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德綱每次介紹侯震都會說一句他是相聲大家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

寒蟾

劉備不論走到哪裡,見人沒幾句,就會說到自己的皇親國戚的身份。

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可以給自己坐天下,找到合適的理由。

劉邦也這樣,說自己的母親和一條大蛇交媾,意指有龍種之來源。

袁世凱好像也編織過類似的傳奇,有一天,他回到住處,看到一條大蛇盤踞在床上。

郭德綱自然也不例外。

況且,德雲社還和相聲界有著這樣那樣的瓜葛和矛盾,甚至對罵。

前期,這是郭德綱的稻草。現在,是他的擋箭牌,遮羞布,甚至一面旗幟。

有意思的是,郭德綱的諸多對手中,侯寶林之子侯侯耀華是一個重要人物。

這時候,拿出侯鎮來,在強調下是長子長孫,有點正宗嫡傳的隱喻在裡面。

隨著郭德綱的地位提高,也隨著德雲社越來越火,這時候,郭德綱再來頻繁的提到侯鎮長子長孫的身份,這裡面的意思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郭德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振興了相聲這門藝術,再把正宗的侯寶林大師的傳人,納入到門下,豈不更能說明問題?

這時候,侯鎮的後面,實際上是侯寶林。侯寶林的後面是整個的中國相聲。

有了這些,郭德綱和德雲社,也就師出有名,理直氣壯,昂首挺胸了。

當然,這些也大都是一些臆測。

也許這是一種巧合。相聲藝術家的後代,還能從事相聲藝術,這本身也是可喜可賀,難能可貴的。

還有孫越,是李文華的外孫。即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嫡傳,也算另外一面小小的旗幟。

這面旗,打起來正好可以抵擋或者嘲諷下姜昆們。

所以,將來德雲社更火之後,這些認祖歸宗的事情不幹也無妨。

但是,如果郭德綱願意說,誰也管不著。

這是問題的真相,也是又一種客觀存在。估計還會持續下去。


手機攝影藝術

侯震是一名普通的相聲演員,但他出身於相聲世家,祖父是侯寶林。


侯寶林有五個孩子。長子侯耀中與長女侯耀茹為前妻所生。續取的王雅蘭,生下二子二女,即侯耀華、侯耀文、侯珍,還有一個女孩七歲夭折了。侯震是侯耀中的獨生子,故有長子長孫一說。

郭德綱經常這樣介紹,首先是為其造勢,但並不限於侯震一個人,如介紹孫越,也經常提及他是相聲前輩李文華先生的外孫。當然這些似也有弦外之音的意思。

如今的德雲社不是十年前了,更不是二十年前了,已經穩穩的相聲圈的半壁江山。把一些相聲世家的子弟招募進來,會形成更穩固的根基。——長子長孫都在德雲社打工,你個不會說相聲的二叔鬧騰啥額。——某人對老搭檔的外孫子,總不能惡語相加吧。如今反而跟著我老郭在說相聲....以此類推。

打開德雲社的網站,藝人風采一項,與郭德綱、于謙同在首頁的,除了岳雲鵬,就是孫越與侯震,這也顯示出郭班主的另眼相待。而作為總教習的高峰,卻是在一隊陣容那頁。

侯震是1976年出生,四十二歲,師承石富寬。一些報道稱他是唯一的侯氏相聲傳人,的確給他的壓力很大。客觀來說,他也很難達到三叔侯耀文的水平及地位。至於爺爺侯寶林,只能是家族的金字招牌了。但這並不是否定一個人,踏踏實實說相聲,為觀眾帶來歡笑,就是成功的。而如何去減少二叔的那些負面影響,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任務。


幾葦渡

這個事情,要從侯寶林大師聊起。

侯寶林大師是相聲界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解放前就曾經以一己之力,第一次讓相聲成為「大軸」(最後一個表演的節目),提高了相聲在整個曲藝界的水平。解放後,更是積極投身到相聲改革中去,在其他曲藝形式都漸漸走衰的時候,相聲反而越來越繁榮。

他也獲得了極高的社會地位,堪稱一輩相聲演員中,最耀眼的一顆巨星。侯氏相聲,也就成為了相聲界如少林武當一樣的名門正派。

而對侯寶林大師的繼承,也主要分成了兩個脈絡:一個是血緣這一脈,一個是業務和行政職務這一脈。

郭德綱作為侯耀文的弟子,在師傅去世之後,要站出來為師傅料理家務事同時侯家的一位孫子侯震也在德雲社,郭德綱每次介紹他時,總要強調他是侯家掌門長子的地位,這些也不外乎證明,他要從血緣一脈來表示自己是侯門的一位繼承者。

這個觀念上的「繼承」,用句文言,叫做「法統」。

朝代更替有法統,像曹丕、司馬炎,那樣權傾朝野,也必須裝模作樣搞個禪讓,就是為了法統。我的皇帝不是奪來的,是人家讓給我來做的。

學派也有法統,儒家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孟子,再到朱熹,大家都是以孔門正宗自居。佛家也是一樣,各個派別,上邊承接的是哪一位祖師,和家譜一樣都是有據可查。

曲藝界也講究這一點,相聲界老說一句話,「有師傅有傳授」,這是承認一個人是相聲演員的最低標準。

大家聽到一個新的相聲演員,第一反應是問「誰徒弟?」

這個法統,不是那種法律意義的關於財產的繼承權,而是一種關於更直指人心的效力。關於門派,關於藝術,關於江湖地位。

郭德綱努力掙得這個法統,不得不說,也有和姜昆代表的主流相聲演員分庭抗禮的願望。

回覆「書單」,給你看更多精選書單。


陳章魚

侯震是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這一點兒不假。

面貌憨厚的侯震是侯寶林的大兒子侯耀中的兒子,也是侯家門第三代中唯一從事相聲行當的人。在侯震之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侯震的堂弟侯軍,他在《天天飲食》裡樂呵呵地教觀眾做過幾年飯。說來有意思,侯軍年輕時候學廚師還是侯寶林的主意,他的理由是,人到什麼時候都得吃飯,因此廚師永遠不會失業。

大部分觀眾知道侯震這個人,都是他作為德雲社的一員之後。不過侯震在德雲社的表現並不算突出,尤其這幾年,除了每次在大型商演中擔任臺詞簡單的報幕員,有時候前臺禮物多了還幫著往後臺搬,基本看不到他幹別的,相聲已經很少說。

問過一個和德雲社交往甚密的人,她說侯震現在基本不說相聲,很多時候郭德綱出門他當司機。我心想,這以前不是欒雲平的活兒嗎?

不知道別人聽到郭德綱每次介紹都說侯震,心裡是什麼滋味兒,反正我每次都感覺多少有那麼一點點可惜,這樣一個相聲領域領軍人物的後代,每次都在這裡報幕,多少有點兒讓人感到委屈。

不過這跟個人的偏好應該有直接關係。看很多資料介紹,侯震本人愛靜不愛動,比較享受生活。

侯寶林先生是不太支持後代吃相聲這碗飯的,從這個角度說,侯震的表現也說不上讓人失望或者感到可惜。

每個人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別人能說什麼呢?


鄭捕頭

侯震是郭德綱的重要棋子。其他德雲社同輩相聲演員,他都會說是德雲社中流砥柱,只有侯震和孫越會著重介紹他們的身世背景。

德雲四老也是這樣介紹的

曾經的德雲四老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住,張文順、李文山、邢文昭、王文林,這老四位其實本名都不這麼叫,是進入德雲社之後才用回了“文”字輩的名字。這其中邢文昭和王文林是劉寶瑞的徒弟,每次都會著重介紹,而王文林是王長友的公子,更會著重介紹。

這種介紹的目的,就是在告訴大家,郭德綱是正統,不是草根,就如同他自己說自己是非著名相聲演員一樣。一邊謙虛著,一邊營銷著自己。

侯震的身份

郭德綱利用侯震,給自己的侯氏弟子身份加註。而侯震比較特殊的就是他是侯寶林的孫子,但除此之外,他並沒有其他身份了。因為他是海清,沒有師承,也就是說,除了郭德綱承認他,其他人都不承認他。

你別看侯耀華不會說相聲,但他卻給自己找了個便宜師傅,有了師承,進了相聲門兒。但侯震空有侯門之後的名聲,卻沒有相聲門兒的准入資格證。

因此侯震和郭德綱是互利互助的關係,沒有郭德綱,沒人會知道有侯震這個人,而沒有侯震,郭德綱就會跟侯家徹底鬧掰,那有可能真的就被逐出師門了。

郭德綱是個營銷大師

大家都認為郭德綱是個相聲大師,其實他是個營銷大師,他非常善於營銷自己以及營銷身邊有用的人。他可以用“太刺激了”捧紅李菁,也可以用“像話嗎像話嗎”捧紅侯震。而且捧紅之後,都可以給他當左膀右臂。

李菁之所以不受控制,是因為他有自己的師承,有自己的江湖地位,而且德雲社他是正宗創始人之一,甚至說,發覺郭德綱這個人,都是李菁和王玥波的功勞。當初就是李菁王玥波在茶館兒說相聲,郭德綱沒飯轍的時候跟他倆搭夥。所以郭德綱從來不敢說李菁和王玥波半句壞話。

侯震也可人疼

雖然說侯震是郭德綱捧起來的,但侯震有天生的幽默感,德雲社,除了郭德綱于謙,我還就最喜歡侯震,他的風格另成一派,我認為比那些騷浪賤組合好玩兒得多。


白希文

在德雲社,侯震是一個有著深厚家學淵源的相聲演員,他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大兒子侯耀中的大兒子。這一點,郭德綱經常在舞臺上提到,反覆向觀眾強調侯震是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

郭德綱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向大家介紹侯震。在德雲社中,郭德綱是絕對的核心,也是這個團隊的領導。作為藝人,知名度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宣傳。在舞臺上一再強調侯震及其身份,正是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侯震。

另外,郭德綱強調侯震是侯寶林的長子長孫,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凸顯德雲社的正統性。相聲這個行當講究師承,演員如果有名師或家學,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對於一個相聲社團來講,這一點也很重要。

郭德綱在演出時,也常提到自己的師父侯耀文先生。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在告訴大家,自己並非是野路子出身,而是有著良好的師承。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儘管德雲社近年來發展地如日中天,但侯耀文先生去世後,相聲圈子裡詬病和抨擊郭德綱及德雲社的人越來越多。

面對批評和指責,有時也難以辯解。而把侯震拉出來,卻有著另一番深意。眾所周知,侯寶林大師是相聲改良的代表性人物。此時,侯大師的長子長孫在德雲社演出,則能有力地證明,這個相聲社團並非是“下九流”,並沒那麼低俗。

可以說,長子長孫這個名頭,是德雲社的一塊招牌。在商演時,侯震無需多出面,只有他在,便是對郭德綱和德雲社最為有力的支持。

再者,侯耀文去世後,侯耀華和郭德綱鬧的很不愉快。郭德綱與侯大師的長子長孫站在一起,也是向世人宣稱,厚氏相聲的真正傳人是侯震,而侯震是與郭德綱、德雲社站在同一戰線的。

所以說,老郭很聰明,該用的資源和名頭盡皆用上,既能幫助侯震擴大影響,又對德雲社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


碣石樵子

郭德綱這麼說,我覺得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很淺顯,就是突出侯震的地位。第二層意思,您就得細琢磨了。侯震他在我這兒,我的能耐大不大?我是不是侯氏相聲的傳人,是不是中國相聲的傳承人?順著這個思路走,說不定就能想起那句話,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侯震不是“天子”,同行也不是“諸侯”。這麼想肯定是錯誤的。

著紅衣者(面對鏡頭)為侯耀中

侯震的父親侯耀中是侯寶林的兒子。侯寶林有過三段婚姻。原配連秀貞所生的孩子很小就夭折了。第二位夫人劉淑芳為侯家生了一兒一女,即侯耀中、侯耀茹。第三任夫人王雅蘭生了兩子兩女,兩個男孩是侯耀華和侯耀文。兩個女孩是侯珍和侯咪咪。1962年,侯咪咪因病去世,年僅8歲。侯耀中是侯家的長子,這一點沒啥異議。

《牡丹晚報》的報道

2016年7月11日,山東省《菏澤日報》所屬的《牡丹晚報》刊登了一篇報道,標題是《侯寶林長孫侯召民是咱菏澤外甥》。該報道稱,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侯耀中到山東菏澤市(當時稱菏澤地區)成武縣九女集公社插隊。侯耀中在當地結識了(回鄉知青)劉根蘭,並與之產生了戀情。1969年10月10日,他倆登記結婚。1970年11月22日,劉根蘭為老侯家生下一男孩——侯召民。據說這個名字是侯寶林起的。可遺憾的是劉根蘭沒能等到隨侯耀中回北京的那一天,因病於1973年6月去世。

左為侯召民

侯震生於1976年。如果侯召民真是侯耀中的兒子的話,那麼侯震就不是侯耀中的長子。侯召民是冒牌貨嗎?對於這一點,侯家人應該心知肚明,可就是沒人出來公開澄清。不僅不澄清,侯耀華還見過這位侯召民,讓這件事平添了幾分懸念。

我是蕭陶。寫相聲故事,說相聲人物,回答相聲問題,評論相聲熱點話題。關注不迷路。


蕭陶

其實,關於著重介紹侯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長房長子一事,我認為除了是對已故侯寶林先生的尊重外,更重要的是在塑造品牌效應。

除了侯震外,郭德綱在介紹孫越時,也是經常提及他是已故相聲名家李文華先生的外孫(外甥的兒子),並且無論在臺上臺下,都經常拿孫越在動物園飼養大象一事說段子。

說起這事,便不得不說一下,當年李文華老先生臨終託孤,希望老搭檔姜昆能照拂一下自己這個後輩,但是萬沒想到,亦師亦友的姜昆在李文華先去世後,絲毫沒有照顧過他的後輩,以至於孫越淪落到動物園去養大象。而郭德綱每次介紹孫越時,都拿他的身份和飼養大象一事說段子,無非就是噁心一下老對頭姜昆冷血無情,並順便樹立起德雲社照顧同行遺脈的光輝形象。

而對於著重介紹侯震長房長子的身份也是拿其家世為德雲社造勢,並順便噁心一下以侯門掌門人身份自居的侯耀華。侯耀華雖然是侯震的叔叔(同父異母),但是按照古代傳承有序的原則,侯震才是正經的侯門嫡脈傳人,至於侯耀華不過是旁支偏脈,如今正經的侯門傳人都在德雲社搭臺說相聲,你一個不懂相聲的二世祖整天瞎吵吵什麼?真是老不羞!

所以,我認為郭德綱在介紹侯震時,每次都要談及他的家世,無非有三點原因:一、對已故大師侯寶林先生表示尊敬;二、為德雲社造勢,打造德雲社品牌;三、噁心下那些同行冤家


娛樂偵查員

其實原因很簡單,沒有大部分人說得那麼複雜。

九十年代的時候,北漂郭德綱在琉璃廠邊上的一個小茶館結識了一幫說相聲的小孩,這批小孩就是後來的王月波、應寧、李菁、孫越等人。出於對傳統相聲的共同熱愛,郭德綱跟他們玩到了一起。

茶館很小,擠滿了觀眾也不過六七十人,這些人就是郭德綱在北京最早的相聲觀眾 ,其中有一位觀眾就是侯寶林的長子侯耀中。所以說侯家三兄弟最早知道有郭德綱這號人的其實是大爺侯耀中,侯耀中喜歡逛琉璃廠,逛完了就進小茶館喝杯茶歇腿順便聽段相聲,時間長了也就相互混個眼熟。

侯耀中不是曲藝行的人,他兒子侯震是美院文憑,說好聽點是畫家自由職業,說不好聽的就是閒散,再加上玩心太重,沒什麼進取心,老爺子也挺操心的。後來郭德綱拜師侯耀文後,三叔就把侄子託付給了郭德綱,意思就是想侯震安穩的找份工作上班,不要整天在家打遊戲。

因為是師父的託付,再加上侯家大爺的關係,郭德綱對侯震相當信任,徒弟都不能隨便進的書房歸侯震跟郭德綱共用。

在德雲社舞臺上郭德綱也試圖捧紅侯震,並且幫他塑造出一個碎嘴逗貧的形象,但是侯震的心思並不在相聲。侯震第一愛好打遊戲,第二愛好收集手辦,第三是專業畫畫,相聲一直排後面,他在上了幾次臺後就不說相聲做主持了。大家都知道其實德雲社的主持一般都是後臺演員家屬女眷,所以侯震的日常工作主要還是郭德綱專用司機。

至於郭德綱為什麼在舞臺上老提侯震,一方面是相聲裡抓包袱,另一方面是鞏固侯震的舞臺形象,萬一哪天侯震性格成熟,有上進心想說相聲了,重返舞臺方便點。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這還不明白,想借侯寶林大師的光唄。傍上名人唄。往臉上貼金唄。紅塵情歌當,我是潘龍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6, "file_sign": "76f3bbfdd0c52d6c75c45eb6bf20de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