交到學校就是老師的責任。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不管孩子住不住校,家長都必須全程參與管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地走完人生中的學生生涯!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寄宿制的中小學是全封閉的教育,孩子每天從早上到中午到晚上都要在學校學習。每天的生活都是固定的,3.1線的生活,可以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寄宿制的中小學的好處有:

第一、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從每天早上起床、穿衣、刷牙、疊被,到打飯、吃飯,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不能依靠父母,所以這無形之中就鍛鍊了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

第二、能促進同伴的交往。因為在學校裡邊面對的是同學、老師,而且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每天回家之後,面對的只是遊戲、電腦、平板。這樣在寄宿制的學校裡邊兒,就可以避免遊戲和電腦的誘惑,促使孩子更多的放入學習中,也可以和同伴進行遊戲、活動。同時培養學生交往的能力,使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第三、在寄宿制的學校裡面綜合課程比較多,包括舞蹈,音樂,書法,寫字等的課程,這樣有特長的學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所以綜上所述,寄宿制的學校優勢大。


衡水資深教師寶媽

在我看來,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住校生在晚上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學習,能夠比走讀生有更多的整塊兒時間去複習和預習,但是走讀生在家裡也可以有一個較為合適的環境學習。就生活質量而言,住校生的質量肯定會比走讀生差一點,走讀生回家都是爸媽給搭配好的營養餐,質量就會高。走讀生不好的就是回家的時間比較零散了,利用不好就會浪費掉,而且電視網絡的誘惑力比較大,有的學生會控制不住自己,而住校生一般禁止帶手機等工具的,所以誘惑力會小一點。大概就是這些吧,不管怎麼樣,還需要自己權衡利弊。


夢牆


等待2084553

初三開始寄宿在學校,對寄宿這件事的看法是,大體上要比住校生有優勢,寄宿在學校不單單是有晚自習,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有所提高,有人會覺得這個跟學習有什麼關係?還是有的,在學校生活,必須要學會如何打理好自己,學習如何更好的利用時間,被校規、宿舍的規則所拘束並不好受,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你必須要靠自覺來應對學校的生活、學習。

除了生活自理方面的進步,在學習的時間上也要比走讀生多一些,省去了上學、放學在路上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利用起來,當然,走讀生不用上夜自習,寄宿生可以在夜自習上做作業或是複習功課。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不管寄宿還是走讀,都不喜歡讀書。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寄宿還是走讀好,我覺得各有利弊。看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寄宿在學校,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候接受集中輔導,有規律的生活,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有基本的處理能力。我們學校是一個寄宿制學校,有專門負責生活的老師,管理比較嚴格。按時起床,定點休息,定時鍛鍊,宿舍管理也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和考核。大部分學生還是做得不錯的,不排除個人人不遵守紀律。缺點是:如果同宿舍孩子不遵守紀律,可能影響孩子休息,導致第二天課上無精打采。

走讀學生回家後學習的彈性時間可長可短,能增加學習時間,不用定時熄燈,但學生的接送問題,也需要時間和專人來負責。相對來說,寄宿學生早晨起床後有晨練時間,可以跑跑步,運動運動,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不用在學校和家庭之間來回跑,也節約了時間。


夢醉溪樓1

住校生和走讀生哪個更有優勢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分析。

第一種情況,如果全部都是在學校上晚自習,走讀生肯定離校也近,從學習時間上來看都差不多。但走讀生可能有一個較好的休息空間,畢竟住集體宿舍人多口雜難免會誤了休息時間。當然如果都象衡水一樣,5分鐘內必須全部睡下,不準玩手機、不準說話,那就可能差不多。

第二種情況,自覺好的、鑽研精神強的、耐得住寂寞的在家上晚自習好。因為干擾少、且可以自由的安排時間、效率高,缺點是遇到問題不能及時的尋求幫助;其他的在校上晚自習好,學習的氛圍濃、還帶有強制性、遇到問題隨時可以請教同學、老師。缺點是可能干擾較多。

至於說哪個更有優勢還是沒有辦法來界定,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