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古時水庫建築——中州鵝良陂

鵝良陂,始築於明朝洪武年間,它是懷集縣較早築建的陂塘小型水庫,作農田引水灌溉之用,位於中洲鎮馬崗村東北角。清朝乾隆版《懷集縣誌》和民國五年版《廣西省懷集縣誌》“陂塘篇”中均載道:“鵝良陂源由連山來”。

中洲《馬氏宗譜》有載,先祖馬政善因戰亂時期為逃避戰亂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從南雄珠璣巷輾轉多地後,最終在中洲馬崗大寨開基立戶,繁衍生息。不久後,吳、毆、莫、羅、鄧、李、曾、梁等姓氏也相繼遷居此地,幾個姓氏先祖為了更好地抵禦外敵,於是結盟為友,互助互愛,和睦相處。如今,馬崗村已是人丁興旺、物阜民豐、民風淳樸的美麗村莊,全村人口約6000餘人,農田3000餘畝。早在清朝末年,在這方良田出產的稻米——懷集油粘米已經盛名遠揚。

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據馬氏族老講述,一個春意盎然的早晨,馬政善攜妻帶兒一行五人,揹著行囊從暫居地懷集上廓王宮巷出發,沿著中洲河畔北行,當進入中洲盆地時地勢豁然開朗,猶如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一般,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望無垠、地勢平坦、群山環抱之下的平原地帶。駐足長視後,他們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於是再往東北方向的支流白竹河畔行走6餘里,到達中洲平原的北麓前沿已是傍晚時分,他們停卻了繼續前行的腳步。馬政善仰望天空,只見太陽在慢慢落下,炫麗奪目的晚霞就好像仙女的嫁衣,一道火紅,一道粉紅,一道天藍,一道絳紫。接著,他再把目光移到眼前清澈見底的河水,河裡映射著夕陽的倒影,甚是炫目。一時間,他竟然分不出哪個是實物哪個是倒影了,就算是再技藝高超的畫家也描繪不出那漂亮的景色。那時,只見他嘴裡嘟囔著宋代葛長庚的詞句:“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於是,他們一家席地而息,在譁哩嘩啦的河水流動聲和鳥啾蟲吟聲的伴隨下,度過了一個漫長的春夜。

翌日清晨,馬政善挪起疲憊的身軀,揉拭幾下眼睛,朝河的對岸眺望,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廣闊無垠的荒野,碧草如茵,野花鬥豔。荒野的北面是連綿起伏自東向南一字排開的丘陵山體,就好像一堵屏障,佑護著這片荒野和荒野前方的那條蜿蜒流淌的河流。

略懂風水的馬政善在此片區域走走停停,不時打量著,過了好一陣子,他心中暗自竊喜,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此地安居樂業的念想就此萌生。是呀!這裡的葫蘆嶺、朝天龍嶺、登雲嶺三座丘陵山巒起伏,再加上偌大的中洲盆地四面環山,中間有水下河與白竹河分別從西北角和東北角流向西南角奔流而去,最終匯流成中洲河。這裡聚氣格和環水格兼得,正符合“山環水抱必有氣,抱水環山必大發”的風水學定律。這便是馬政善心目中最為理想的避難且適宜長住久安之地。

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馬政善在此風水寶地定居之意已決,於是在那片荒野的中央築宅而居,進而開荒耕種。沒過多久,其他姓氏的族人也陸續遷居於此,房舍相鄰而築,結為盟友,和睦相處,墾荒發族。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在此居住的鄉民經商議後決定在村的東北角處,用松木築壩截流白竹河引水灌溉,開挖了3條長約2.5公里的水渠分別湧向村前、村中、村後的荒地,從此,3泓清洌的山溪水在馬崗村這片偌大的原野間奔流不息,幾年後,原來整片地勢平坦的荒野變成了水源充足、生機盎然的良田。經過世代村民勤耕細作,再加上這裡非常適合水稻生長的沙壤土質和清冽的山溪水的種植環境,讓油粘米這個品牌名聲在外,由此,馬崗村贏得了“魚米之鄉”的美譽。

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後來,鵝良陂歷經幾度修築。20世紀80年代,懷集縣政府把鵝良陂改築為石埂四級水電站水庫,陂堤用漿砌石,水泥混凝土護面,堤基底部寬10餘米,壩堤頂端寬1米、長約60餘米,整座堤壩呈梯形狀,把白竹河就此攔腰截斷,形成一個寬闊的庫面,蓄水高度約15米,引水渠寬2米。築牢後的鵝良陂水庫能使發電和農田灌溉兩不誤。

水,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鮮活精靈。鵝良陂之水是油粘水稻滋養之源,讓這裡出產的油粘米成為大米種類中的“精靈”,而且讓“懷集油粘米”這個響噹噹的名字遠播千里之外,鵝良陂這座歷史悠久的陂塘可謂功不可沒!

怀集古时水库建筑——中州鹅良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