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6.5級地震,200發炮彈的應縣木塔為何能屹立千年巋然不動?

不二文旅

應縣木塔全稱是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在近千年的歲月中,曾遭受了多次強地震襲擊,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高達十幾次之多。1926年,馮閻大戰在山西爆發。此次戰爭,木塔共中彈二百餘發,但卻仍屹立不動。

應縣木塔全靠斗栱、柱樑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木塔每層簷下及暗層平座圍欄之下,都是一組挨一組的斗拱,轉角外更是三組斗拱組合在一起,猶如多朵盛開的碩大蓮花。據專家統計,應縣木塔共使用54種240組不同形式的斗栱,是我國古代建築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斗栱的組合是分散承載,分解震動的重要結構。

木塔重達7430.377噸,靜止時,下層每根柱負荷120噸。應縣木塔底層的迴廊外簷由24根木柱支撐,可是柱下石礎根本沒有巢臼,木柱斷面直接平立於石礎之上。有好奇者,曾經用兩手執一根細繩,把它從石礎和木柱間橫過。所以,民間就有24根木柱輪流間歇的傳說。遼代工匠技藝之高超,令後人歎服。

從上世紀三十年起,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木塔千年不倒之謎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探索。專家們發現,應縣木塔的內部結構與現代建築中的“圈樑”近似,具有很強的抗震性能。目前木塔之所以能抗這麼大的地震,現代科學已找到答案,這是因為木塔明層夾暗層,形成了剛體結構和柔體結構的有機結合。每遇大地震,這種結構便會將巨大的衝擊釋放掉,足見其整體結構的科學合理。

科研部門還曾對木塔塔院及周圍地質狀況進行詳盡勘察。發現木塔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類組成,工程地質條件非常好,其承載力極佳。所以,直到現在仍然不必擔心木塔會有因“底虛”而傾倒的可能。此外,夏天塔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麻燕,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蟲為食,千百年來也扮演起著“護塔衛士”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