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國產動畫片有哪些?日本的動漫對於中國有哪些借鑑的地方?

福寶220579131

以我的身份資格沒有能力來對日漫和國漫來指指點點,但我認為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適合泛文化的發展方向也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並不需要去刻意的借鑑什麼日本動畫還是美國動畫,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屬於中國人的自己的東西。

那些優秀的國產動畫片可以在曾經的上海美術電影廠的作品裡找到,那些製作者們告訴我們,國漫的精髓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千年文化底蘊。


剪紙、雕塑、服裝、背景、建築、窗花、皮影、壁畫、圖案、傳說、彩繪、水墨、戲曲、書法、畫本、木偶、民俗樂器,太多太多的值得發揚與表現的只屬於國漫的特點和精髓卻越來越沒有人關注。

“中國元素”,遠遠不是不是簡單的漢服。


1935年萬氏兄弟製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

在抗戰之前,他們大致製作了近20部動畫短片,這些動畫大多都是模仿美國風格,並沒有引起大家注意。

此時萬氏兄弟的老大萬籟鳴已經意識到他們製作的動畫的結症,那就是一味的模仿美國,而沒有真正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東西。

他在《閒話卡通》這篇文章中就檢討了這個缺點:“要使中國動畫事業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必須在自己民族傳統土壤裡生根。”


1941年,萬籟鳴受美國第一部動畫長篇《白雪公主》啟發拍攝了《鐵扇公主》。

這部傾盡心血的動畫長篇,取自古典名著《西遊記》,這使得在故事上顯然更能獲得國人認同感,其次是沒有照搬美國動畫單一化的單線平塗模式,而是採用了很多中國畫的繪畫方法,因為本片是黑白動畫,在動畫背景的繪製方面,具有很濃的水墨山水的意味,形成鮮明的民族文化和美術特色。

《鐵扇公主》幾乎是意料中的引起巨大轟動,並首次發行到東南亞和日本,中國動畫在國際上產生影響,就連日本動畫巨擘手冢治虫,也是受到《鐵扇公主》的感染才開始決定投身動畫的。


從萬氏兄弟創作的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就表明,一味的模仿外國風格並不會有好結果,只有屬於中國的傳統的民族的動畫才是中國動漫,才是真正的國漫。

“要使中國動畫事業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必須在自己民族傳統土壤裡生根。”

後來從《鐵扇公主》到《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再到《天書奇譚》《黑貓警長》《葫蘆娃》,這些具有濃重傳統民俗文化的動漫電影作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一部都是記憶猶新的經典,從童年開始就深深的映在腦海裡,這些屬於中國動畫學派的動漫,才是真正的國漫。




曾經中國動畫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做“中國動畫學派”。

上世紀的中國動畫無論是作品的數量,還是創作團隊的整體思想以及人員的構造,都夠得上稱之為“中國動畫學派”。

國漫從來不需要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前人以其充沛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情懷,創造出了無數文化瑰寶。

她的千年傳承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這對於我們的國產動畫來說必然是個取之不盡的寶藏,又何必去捨本逐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