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的前世今生

鄂爾多斯的前世今生​鄂爾多斯的前世今生

文/蘇偉光

鄂爾多斯是蒙古語的音譯,是由鄂爾多蘇演變而來。“鄂爾多蘇”這個詞組由“鄂爾多” 和“蘇”組成。“鄂爾多”“南”之意,“蘇”“盆地”之意,合成“南盆地”。

古代戈壁沙漠以南為“漠南”、以北為“漠北”;陰山山脈以南為“陰山南”、以北為“陰山北”;黃河以南為“河南”、以北為“河北”之稱。

鄂爾多斯處於漠之南、山之南、河之南。久而久之三南之地統稱“鄂爾多斯”(南面)、三北之地統稱“阿若圖”(北面)。

中國古代書籍上所出現的“漠南”、“河南”、 “南匈奴”、“南套”、 “南蒙古”等記載正確無誤,完全符合於蒙古語“鄂爾多斯”稱呼。

遠古時期的鄂爾多斯,經過了奇蹟般的陸海變遷和豐富多彩的演化。

距今 36億年前太古代地球剛誕生不久的時期,鄂爾多斯便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陸之一。

經過多次地殼運動,距今6億年前古陸下沉,海水揚波,形成了著名的“鄂爾多斯古海”。

在距今 3.5億至 2.7億年間,海洋在漸漸退去、陸地面積日益擴大,古陸再次隆起,形成了鄂爾多斯盆地的雛形。

在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晚期,鄂爾多斯局部下沉,接受了風成的和水成的黃土堆積,以及風成的沙漠層,並形成了現代鄂爾多斯高原的奇特地貌。

當歷史進入新生代最後一個時期,現代哺乳類動物迅速發展起來,地球生物演化進入了新的階段,歷史翻開了人類時代了。

鄂爾多斯是原始、古人、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黃色人種的發祥聖地。

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就長期不斷地在鄂爾多斯薩拉烏蘇河一帶進行古人類化石和人類起源的研究,先後發現了大量距今約3.6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人類時代的化石,這就是裴文中稱作的“河套人”及其文化。

距今約3.6萬年前,在鄂爾多斯地理位置上山巒縱橫,溝壑連綿,多處有湖泊、河流,廣袤無垠的平原草地,並有茂密的熱帶森林,野獸成群,氣候溼熱,植被繁盛。位於鄂爾多斯高原南部一帶的薩拉烏蘇河畔河套人過著遇食共享、難則爭處的群居生活。

約距今1.5萬年前逐漸發展成黃色人種族源群體。

距今約 1萬多年前,賀蘭山冰川到來、氣候變冷的時期,河套人開始了相對的定居(穴居),並懂得了取火燒柴和燒食獸肉,以狩獵謀生。

到了新石器時代,河套人相繼進入了有農業、製陶、冶煉、紡織、馴養家畜和石築圍牆環繞石城的嶄新時代,初步形成了以居住區域為中心的文化、習俗、統一語言和固定地域限制的以血緣關係結成、圖騰崇拜為主的斡孛黑、愛瑪克並世代相沿、成為統一的獨立的黃色人種族源分支系統。

公元前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原始社會漸漸解體,奴隸社會逐步形成和發展。

這時期,生活在鄂爾多斯地區的眾多斡孛黑、愛瑪克、部落聯盟的血緣氏族的瓦解,分化出主人與奴隸,宗主部與屬部之間展開了極為劇烈的鬥爭。

鄂爾多斯地區固有的大小近百個斡孛黑、愛瑪克和氏族彼此連年混戰不已。經歷無數次的反覆與多年的動亂之後,公元前22世紀末~21世紀初至公元前17世紀初,黃色人種建立了奴隸主專政的夏(黃)朝。

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左右,在鄂爾多斯地區生息繁衍的土著有土方(音譯)、貢方(音譯)、鬼方(意譯)、羝(意譯)、羌(意譯)、獫狁(意譯)、犬戎(意譯)、赤族(意譯)、白族(意譯)、眾族(意譯)、獯粥(意譯)、胡(音譯)、猓戎(意譯)、林胡(意譯)、龍方(意譯)、烏桓(音譯)、羯(意譯)、月氏(意譯)、白羊(意譯)、樓煩(意譯)、義梁(意澤)、朐衍(音譯)、膚施(音譯)……斡孛黑、愛瑪克聯盟組成的匈奴矗磐在馬走如龍、矢行似箭、驍勇善戰聯軍的威武雄壯之中勃然而興。

之後的十幾個世紀內匈奴族在內部斡孛黑、愛瑪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黃河流域地區的進步影響下,更加發展壯大。

匈奴人說的語言即後來的蒙古族語,漢人能音譯意譯,可以記下來寫成書。

所以“鄂爾多斯”這個名稱是原始匈奴形成語言時出現的。

鄂爾多斯這個指地理位置的古匈奴蒙古祖語就慢慢地在民間傳述至今天。

由於時代久遠,地名也發生變化、更換,但鄂爾多斯這個名稱沒有發生變化。儘管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被稱之為“胡地”的代號與“新秦中”的行政用詞也沒有變異其實名真稱。

明代以後,鄂爾多斯所指的地理位置因歷代政權更迭管轄頻易而縮小了。按它的形狀,當時的概況稱之為河套,河套地盤是黃河從寧夏橫城到陝西一段圍著的地區和賀蘭山、狼山、大青山之間的地區。《明史》上說:“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河岸線長達 800公里。

明天順一年(1457年),蒙古毛裡孩、阿羅出、勃羅忽、滿都賚、皚加思蘭等諸部相繼入居鄂爾多斯(河套)地區。初次出現了以滿都賚為首領的鄂爾多斯萬戶。

1649年(即清順治六年),清朝對南蒙古設盟分旗統治。設立鄂爾多斯左翼中旗(以札薩克為首的郡王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以古老的烏孫部落為主的烏審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以康鄰部落為主的杭錦旗)、鄂爾多斯右翼中旗(以鄂托克組織為基礎的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左翼前旗(以赫利克斯部為主的準格爾旗)、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以七十個斡孛黑組成的達拉特旗),六旗共建一盟,會盟於伊克昭,故名伊克昭盟。當時,鄂爾多斯所指的地理位置為東至歸化城土默特界、西至阿拉善界、南至長城界、北至烏拉特界,管轄土地面積為157185平方公里。

1950年5月,伊克昭盟成立時,鄂爾多斯所指的地理位置再次縮小。地理座標為東經106°30′~110°54′,北緯 37°38~40°40′。黃河後套的臨河、杭錦後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和長城以北一帶的府谷、神木、榆林、橫山、靖邊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等縣的部分地區,不再包括在鄂爾多斯範圍。鄂爾多斯的土地面積剩下87426平方公里。

2001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伊克昭盟設立了地級鄂爾多斯市,轄七旗一區(原東勝市改為東勝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