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古樸蒼涼的門掛子,老式合葉和門栓沉澱著歲月的痕跡,是舊時臨沂人家通常所用。金秋時節,麥穗飄香。一掛鎖,鎖住了滿囤的糧食,留住了家庭的富足殷實,讓人覺得格外地踏實。現在已很少有人家用門掛子鎖門了,但是門掛子所浸潤的那份喜悅與希望,隨著這道臨沂風味小吃,一直綿延流長。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門掛子,因形似過去老式大門上掛鎖的東西而得名,一面鬆軟,一面香脆,微泛油光,像油煎的花捲,只不過形狀是U型形。農村門上的門掛子差不多故名"門掛子"。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比較奇怪的是在濰坊諸城一些地區把鍋貼叫做門掛子,可能地區不同的叫法。

鍋貼,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煎烙餡類的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細長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

鍋貼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所謂的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稻香居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東北也稱水煎包。鍋貼跟煎餃不能混淆。兩者並不一樣。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據傳,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喪事剛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賀新春,不思茶飯。午後獨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氣飄來,頓感心曠神怡,便尋著香氣走到了御膳房,但見御廚正將沒煮完的剩餃子放在鐵鍋內煎著吃,看到太祖進來大氣不敢出。這時太祖幾天也沒好生進補,此時香味勾起了食慾,就讓御廚鏟幾個嚐嚐,這一嘗不要緊,直覺得焦脆軟香,煞是好吃,一連吃了四、五個。後問這叫什麼名字,御廚一時答不上來,太祖看了看用鐵鍋煎的餃子就隨口說,那就叫鍋貼吧。正月庚午十一太祖到迎春苑宴會射箭,宴請大臣時讓御廚做了這道鍋貼賞給大家享用,御廚們從口味到外形加以改進,眾臣食後倍加讚賞。後來這道鍋貼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又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成為今天的鍋貼。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另一個是說鍋貼是平鍋出現後的產物,始於何時有待探討。但膠東鍋貼安家在大連,這到是有記載的。

1941年,福山人王樹茂由魯來遼,定居大連。為了謀生,便將膠東傳統鍋貼結合當地習俗加以改進,專營起這一風味麵食。開始時,用手推車裝上爐具、原料、碗筷、佐料,或臨街搭棚、或走街串巷、或趕集廟會。其製法獨特,成品造型新穎,色澤黃白相間,入口焦嫩,鮮美誘人。因其臉上長有淺白麻子,故稱其王麻子鍋貼。1942年,王樹茂購置門頭房,並順勢掛起王麻子鍋貼的牌匾,使膠東鍋貼終於在異地他鄉安家落戶。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煎餃是中國北方地區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是以麵粉和肉餡為主要食材製作成水餃,放涼後用油煎制而成。煎餃表面酥黃,口感香脆。平底不粘鍋倒入適量油,先在火上燒一下,待油有些熱的時候關火,把餃子整齊的放進鍋裡,加水至餃子的半身位置,蓋上蓋子以大火燒開轉中火,待水煮幹後開蓋在加些水,平過餃子底部就可以了,蓋上蓋子以中火燜,待水燒乾餃子底部發脆即可起鍋裝盤。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取一平底鍋,熱鍋後倒入少許色拉油,將餃子放入小火煎至底部焦黃,然後倒入用麵粉或者澱粉與水調和的水至餃子1/3處,蓋上蓋子用小火煮煎,待煮至水快收幹淋入少許香油待收幹即可

在山東臨沂叫做門掛子,在濰坊諸城附近叫做鍋貼,與煎餃的區別

有很多人分不清鍋貼和煎餃的區別,認為它們是一樣的,有些地方甚至把鍋貼就叫做煎餃,但其實兩者的製作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煎餃與鍋貼最大的區別是煎餃需要先煎後煮,或者先煮後煎,總之都少不了煮這道工序。並且煎餃是蓋上鍋蓋一次成功的,而鍋貼只能用煎,千萬不能加水煮,期間需要不斷轉動鍋子和揭開鍋蓋淋水,這是煎餃與鍋貼最大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