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真的公正嗎?

官破曉

九品中正制又稱之為九品官人法,是由魏文帝曹丕根據尚書陳群的建議制定的。

這是曹丕為了篡位稱帝對士大夫階層妥協的產物,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

歷史上曹操並沒有篡位,可是被民間說了白臉奸臣,曹丕篡了位,可是他的名聲比曹操要好的多,正是因為這個九品中正制。


曹操在與群雄的爭霸中,採取唯才是舉的政策,這樣就大大的傷害了士大夫階層的權利。

士大夫階層的權力是什麼呢?他們手裡掌握著大量的財富,並且掌控著輿論的導向,而這都不是他們最大的權利,最大的權利是朝廷的官員都由他們來舉薦,這幾天等於他們掌控了上升的通道。

而曹操的唯才是舉就是在和他們爭奪上升通道。

這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

官渡之戰表面上看是曹操和袁紹兩個軍閥之間的戰爭,其本質是寒門和士大夫階層的決戰。

曹操代表寒門,袁紹代表士大夫。

結果是寒門勝利,士大夫失敗。

九品中正制規定,在各州郡設立一名舉薦人才的官職,叫中正,這一官職由擅長人物賞鑑的人擔任,它以鄉品為基礎將人才劃分為九品。人才被歸入某一品級不僅將決定這他初次任官的職位,而且也預定了他以後的晉升範圍。換句話說,由中正評定的最初鄉品將決定某個人一生的發展。因此,各州郡希望得到任用的人就挖空心思來對付九品官人之法。最有效的策略首先是收買各州郡唯一被任命的中正之官。這樣,該制度自然為擁有權勢,財力雄厚的朝廷官員或地方豪強的子弟進入仕途大開方便之門,造成了下品無庶族,上品無寒門的現象。這是漢代孝廉薦舉制度的一種繼承,並且為少數豪強士族所操縱,其危害一直延續到六朝結束。



東晉為什麼門閥眾多?為什麼常常有門閥舉兵叛亂?他們為什麼會有能力叛亂?這都是九品官人法導致的,說白了,九品官人法就是少數人為了掌控朝政而施行的制度,最後被隋文帝的科舉取代。

歷史在這裡有個詭異的地方,秦朝因為實行郡縣制,傷害了六國遺老遺少的權利,兩代而亡,隋朝因為實行科舉制,傷害了士大夫的權利,也兩代而亡,但是他們的後繼者都堅定不移的施行前朝的制度,並且大興大旺。

真正利國利民的變革都會遭到當權階層的抵制,主持改革的個體很難得到善終,無論這個個體是個人還是王朝,商鞅吳起是這樣,秦隋也是這樣。


洞察舊機

簡而言之,並不公正,因為主觀性太強。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的官員選拔制度,用於代替始於漢武帝時期的察舉制。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該制度在隋文帝時期由科舉制度取代。《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文帝在東宮,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最早漢代推行察舉制,再由中央加以一番考試。其先是對策,只是徵詢意見。直到東漢後期,始正式有考試,其時只為考試製度之一部分。

漢末天下大亂,察舉制無從推行。朝廷用人缺乏客觀標準,武人在行伍濫用人員,不依制度,長久以來為門閥把持,乃至賄選之風極盛。曹魏時,以陳群之議,始創設九品中正制以選拔人才。此制大體,在中央任職,“賢有識見”者,由各州郡分別公推大“中正”,中正必須是二品現任中央官。由中正以簿世(譜牒家世)、行狀(才幹、道德)、鄉品(中正鑑定)為標準查訪評定州郡人士,把人才分成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是要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漢末人口流徙,戶籍紊亂,鄉論不能行,於是以出身該地的賢能京官,評論當地之人士優劣,以代鄉論;強化中央集權,全國人才集中到中央。

到西晉中期,實際上官員都從世家大族中選定,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八王之亂後,這種不公平現象曾經受到遏止,但到東晉後期又再度浮現。

中正制多重家世,少看賢愚,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以此制選官,遇到戰亂還能選出優秀人才;和平過久則造成社會風氣浮靡,世族弟子終日清談,不問國事。世族為維持門第血統,婚姻必擇門當戶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