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詩詞現狀如何?

南山有南木

古典詩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學皇冠上的明珠。

但要說中國當代人寫的傳統詩詞,那我就只能呵呵了,原因就是胡適所說的,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時與勢易也,過了那個茬兒,是不可能如傳統那樣輝煌了。

現代歷史上的確有些古體詩詞寫得特別好的作家,比如毛澤東、魯迅、周作人和郁達夫等。他們的傳統詩詞也基本上回避了新生事物,極罕見的只有毛主席的詩詞了:“土豆燒熟了 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 試看天地翻覆”。限於篇幅,毛主席其他詩詞就不舉例了,再拿一句郁達夫的名句吧: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達夫和王映霞)

但更多的就只能是那些乾巴巴無味的老幹部體,也只有那些退休了在老年大學學攝影、學象棋的時候一遍填填罷了,既無詩才,也無詩意。鄒巴巴的在那兒,就當夕陽紅吧。

不過,話說回來,今天已經不是寫古體詩詞的時代了,但這並不妨害我們喜歡和欣賞,好的文學是有永久性的。現在中小學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詩文,這是件好事兒。


西奈山的火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詩詞,更是文中精品,歷久未衰。自明清至今,日漸衰微而愛之者甚眾。以至於紅樓聊齋之大作集大成者,於今無可超越。何也?明清八股,現代崇洋。扼殺詩詞於無形中也。試想,自紅樓後尚有幾位詩家詞人,時代之悲也。中華古風詩詞可呤可誦,可歌可曲,意深韻無窮,讀來朗朗,想來味悠悠,好記易傳,為什麼要摒棄?又如現代人所作崇洋者,不文不雅,不倫不類,又有幾行可傳世?

故而,作為華夏兒女,你我有責挽救上古文化,發揚光大。不是麼?毛主席教導我們,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之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