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最終太平公主難逃一死

滾滾歷史浪潮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唐天子李隆基正是千峰中的獨秀之峰。從“憶惜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玄宗的佳話與陋聞,仍如長江東流,滔滔不絕。

說到李隆基的皇位,跟她的姑姑太平公主是分不開的。

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最終太平公主難逃一死

公元710年7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了把持朝政的韋氏政治集團,擁立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為帝,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

在整個中國歷史的公主群體裡,太平公主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她是武則天的小女兒,深得武則天的寵愛,同時,經常物色大帥哥送到宮內為自己的母親提供貼心服務,非常能討武則天的歡心,再加上她是女兒,武則天對她也沒什麼戒心,因此 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太平公主在朝中就有一定的影響力,她也不斷的在培植自己的勢力 。

原來的唐中宗李顯、現在的唐睿宗李旦都是她的親哥哥,再加上前番“唐隆政變”,她也是主要領導人,因此此時的李旦在許多國家大事上都要尊重她的意見。

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最終太平公主難逃一死

唐朝實行的群體宰相制度,此時朝中共有七個宰相,其中的五個,都是太平公主的門生,至於依附她的黨羽更是數不勝數,可想而知太平公主在朝廷的勢力是如何的龐大。起初她沒把自己侄子李隆基放在眼裡,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夥子,有啥值得擔心的, 誰曾料想當上太子之後的李隆基在許多政事上的處理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根本不把她這個姑姑放在眼裡 。

因此她秘密派人監視李隆基,一見他有什麼言行上的不當,她就立即向她哥哥李旦告黑狀,並且讓人到處散播謠言,“當今太子品行不端,而且不是皇帝的嫡長子,他不應該做太子的位子”。一段時間搞的李隆基非常被動。

後來太平公主為了離間父子二人就指使一個懂天文曆法的人向李旦進言說:“彗星的出現標誌著將要除舊佈新,再說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變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應當登基即位。”

然後太平公主沒想到的是李旦要把帝位傳給李隆基。李旦說:“將帝位傳給有德之人,以避免災禍,我的決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夥們都極力諫阻,認為這樣做不行,李旦說:“中宗皇帝在位時,一群奸佞小人專擅朝政,上天屢次用災異來表示警告。朕當時請求中宗選擇賢明的兒子立為皇帝以避免災禍,但中宗很不高興,朕也因此而擔憂恐懼以至於幾天吃不下飯。朕怎麼能夠對中宗可以勸他禪位,對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呢!”於是在八月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改元先天。

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最終太平公主難逃一死

但是,在太平公主政治勢力的陰影下,睿宗仍有處理軍國大事的實權,李隆基雖為皇帝,仍是虛位。礙於太平公主的實力玄宗一直瞻前顧後,太平公主那邊卻與竇懷貞、常元楷等日夜謀劃,準備行廢立之事。同時,又暗派宮女元氏往玄宗常服用的補品赤箭粉中放毒,準備毒死玄宗。

公元713年陰曆七月初一,大臣魏知古上告太平公主要在七月四日作亂,唐玄宗便定計,決定起兵誅殺太平公主一黨。先殺其黨羽常元楷、李慈、蕭至忠、岑羲等,竇懷貞自盡,太平公主聞變,逃入南山寺廟,三日後,被軍士逮捕,“賜死於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