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中國的封建社會延續了幾千年,但是在朝代更替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次的意義又都大小不同,我們來看看影響最大的十次政權更迭。

一、沙丘之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天下,在歸途中,始皇至平原津(在今河北平原縣附近)而病,抵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病益甚,最後秦始皇死於沙丘。

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指鹿為馬

李斯趙高等人秘不發喪,假傳始皇令長子扶蘇自裁。趙高玩弄陰謀詭計,把胡亥捧上了皇帝寶座,自己當上了郎中令,成為權傾天下的重臣。秦二世登基伊始,趙高便進讒言,害死了蒙恬、蒙毅兄弟。他害死這兩個元老重臣,既掃除了自己奪權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又報了私仇,真可謂一舉兩得。

沙丘之變為中國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挖好了墳墓,陳勝吳廣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為了日後百姓揭竿而起的指導性思想。

二、周勃救漢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呂后死後,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劉邦子代王劉恆為漢文帝,後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勝任去職,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次年,丞相陳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罷相,太尉灌嬰接任丞相。可以這樣說,周勃誅呂,不僅還朝政與劉氏家族,還開啟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文景之治”。

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周勃救漢

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可見周勃在劉邦心目中的位置不是一般二般的高。沒有周勃的挺身而出,就沒有文景之治,也就沒有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更不會留下華夏民族的第一大名族——漢族。

三、王莽篡漢

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為憑藉,最初裝出恭謹勤勞的樣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後來他廣結名士和將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來投奔他的,不論地方遠近,出身貴賤,他一概收用,讓他們做官。為了收買人心,他把從自己封邑里收來的錢和糧,都拿出來贈送給賓客,而自己家裡卻過著十分儉樸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贊王莽。后王莽立兩歲的劉嬰為帝。

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王莽篡漢

此後數年間,關於王莽代漢稱帝的符命圖讖頻繁出現。公元8年(居攝三年),梓潼人哀章製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偽託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託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王莽篡漢,使得封建社會中的另一大幹政勢力——外戚,在皇權中的作用凸顯出來。讓後來的繼任者對外戚的干政加以防範。

四、曹魏代漢

先不去說,曹操為何不稱帝,曹丕在廢除漢獻帝的路上走到底了。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漢亡,立魏代漢。這段歷史,相信每個人都非常清楚。但是,這段歷史的影響非常大,漢亡後,天下三分;後有西晉和東晉,但也只是一個更混亂的的朝代,幾百年的戰亂,差點讓漢民族在世界上消失。

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曹丕

五、楊堅代周

公元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歲的字文闡繼承皇位。北周開國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楊堅以大丞相的身份“輔政”。581年3月3日楊堅廢周靜帝為介公,北周亡。同時,楊堅自立為皇帝,築大興城(今陝西西安東南一帶)為國都,改國號為隋,是為隋文帝,建元開皇。

為什麼古代政變中這十次的影響最大(一)

楊堅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