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書評」鴛鴦繡出度金針——評《中國詩詞名篇賞析》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中國詩詞名篇賞析》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定價:68.00元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中國詩詞大會》創造了輝煌的收視奇蹟,固然因為中國古典詩詞永恆的藝術魅力,但也離不開在中國夢的鼓呼下,中華文化復興、民族精神弘揚的時代大背景,更是央視主創、主持、嘉賓、選手共同努力的結果。定廣教授就是其中極為核心的靈魂人物,是這一精美文化大餐的掌勺者。前臺專家和選手舌燦蓮花,億萬觀眾大快朵頤,而他卻一直在後廚忙碌。現在,《中國詩詞名篇賞析》出版,定廣教授奉上精美大餐的全部菜單和烹調秘訣,揭開了《中國詩詞大會》收視火爆的終極秘密。

本書上下兩冊,精選詩詞400餘首,如一部中國古典詩詞簡史。自先秦迄晚清,中國詩詞當以千萬數計,以400餘首為選,既欲盡其妙,又欲觀其微,復欲有井水處皆可諷誦,其難可知。明人李東陽曾雲:“選詩誠難,必識足以兼諸家者,乃能選諸家;識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選一代。”

是著可圈點處甚多,小文難盡道,略拈數點予以表彰。其一為選詩之善,表現在雅俗共賞,稔僻兼備,質妍分輝。既有《關雎》《春曉》《靜夜思》等千年傳誦、耳熟能詳的名篇,也有唐寅《夜讀》、孫承宗《漁家》等稍許生僻的佳作;既推李義山深情綿邈之唯美,又重辛稼軒金戈鐵馬之悲慨……就單個詩人來說,也兼收幷蓄,儘量呈現其創作的多種風貌。如辛稼軒鐵馬聲中,又雜有《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之清麗和《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之旖旎;又如蘇東坡,有“大江東去”之豪放,也有“鞦韆院落”之幽雅,淡妝濃抹,各美其美。一方面,遷就著受眾的趣味,使他們覺得親切、熟稔;另一方面,又慫恿著他們探索鮮知的更美妙的詩境。如此選詩,優雅而從容地打開古典詩詞的豐富性與多面性,定廣教授可謂善操選政矣。

其二為體例之特別。我們對詩的記憶與欣賞,每每並非完璧,而是耽於那些跳珠滾玉的神來之筆。央視節目的考點與演播亮點,也在於此。本書以名句為領,標以黑體大字,接以該句源出之全篇,再加以註釋、解說,烙刻了其作為電視傳播副產品的文化屬性,也使其不同於其他詩詞鑑賞類著作,顯示出自身的獨特性。這一獨特性,在某種程度上,生動復現了詩詞大會的現場情境,使未暇追劇如我等,亦有身臨其境之感。此外,名句多為詩眼,乃全篇之精華,體現了詩歌的主題與關鍵。

其三為解詩精練。著者解詩分註釋與賞析兩部分,註釋未採用通行學術箋註體式,一般不標出處、典源及徵引文獻,而是直接釋義,拓展了受眾的層級,使閱讀面更廣。賞析則既重字句、修辭,又揭主題、立意,必要時又作適當辨析,如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一詞,明辨張惠言、俞陛雲以“江南”為西蜀之誤,謂之江浙一帶。此論或仍可商榷,然其適度引入學術問題,無疑增加了評析的深度。總體來看,是著解詩有點有面,深入淺出,要言不煩。定廣教授以深厚之學術積澱,發為明白曉暢之文字,傳播中華詩詞之美韻,行廣大教化之功德,善莫大焉。

若求全責備,亦有可說者。一是個別表述失之隨意。如評黃巢“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謂“想象大膽新穎,因被一部電影用為片名而廣為流傳”,鄙見似乎該句名氣遠大於某電影。二是賞析語略有套式化。翻閱一過,大多皆以“讀者讀後如何如何”“給讀者帶來何等感受”等作結,就單篇而言,此一寫法無可指摘,然全書比比如是,則未免有程式化之累。三是賞析在簡明通俗之外,可稍作延展。書中評高適《除夜作》,引戴叔倫、崔塗等詩對讀;評韓 《哭花》,指出周邦彥“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化用其句,皆極有見地。只是此一關聯比勘的寫法,未能普遍貫徹,尤其是某些名句或妙喻,在文學史上形成經典意象與綿延的傳統,若無抉發,難令讀者厭心。

對央視詩詞大會的受眾來說,通過本書,溫故而知新,獲得相關詩詞更為系統而深入的知識,裨益多多。

元好問《論詩》雲:“鴛鴦繡出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相比定廣教授繡罷鴛鴦,復示人以金針,未免過於小氣。是著在手,金針既度,會心處不必在遠,于晴窗午後,或夜雨燈前,涵泳諷誦,則丘壑自生矣。

書籍推薦

見證當代文學史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深度對話茅獎作家》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定價:49.00元

舒晉瑜的這部《深度對話茅獎作家》,以其現場性兼具史料性,紀實性兼具研究性,具有了自己的獨特價值。以“茅獎”作家為訪談對象,採用“對話”形式揭示作家的心曲,探悉作品的成因,在對“茅獎”的切近與觀察中,突出了作家的角度,彰顯了主體的功能。

舒晉瑜圍繞作品窮原竟委地設問,深入創作底裡不厭其詳地探詢,實際上以探賾索隱的方式,由作家的文學意圖和寫作追求的角度,從構思到完成,從意蘊到形式,淋漓盡致地解讀了作家與作品的內在緣結,以及作品所以獨到的內在密碼;切近作家作品實際設置話題與問題,訪談與對話親切自如又內在深入。

書·故事

《追問》之後見“初心”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初心》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定價:48.00元

2017年,因為一部紅極一時“現象級”的反腐紀實文學作品《追問》,作者丁捷成了網紅,媒體追訪不斷。面對《追問》的熱銷、熱議、熱捧,丁捷沒有沉湎於這種榮耀,而是開始了更深入的“追問”。於是,2018年3月便有了《追問》的姊妹篇《初心》的出版。

與《追問》口述實錄的寫作方式不同,《初心》是作者自我心靈的直白,融入了作者的半生閱歷和感悟,讀來真誠感人。

丁捷說:“要真誠,就要看你敢不敢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寫的時候我就想,一定要把自己擺進去,不管這樣做有多大的風險。”

《初心》的初衷,是感召更多人走在人心的光明正道。文可化心,文可載道,《初心》也許是當今社會呼喚的一個美好文本。

《追問》出版之後,丁捷在全國作了近百場報告,人們拋出一個又一個“追問之後”的尖銳問題,此後的大半年他無時無刻不在繼續思考這些問題——這個落敗的精英群體,他們人性深處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他們的困惑點和人生落敗的引爆點到底在哪裡?一邊講一邊思考,應該說找到了一部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初心》。在嘗試探索“初心”這個宏大的社會主題時,丁捷融入了自己的半生經歷和所感、所悟。

從高校到官場,從省委機關處長到援疆幹部,從省委副書記大秘到國企紀委書記,這些年丁捷身份不斷轉換,看到、聽到和經歷了太多故事。丁捷的一個校友,與其關係不錯,人生軌跡也相似,都是從學校選調到機關。這位校友也曾奮發有為,從基層幹部一步一步升任縣長、縣委書記、市領導。本來已經收穫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最後卻因貪腐被查辦。

“他的心態失衡是最後一次提拔惹出來的。”原來,跟校友一併提拔“副廳級”的還有兩位,一個是常委,一個是政府副職,給校友的位子是政協副主席,在他看來是個虛職,沒有另外兩位有“實權”,從此心理失衡,開始放縱自己。丁捷去監獄看望他時,校友說出了心裡話,“他說,他是被權欲害死的,在位時,幾乎時時刻刻都在跟人比權力,扳手腕,生怕自己弱勢了。”

《初心》裡面分析了不少熟人案例。追問他們落敗的原因——或是因為“低級慾望”,或是因為友情、親情、愛情、鄉情等“非常情感”,或是因缺少精神寄託從而陷入“無聊之災”。歸結到一點,都是因為“初心”的喪失。

看到他們墮落,丁捷感到揪心:“這些人不少曾是奮發有為、政績顯赫的幹部,也曾有良好的初心,因為走得太快太遠,以致忘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忘記了自己走過的路。”簡單地說,“初心”是“積極向上,與人為善,有所付出,有所擔當”差不多就能概括了。人生總能遇到一些人和事讓人心生悲涼、失望。從悲涼中走出來、走進溫暖,這是一個超越的過程。

「悦读书评」鸳鸯绣出度金针——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