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 補齊短板——仁壽聚力讓脫貧戶能致富不返貧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仁壽縣委、縣政府圍繞“脫貧攻堅、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主題,把著力點放在實施脫貧攻堅促進生活富裕方面。一諾千金聚力攻堅,確保貧困戶高質量脫貧,能致富,不返貧。

4月26日,仁壽全縣科級以上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讀書班開班,由此拉開了全縣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大幕。讀書班結束後,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迅速回到崗位,結合實際,緊緊圍繞“如何實現大縣大作為、大擔當、大貢獻”“如何解決協調發展不足”,尤其是“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等問題展開調研,以解決問題為抓手推動工作上新臺階。

“葉子上面有很多斑點,這是沙皮病的特徵,防治得在幼嫩時期……”5月26日上午,在寶飛鎮果園村村委會旁邊的柑橘園裡,一場由縣科技局組織的果樹管理農技培訓課正在進行。

鄉村振興,產業當先。這是該縣科技局黨員幹部通過深入該鎮聯繫村走訪調研得出的結論。而如何解決群眾產業發展尤其是柑橘產出質量不高的問題,開展農技培訓就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今天,技術員給我們現場示範傳授了果樹管理技術。有了技術保障,今年我家三畝多地的柑橘樹就有好收成了。”黃建英是寶飛鎮果園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裡的帶動下,她家種起了柑橘樹。在培訓課上,她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虛心向農技老師請教。滿滿的收穫,讓她對今年的收成吃了定心丸。

“我們在調研中瞭解到群眾需要果樹管理技術,隨即就把技術人請到田間地頭給果農現場指導,並針對群眾的需求和願望逐一抓好落實。”仁壽縣科技局局長郭勇說。

“今天黨員幹部們主動來幫我栽秧苗,太感謝他們了。有這麼多人的幫助,我的生活一定會越過越好!”慈航鎮觀音村1組貧困戶曾述華感嘆道。

近段時間,慈航鎮在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時,瞭解到該鎮缺勞戶、貧困戶“雙搶”任務繁重,不能及時搶收搶種,便組織全鎮14個黨支部,分別成立了黨員先鋒服務隊,為他們搶收油菜、搶插秧苗,解其燃眉之急。

“我們在開展調研活動中,及時成立以黨員幹部為主的志願服務隊,幫助缺勞戶、貧困戶開展搶收搶種。通過志願服務活動,使缺勞戶、貧困戶增強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慈航鎮黨委副書記王偉介紹。

讓廣大群眾增強致富奔康的信心,特別是讓貧困群眾在挪“窮窩”後,更要拔“窮根”,在大力發展產業之餘,如何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仁壽縣也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進行了探索。

“家政服務培訓都免費,還免費給我們提供就業崗位。有了技術,今後我們家的收入就穩定了。”曹家鎮清泉村6組貧困戶楊文英說。

近日,仁壽職業培訓學校正免費向全縣招收學員,開展家政服務培訓工作。這是仁壽縣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讓家庭困難群眾走上致富增收道路的一次新嘗試。

“我們免費培訓了210名家政服務人員。現在,這些人都已走上就業崗位,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仁壽白貓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周麗英介紹。

據悉,仁壽縣共有貧困殘疾人口7772人,目前還有1163人未脫貧。在走訪調研活動中,縣殘聯共梳理出關乎貧困殘疾群體需要解決的產業發展、就業增收4大類18項具體問題,逐一落實解決辦法,確保兌現在年底讓殘疾人口全部脫貧的承諾。

“圍繞殘疾貧困戶脫貧,我們以幫助發展產業為支撐,利用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和技術力量,引導他們參與實用技術培訓。通過技術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能,幫助他們發展和實現就業,確保有穩定的收入。”仁壽縣殘聯理事長楊明榮說。

“仁壽是農業大縣,仁壽要富,農民必須富;仁壽要強,農業必須強。”仁壽縣委書記秦彪說。目前,仁壽縣146個市定貧困村已全部退出,今年將有1117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接受省級驗收,既要確保讓貧困人口全部退出貧困序列,更要讓其能致富,不返貧。

如今,在脫貧攻堅戰中,讓農村真正美起來,讓農民真正富起來,仁壽縣的黨員幹部正以“繡花”功夫補齊短板,一諾千金,一步一個腳印兌現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