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路線:介休-張蘭-平遙

題記:該吃吃,該玩玩,一路感動帶熱量。

遊覽了山西介休綿山,這個“三賢故里”的地方,中途路過一個小村子張蘭,“古玩第一小鎮”以古玩為主,商鋪林立,中國藏品,太美了。由於趕時間只能錯過。終於,吃上了牛肉。來平遙了。

平遙縣隸屬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嶽山之北,太行山、呂梁山兩襟中央,東經111°56′~112°33′,北緯36°56′~37°21′。東接祁縣,西鄰汾陽縣,南靠沁源縣,北連文水縣,西南與介休市接壤,東南與武鄉縣、沁縣毗鄰,是中國境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縣城的原型。

平遙古城擁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 匯通天下”的 日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 雙林寺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鎮國寺萬佛大殿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珍貴的木構建築之一。1949年8月10日,平遙市撤銷,恢復平遙縣城關區,2000年,晉中撤地設市。10月,晉中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晉中市人民政府,平遙縣隸屬於晉中市。

平遙縣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國土面積1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67萬(2015年末)[3],轄5鎮9鄉3個街道辦事處,273個行政村。

據記載: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城牆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 十二里八分四釐”(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明清兩代先後有26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臺,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平遙城牆建有重門甕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曰迎燻,北曰拱極,上東門太和,下東門親翰,上西門永定,下西門鳳儀,每座甕城都建有重簷歇山頂城樓,六座重門甕城外原設有吊橋。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寬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

甕城;建在城門外小城 ,又叫月城 ,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平遙古城的甕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

果斷上圖,來圍觀。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旅行日記》第三站,平遙古城吃牛肉,看牛肉古城?看“歪果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