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院士回答5個問題

5位院士回答5个问题

除了創造,科學家影響世界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科普。數學家林群針對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科普工作就像把一塊石頭投進水裡,波紋漣漪會慢慢展開,影響很多人。”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走出實驗室,肩負起科普的重任和使命,力求讓科學走出象牙塔,在社會上生根發芽,讓更多人熱愛科學、感受科學的樂趣……

答題嘉賓

  • 林 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廖萬清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皮膚性病與真菌病研究所所長


  • 楊煥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理事長


  • 段樹民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


  •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認同科普是科學家的天職嗎?科學家如何兼顧科研和科普?

1

林群——

科普應該是科學家的天職,而不是可有可無。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我去德國訪問,德國科學家跟我講,一個好的報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要讓大學生甚至中學生都能聽懂;第二部分是研究生和專家也聽不懂的部分,這是你的最新成果;第三部分應該是連你自己也不懂的部分,因為那是沒有解決的問題。這給我很大的衝擊。之後我作演講,首先在第一部分下功夫,讓中學生、大學生都聽得懂我在幹什麼。你會發現要做到這一點也很不容易,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需要千錘百煉。

廖萬清——

楊煥明——

我認同科普是科學家的天職,是科學家的責任,科學家應該做科普。但這不是硬性規定,不是絕對要求。一定要看是否適合,要跟科學家的愛好、特長相結合,比如有的科學家科研能力很強,因為性格原因,不喜歡也不適合做科普,就不應該強求。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兩翼。打個比方,科學是種子,公眾就是土地,科學首先要讓公眾接受、認同,撒在這樣的土地上才能生根發芽,才能真正造福於人類、服務於民生。再好的種子撒到水泥地上、撒到石頭上,連縫都找不到,那科學不是白做了嗎?

科普沒做好,影響一個專業、領域的發展,這樣的教訓有不少。要知道科普並不只是知識傳遞,也不只是給普通公眾做,也有可能是向科學管理者、決策者而做。科學管理者、決策者不可能對每一門學科都很瞭解,我稱這些人為行外專家。向他們做不好科普,如何說服他們,如何有效地參與科學決策,如何幫助將科研經費分配到合適的地方?

段樹民——

我覺得科學家有義務做科普,因為科學最終是要造福人類,科學研究也需要尋求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兼顧科研與科普的話,首先,科學家本身良好的科研工作是做科普的一個基礎。當然,有些科學家自身專業水平不是特別突出,但他對科普非常有熱情,做科普也很好,但是一定要能保障科學傳播的準確性。

每位科學家的個人情況都不一樣,有人非常擅長做科學傳播,也許不需要花費太大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寫出較好的科普文章來。對於更多的科學家來說,與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是個好辦法。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接受媒體採訪或者錄製電視節目,既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也能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能夠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當然,還要對採訪稿件進行嚴謹的把關。

周忠和——

儘管我贊同要鼓勵科學家去做科普,但我並不認為科普就是“天職”,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必須去做科普。科學家這個職業,最基本的工作是科研,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當然,很多科學家還要承擔教學的任務。其次,他們需要做一些服務類工作,比如評審活動,社會兼職,也包括科普傳播,但這更接近於一種副業。我不認為科學家不做科普就是沒有社會責任感,不能這麼輕易地給他們扣帽子。

倡導科普是一回事,但不能強求。事實上,也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有興趣且擅長這麼做。的確,有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科普作家,可那畢竟是少數。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科學家、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情況都不一樣。我們要尊重科學家自我選擇的多樣性。

那麼,在同時面對科研和科普工作的時候,我認為最好的做法,是結合科學家自身的特點,在比較短的時間裡用更有效的方式來作一些貢獻。比如,就算時間很緊張,針對社會上非常關心的科學熱點話題,我們可以花不多的時間和媒體交流一下,適當回應公眾的關切,這是不過分的。再者,隨著技術手段的多樣化,藉助移動互聯平臺,改進我們的科普傳播方式,讓它更有效率,惠及更多的大眾,這是可以做到的。

在科學家養成過程中有必要增加科普技能的培訓嗎?

2

林群——

有必要。以現在的課本為例,往往都是隻講定理不講道理,只講證明不講發明。這種教學可以知其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快速培養大量專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能培養髮明家、學者。

這個或許可以來回答報紙上經常討論的“錢學森之問”。以我的專業來說,跟微積分的關係最密切。像牛頓—萊布尼茨定理,大學教材裡只講定理不講道理,不講是怎麼發現的。比如我們都知道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書裡把定理寫上,然後給個證明就完了。可問題是:你怎麼想到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三角形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可無論什麼樣子,三個角加起來都是180°。我現在研究生考試面試學生,都問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能答出來。

有一位領導曾經非常直接地批評我們,你們寫的兒童讀物連我都看不懂,我的研究生也看不懂,恐怕其他專業的院士也看不懂。這其中有個問題應該就是寫的不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問題,人家花很多時間聽也得不到什麼結果。所以說科普還應該是“內容為王”。

廖萬清——

可以增加培訓,特別應該增強基層醫務人員的科普能力。

楊煥明——

在科研工作者培養過程中,增加科普技能的培訓非常必要。這種培訓當然不是讓他們以後成為“網紅”,成為社會活動家,更不是告訴他們如何打著科普的幌子做有商業利益的宣傳。科技界的人才應該是全面的人才,在國際上人才培養裡有leadship的能力培養,如果不講領導能力,那至少要有communication skill。在學生時代,就要教會他們處理好跟導師的關係、跟同學的關係,不至於造成心理或工作上的障礙。

段樹民——

目前,國內科普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際上很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做得很有深度,又通俗易懂、不失趣味,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差距。這一方面與我們的科學家的表達能力、與媒體的互動能力還不夠強有關係,另一方面媒體也負有責任,也許是投入不夠,也許是沒能找到合適的科學家來合作。所以,對於科學家和媒體來說,可能都需要學習。其實,公眾對科普還是很感興趣的,如果我們能用做大片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去做科普,創作出高質量的科普作品,相信是會受到公眾歡迎的。

周忠和——

有必要,但我認為不見得就是科普技能,而是廣義層面的溝通技巧。科學家除了要面向公眾,更多時間需要面對大同行,面對整個科學共同體,面對政府決策者。後者需要的表達能力和前者其實是相通的。

國內科學家在自我表達,與不同群體溝通的能力方面,整體是有欠缺的。西方科學家在這方面就比較有優勢,主要原因是來自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他們在學生階段,就很重視報告、演講的訓練,如何讓更多人理解自己所做的事,並且獲得支持。我在美國留學時,就受過類似表達技巧的一些訓練。

目前從大趨勢來看,基礎科學的價值和意義還需要加強宣傳,科學倫理也需要更多的公眾教育。因此,提升科學家與各個群體的溝通能力是有必要的。

如何看待與公眾的交流過程?你的科普經歷對科研工作產生過影響嗎?

3

林群——

關於有效的科普,我想講一個故事。有一個仙人到村子裡發金磚,有人拿一塊,有人拿兩塊,有人拿了九塊還不走。仙人說:你拿了九塊可以世世代代享盡榮華富貴了。這個村民說:“我一塊都不要,但你要把點金術教給我。”

科普是一種知識的傳遞,但與大眾之間的交流也會反哺科學研究。求面積是微積分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我想了很久,最後用油餅和油條來作說明。什麼是微積分呢?微積分其實是解答油餅的面積等於一根油條的高。那對我的科研有什麼影響呢?我做了微積分求面積的表,可以直接查就行了。

廖萬清——

科普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醫務人員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很多疾病的發生不僅僅與個體基因有關,還與環境、飲食存在一定關係,這就能促使我們進行科學研究。

醫學科普更多還是應該由專業的醫生將知識傳遞給公眾,但是這種傳遞並不是自上而下單向性的,而是雙向互動的。醫學專家可以與公眾進行溝通交流,解答公眾的疑惑。當然,在進行科普過程中,醫務人員一定要注意科普群體的特徵,針對不同群體,應該採取不同的科普策略。

楊煥明——

跟公眾的交流過程是很好的學習過程,讓人真正理解“想盛出這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的準備”這句話。

科普不是自上而下的知識傳遞,因為科普活動會接觸比較多的人,能看到行外專家、局外人對自己這一行的理解,這是科研非常需要的。科普活動特別是一些面對面的報告,能及時得到很多反饋,行外人的很多問題把行內人都能問住。

段樹民——

做科普當然會對科學家自身的科研工作產生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它會給你一種動力。我們作出一項成果,能夠受到社會的關注,公眾認為它對自己有幫助,這會給科學家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就拿我們自己的研究團隊來說,有好的文章發表或者受到公眾關注,學生們都特別高興,覺得受到了激勵。同時,公眾的目光也是一種督促,提醒我們要不斷深入地研究下去。

周忠和——

科普的內容本身需要有權威性,這樣才能讓大眾相信和認可。不過,科普的態度應該是平等的。而且,科學家應該用更能讓大眾接受的方式去傳播,避免用僵硬的、教導的方式。科普要講究通俗、藝術。

坦白說,儘管我願意做科普,但做科普的確會擠壓科學家的時間,所以也常常很糾結。當然,科普對科學家也有正面影響,比如說,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尤其在西方,這意味著能爭取到更多社會資源的資助。

歸根結底,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些實效,讓自己覺得有成就感,這樣哪怕有一些損失和犧牲也是值得的。

你願意走到聚光燈下成為科學家明星嗎?

4

林群——

中國最知名的科學明星應該是華羅庚、陳景潤,但這不是科學家本身能決定的,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像陳景潤就是因為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的。我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人叫我“微積分爺爺”,但我也只是在很小的範圍內作一點貢獻。要打造科學家明星,需要媒體和很多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

廖萬清——

我不願意走到聚光燈下,因為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醫學專家一定要在本專業的領域進行科普,而不是面面俱到。並且一定要將最先進前沿的醫學知識傳遞給公眾。當然,醫生的天職還是治病救人,進行科普,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個人精力允許的前提下,可以盡情地發揮。

楊煥明——

我不願意成為科學家明星,至少現在不願意。這不是說我不願意做科普,我們當年喜歡科學,除了社會、家庭原因以外,也是受益於科普。老師教給我們科學知識就是一種科普,作為一種回報,我們也應該做科普。以前我也做過一些科普工作,有前輩就告誡我:你的當務之急是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文章來反映你的工作,不要過早搞科普。我也認同。科研和科普應該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來完成,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先做科研。做業務的科學家真的時間太寶貴了,科普還是等等吧。

而且科普也是一門學問,特別費時間。科學家做科普只能用業餘時間,打打邊鼓。科普需要專業人員來做。科學家可以給科普工作者講科學知識,請他們把這些知識轉化成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產品。

段樹民——

我覺得倒不一定非要當明星。科學家這個群體絕大多數人去做科普都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名聲,或者靠做科普來成為網紅大V,吸引眼球。而且,科學家的名聲主要還是靠同行的認可,同行都不認可的話,我相信他也不會被公眾和政府認可。

周忠和——

我認為我不適合成為明星科學家,我更擅長一個人思考。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志向不同,選擇也不同。明星科學家也很好,只要他是憑藉自身的實力和權威性,順其自然地獲得社會的認可,而不是靠包裝炒作。這個社會還是很需要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來引導公眾的。

如何看待霍金在業界的成就和在公眾傳播中的貢獻?

5

林群——

我個人非常認可霍金的成就,特別是他在科普方面作出的貢獻。也有人持不同的態度,理由是他沒有拿過諾貝爾獎。我覺得這個是不成立的。霍金提出了關於宇宙的很多設想和理論,這些暫時沒有辦法驗證,所以他拿不到諾獎。但他啟發了很多人對於宇宙的想象。而想象力是科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愛因斯坦也不是因為相對論拿的諾貝爾獎,但你能說相對論不偉大嗎?

廖萬清——

霍金是一位殘疾人,他對科學研究執著探索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通過他的論文、書籍等,我們學習到很多知識。但是我們也應該辯證地看待,他的一些預言也並不一定正確,畢竟科學技術是不斷髮展的。

楊煥明——

霍金在業界的成就是公認的,同時他在公眾傳播上又做得那麼出色,他用他的成果和知名度來做科普,效果非常好。但科普是否做得好,不能作為科學家評價的標準。

段樹民——

我對天體物理不夠了解,所以對霍金的學術水平沒法作出準確的判斷。霍金的成名確實與一些因素有關,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他患有如此嚴重的疾病,卻擁有那麼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在天體物理領域很有造詣,得到了大部分同行的認可。

當然,或許與其他很多科研成就更突出的科學家相比,霍金的名氣更大,顯得有點“名不副實”。但我覺得他的科普做得好,而且用堅強的毅力與病魔鬥爭了幾十年,還能夠一直堅持科研理想,關心人類和宇宙的未來,就這一點來說,他是非常讓人感動和尊敬的,也能給人們很大的激勵。

周忠和——

我不是這個領域的科學家,無法評價他的專業成就。但是,他在公眾傳播領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傳遞科學知識,最重要的是,他身殘志堅,為全世界科學共同體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社會形象,能影響很多年輕人。

《中國科學報》(2018-06-01 第6版 特刊,原題《春播一粒粟 秋迎萬物輝》)

5位院士回答5个问题
5位院士回答5个问题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