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玄空風水的理論核心就這幾個字

“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對不同。”這是堪輿著述青囊序開篇的第一句話,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最直白的一點是說出了風水流派之繁雜。

堪輿風水起源於哪個年代,具體已經不可考。我國對地理風水的認識很早,上古之時,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在那種危機四伏的自然條件下,人們先以樹木為巢舍,後來在瞭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中,首先對居住環境進行了改造。

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玄空風水的理論核心就這幾個字

到了殷周時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劉率眾由邰遷豳,他親自勘察宅塋,“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至春秋戰國,風水理論開始初具雛形。至漢代時,人們已將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對宇宙總體框架認識的理論體系。

魏晉時期,風水理論已經逐漸完善,如郭璞的《葬書》一直被推崇為風水理論的“經典”。唐宋時期,風水學普及最突出的表現是《葬書》的流行、羅盤的廣泛使用。《青囊奧語》的誕生,使風水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理論,形成了獨立的體系。

到明清時代,風水學說發展到了極點,風水活動遍及民間及至皇室。明朝開元時的劉伯溫就是一位風水大師,他對風水學也有很大的影響。後期蔣大鴻對地理風水在楊公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個新的階段。所著《地理辯證》是以挨星為理氣的主要內容,為近代風水理論的經典。清末沈竹礽大師又著《沈氏玄空學》,對蔣公的理論作了深入淺出的著述,已被尊為當今玄空風水理論的一個重要經典。

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玄空風水的理論核心就這幾個字

玄空風水源於用河圖洛書,八卦九宮,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論學說,玄空風水的理論核心是“形理兼查”。

形,即是形勢。理,即理氣。

宇宙無時不在運轉,萬物都隨宇宙運轉而無時不在消長,以氣運為主,地運有推移,而天氣從之,天運有轉旋,而地氣應之,是以“元運”影響風水的成敗興衰。玄空風水的“元運”起源於“河圖”,“洛書”,故而排出的盤又稱之為飛星盤。

飛星則是根據北斗七星而來的,《史記·天官書》記載為:鬥為地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意思是說北斗位於天星的中央,控制四季、五行及律法的運轉等等。

玄空飛星的理論是根據北斗七星的旋轉結合河圖洛書而加以運用。

元運即是三元,一甲子為一元,上中下三元共一百八十年。

九宮則起源於洛書,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玄空的每一元裡又有三運,二十年為一運,三運六十年一甲子為一元,每一運都分別對應著九星的運行。

天有九星,地有九宮,玄空風水的理論核心就這幾個字

玄空飛星運行路線

​ 八卦九星本無兇吉,失運則兇,得運則吉,當元者為旺,將來者為生,去者為衰,已久者為死,八卦九星隨氣流行,隨時變易,往來無定。玄空的核心就是分三元、定九宮、佈九星、排九運,論旺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