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我們有過各種創傷

今天應該快活

汪曾祺1946年,一個年輕人在上海,

給沈從文寫了封信。

信中說,自己因為沒有文憑,

找工作四處碰壁,

苦悶啊,絕望啊,

甚至還想自殺。

沈從文看完,

還來不及回信,

破口大罵:

“年輕人哭哭啼啼成什麼樣子,

你手裡還有支筆,怕什麼。”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汪曾祺和沈從文

沈從文欣賞年輕人的才華,

他覺得,就算沒有文憑,

年輕人的未來也一片光明。

這位年輕人,就是汪曾祺。時間來到1980年,

汪曾祺發表小說《受戒》,

小說終於火了,

但這年汪曾祺,已經60歲。

從滿頭青絲,到一朝華髮,

我們看汪曾祺,肯定會說:

“這老頭太不容易了吧。”

可在汪曾祺看來,

也不過那麼回事了。

他說,

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今天應該快活。

張曉紅為《受戒》繪製的插圖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1920年早春,伴隨一聲啼哭,

在江蘇高郵的一個儒商家裡,

汪曾祺出生了。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祖父是前清秀才,通曉詩書,

他見小汪生得聰明,

便親自教他讀書,

背誦《論語》,臨摹書帖,

十一二歲,

汪曾祺已經能寫一手好字。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不過,

正正經經不是汪曾祺的家風,

因為他有一個“不正經”的父親。

汪菊生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卻也愛抽菸喝酒。

少年時代,

父子倆常常坐在家中紅木椅子上,

相對抽菸,或者共同碰杯,

那場面,

反正不像是父子,

更像是多年知己。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17歲那年,汪曾祺談了戀愛,

正苦惱怎樣寫情書,跟女孩子表白,

小臉都快要糾結得皺起來,

汪父看他那模樣,

便往上一蹭,搶過他的情書:

“你這邊寫得太過,

那邊又寫得太弱......”

汪曾祺一氣,

“哎,到底是我喜歡她

還是你喜歡她?”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汪曾祺全家福

這樣的家風,

後來也影響到了汪曾祺自己的家庭。

孩子們管叫他“臭老頭”,

每天在家常常互懟,

無一絲輩分尊卑的差別。

在汪曾祺看來,

這才好玩,

“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家庭,就要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1939年,戰亂開始,

汪曾祺離開家鄉高郵,

前往遠在昆明的西南聯大讀書。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在聯大讀書,

愛他的老師很愛,

不喜歡的,也不在少數。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他對上課,態度很是散漫,

喜歡的課程就去上,

不喜歡的則不去。

比如沈從文的課,他一次不落,

而朱自清上課,

要求學生記筆記,

還要大考,小考,抽考,

汪曾祺覺得煩,

乾脆不去,

以至於後來朱自清,

對他頗有意見。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英語是他的弱項。

一次考英語,

汪曾祺想考前抱佛腳,

於是跟同學借來筆記,

抄了整整一宿,以為至少能過,

沒想到隔天睡過頭,考試直接得了個零分。拿了“鴨蛋”的汪曾祺得出一個結論:

應對弱項科目的考試,

不能存在“僥倖”心理,

考前還要“好好做準備”。

比如後來的一次歷史考試,

他拉了兩名歷史系同學坐在旁邊,

有如神助,

這次,他抄了85分。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當然不是白受人“幫助”,

有時候,

汪曾祺也“幫助”別人。

聞一多要求學生每人寫一篇讀書報告,

汪曾祺自己寫了一篇,

又替人寫了一篇,

結果報告上交,

聞一多拼命誇讚這位同學:

“你的報告寫得比汪曾祺還好。”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當然,這樣子的“互幫互助”我們不提倡,

但是不是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

在聞一多看來,

汪曾祺的文章,

已經寫得夠好了呢?

那時他寫的很多文章,

都是老師沈從文幫著發表出去。

一次習作課上又得了一篇,

沈從文看著高興,

馬上給汪曾祺打120分。(總分100)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所以在西南聯大老師心裡,汪曾祺是個不折不扣的偏科生

說成某科學渣也不差。

他體育不好,英語不好,

倒是沒事閒逛挺在行。

那時,剛剛遠離家鄉的小夥子,

一雙腳踏上昆明這座西南小城,

看什麼,無一不是新鮮有趣的。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昆明愛下雨,別人煩得不行,

到他眼裡,別有一番味道。

下雨了,他就躲在茶館,

聽著啪嗒啪嗒的雨聲,

喝幾杯清茶,

看看風土人物,

那叫一個舒適。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雨季裡盛產各種菌子,

什麼牛肝菌,青頭菌......

搭上蒜,雞肉悶炒,

就算是食堂大媽的手藝,

也味道鮮濃,堪比山珍海味。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日軍不時轟炸昆明,

警報一響,百姓跟著學生,

一窩蜂往郊區跑。

按理說,這種場面很驚險,

跑慢一步,說不定命就沒了,

但汪曾祺沒太當回事,跑警報途中,還不忘欣賞風景

經過鬆樹下,撿了大大個的松子,

掰開,能當零食吃。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這些有趣的風物和溫馨的故事,

全都匯聚在他後來的作品中,

不管他的小說還是散文,都透著一股閒適自如的味道。按現在的詞來形容,

就是“治癒系”。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汪曾祺說,

沒有西南聯大,

他不會成為一名作家,

至少不會是現在這樣的作家。

自由,從容,做自己,

正是西南聯大給予汪曾祺最好的教育。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畢業時,

汪曾祺不服從分配

不肯去給美軍當翻譯被開除學籍。

對於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書生來說,

沒有文憑找工作,太難了。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汪曾祺與妻子

在恩師沈從文的幫助下,

汪曾祺才謀得了一份圖書館文職,

但清閒不了幾年,

進入特殊時期,他被打成“右派”,後又被下放到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

汪曾祺與妻子

在這裡,

汪曾祺完成了一件

他畢生“引以為傲”的事情,

那就是吃遍全國幾乎所有品種的馬鈴薯。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研究所需要一個會畫畫的,

畫一本關於馬鈴薯的書,

剛好汪曾祺有這手藝,

就讓他完成。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畫完馬鈴薯的苗子、花朵,

等結了薯塊,也一起畫下來。

一顆顆圓滾滾的馬鈴薯,

顯然比花和苗容易畫得多,

汪曾祺提早完成任務,

閒著沒事,

把馬鈴薯往牛糞裡一扔,

烤熟了自己吃掉。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這段時間,遠離家人,生活清苦,

汪曾祺反而說:

“我當了一回右派,

真是三生有幸。

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反正人生沒有過去不的事,就當增長見識,磨練品性。 而也正是在這之後,

不管別人叫他交什麼檢查報告,

他每天都要留出時間,

研究菜單,自己做飯。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他做一種“金必度湯”

“把菜花、胡蘿蔔、馬鈴薯、

鮮菇和香腸切成小丁,

再往湯中倒入一瓶牛奶,

起鍋後撒上胡椒”,

在汪曾祺看來,

這就是一道西餐。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然後自己又研究出一道新菜,

名叫“塞餡回鍋油條”

“買油條兩三根,劈開,

切成一寸多長一段,

於窟窿內塞入拌了剁碎榨菜的

蔥絲肉末,入油鍋炸焦。”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汪曾祺寫吃的文章很多,

仔細看看卻沒一樣非家常食材,

豆腐、蔬菜、雞鴨魚......

在他看來,家常小菜,

不僅要新意,還要省錢和省事。

如果主人因為做菜手忙腳亂冷落了客人,

那還請客個什麼勁兒。

家常即要“從容不迫,若無其事”。在這裡,我要奉勸各位一句,

半夜千萬別看汪曾祺寫吃的散文,

不然你肯定會餓得嗷嗷叫,

那效果跟看《舌尖上的中國》沒差。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每個人認識汪曾祺,

基本是因為小學課文《端午的鴨蛋》。

寫了大半輩子的家鄉美食,

汪曾祺終於在飄零幾十年後,

回高郵,吃到常掛心間的食物。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那些記憶裡的黃油烙餅、炒米、

鹹菜茨菇湯、河邊的螺螄、蜆子......

一下子觸到了味蕾,

這種感受,估計只有常年離鄉的遊子知道。吃貨汪曾祺,

更不曾在吃喝上怠慢自己,

要抓緊時間享受生活。

有一年,他患膽囊炎入院檢查,

確診後,女兒汪明問大夫:

“今後菸酒可有限制?”

大夫搖頭:

“這個病與菸酒無關。”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話音剛落,

汪曾祺就轉過身,

捂嘴竊笑起來。

朋友前來探病,他一臉正經說:

"若戒了煙起碼能多活十年,但是為了多活這十年,而捨棄了抽菸的樂趣,我是不肯的!"直到1997年,

在他離世的前幾天,

汪曾祺還惦念著一口龍井茶,

跟醫生撒嬌討茶喝。

未曾想,老頭子茶還沒喝到,

5月16日,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了。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有人說,汪曾祺的文章,

只寫家常瑣事、吃喝玩樂,

缺少深刻主題,社會價值不大。

我卻認為,

正是“吃貨”、“學渣”身份,才成就了今天我們所愛的汪曾祺。史航說他“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王安憶說他“已經世故到天真的地步”,

並不是汪曾祺沒經歷過大風大雨,

而是他在他的文章裡,

自動抹掉那些灰塵,

讓我們去看最清澈的事物本身。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我們愛他的純粹、簡單、緩慢,

愛他讓我們看到,

原來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之外,

還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物,

被我們忽略。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生活已經如此艱辛,

就別再把它掛在嘴邊,

倒不如看淡些,

多關心關心清風朗月,草木花鳥。

—— END ——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學渣”、“60歲才成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上這個“臭老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