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年人談話,與智者為伴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和同齡人聊天,更多的話題可能是是工作上的事,或者車子、房子,旅遊,會有一些攀比心思,但和老人在一起,他們不去談論這些勾心鬥角,更多的會是他經過的一些人生經歷來講給你聽,用自己的人生閱歷來給你一些工作或是生活上的指導,我平時就喜歡和老年人一起談話。

和老年人談話,與智者為伴

這周校長的老同事、對校長也是有知遇之恩鄭主任來我們學校小住。鄭主任今年已經81歲了,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牙齒都健在,鶴髮童顏,眼睛也不花,精神矍鑠,而且為人和善,他也喜歡書法,我們就以書法作為聊天的切入口,來聊教育聊他過去的教育經歷。他說:"年輕教師一定要重視書寫,特別是作為教師,字跡更是一個門面活兒,學生能從你漂亮的書寫來感受漢字之美,現在有的老師的書寫還不如學生寫的好,這就要引起重視,打鐵需要自身硬,我們一直要求學生端正書寫,我們老師更應該以身示範,每天抽出時間來練字"。

他說:"一個好的教師,不但要在專業知識上有過硬的本領,也要有過硬的課堂把控能力,課堂紀律好了,學習氛圍自然就濃,不然個人課講得好,下面學生卻紀律亂糟糟的,一節課光維持紀律怎樣能把這堂課教好呢?"他還說:"一個人選擇教育,一定要有教育情懷,而不僅僅是一個養家謀生的職業"。和鄭老師聊了兩節課的時間,老人一直思路清晰,言語平緩,我說時,他也點頭示意。和他聊天讓我受益匪淺。

和老年人談話,與智者為伴

一位是我學書法的啟蒙老師,那是一次我在一家的屋後撿到一隻毛筆,回到家中就像著了魔一樣,拿出墨水報紙塗塗畫畫,然後就去他家請教他能否教自己毛筆字,他是非常的樂意,並且拿出自己的字帖讓我學習,他是退休老教師,老人的兒女都在外地上班,和老伴養了一隻大黃貓,家裡種了很多花。

他很和善,週末時我愛到他家借書,和他聊天有時聊著聊著就到了吃飯的點,他就拉著我不讓走,說:"來,青亞,坐在這兒陪我喝兩盅",一盤花生米,一個炒菜,也不多喝,我們也不讓酒, 彼此雖有長幼之別,卻也像忘年的朋友一樣。 後來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兒女們怕他一個人在家裡孤單,就把他接到了縣裡居住,現在偶爾去縣裡看望他,身子骨還是很硬朗。

和老年人談話,與智者為伴

是啊,老年人經歷一世,過的橋比年輕人走的路還多,他們聊天的內容上下古今,不一而足,但大體說來,談得最多的是過去的往事,無論是苦難還是歡樂,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種藝術觀照,浸沉在溫情脈脈的享受之中。其實和老人談話也不需要什麼談話的技巧,更多的可能是他們說著自己過去的一些事情,你只需要學會傾聽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