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 编 者 按

4月28日,李彦宏夫妇向北大捐赠6.6亿,同日,刘强东与夫人章泽天宣布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均用于支持AI研究、量子计算等相关项目。显而易见地,大佬们都看向了自主创新和科研教育。

尽管中国已提产学研多年,但国内的大环境仍然是:大学中,教授实验室从企业得到的支持很少。此次,刘强东夫妇和李彦宏夫妇的捐款,无疑也是对产学研融合的一种推动。

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李彦宏致辞

另一边,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与夫人章泽天宣布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及清华大学量子计算、AI研究、供应链和物流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京东集团还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同创新、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自主创新成果应用落地的全新路径和模式。

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刘强东致辞

显而易见,大佬们都看向了自主创新和科研教育。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要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尽管中国已提产学研多年,但国内的大环境仍然是:大学中,教授实验室从企业得到的支持很少。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不紧密,导致双方都很茫然。像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都应该是社会孵化,最后却落得教授自己办企业,最后,失败的居多。

要想加快产学研成果的转化,企业必须与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此次,刘强东和李彦宏夫妇纷纷向高校捐款,用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无疑也是对此的一种推动。

那么,为什么中国提产学研融合多年,现在才开始逐步有大的动作?如何让优质的科研成果更快地走出“大院、大所”,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如何让拥有大量资金的企业,更快地找到合适的成果转化?

日前,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后EMBA教授陈章良在采访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整理。

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李彦宏、刘强东向高校捐款数亿,助力自主创新!

陈章良

  • 产学研一直尚未理顺

第一、大学中,教授实验室从企业得到的支持很少,这一点跟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国外的大公司,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做科研,一方面是自己组成科研队伍,另外一方面,盯住我这个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双方达成协议做什么项目,项目成果归你,专利归你,但公司有最先使用权。

这就很清楚,一出成果公司就能用。这么多的实验室替公司干活,每天都有新东西,公司转型升级特别容易。

现在我们国内的现状,只有非常少的,比如华为这样的公司在做,其他包括腾讯、阿里这么大的公司,又支持多少个科学家?做技术的公司,总要支持这个领域最强的实验室,这些公司做了吗?至少我从公开报道中没有得到这样的信息。

国内也有一小部分公司选择把钱投给国外的实验室,但也要看到国内的许多成果已经不比国外差,只是不懂得如何往市场推,都停留在实验室里面,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不紧密,导致双方都很茫然。像北大、清华很多科研成果,都应该是社会孵化,最后却落得教授自己办企业。科学家做公司失败的几率非常高。

商业是个很奇特的事情,它往往不是按逻辑进行的,但科学家思考问题就是靠逻辑推进的,所以科学家下海,就像跑步能力很强的人去游泳,淹死的特别多。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一个自拍神器,有多少技术含量?可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商人就能从中牟利。但是科学家发明的一个最好的照相机,也许就失败了 。

这就是目前的局面。

第二、缺中间人角色。他懂两套语言,既懂科学研究的语言体系,又懂商业语言。他能把双方信息整合翻译,然后介绍给对的人。他在这个过程,可以参股或者投资,这个角色特别重要。

第三、没有类似技术转移和投资主题的会议。企业家和科学家有机会坐在一起介绍、讨论,可以每年一次,这也是增加企业家和科学家的信息沟通。

这些都是我们目前体系、制度不完善,需要改进的地方。

  • 最重要是改变评价体系

克强总理提“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就是在推大学成果产业化。但现在的局面是——特别积极在做的人,大多是一群没技术、没钱的人,拿着政府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免费提供办公场所,还给几十万的种子基金),然后很多大学生去做互联网、做设计,这当然也没错,也很有可能孵化出有价值的企业,但失败的还是极大多数。

反而大院、大所、大学里,那些真正有技术的人,并不是那么积极做这个事。

为什么这些人不积极?因为我们体制比较奇怪。

所有的科学家,你要在大院大所大学待下来,起码要是教授、副教授。那从讲师开始往上升的考核标准是论文,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熬到四、五十岁,都在拼命发表论文。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文章,才能够当院士。都把精力花在这上面,就没有力气做转化了。

论文成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这是很可笑的。我认识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给国家做了巨大贡献的,美国给他科学院院士,但中国至今都不肯给他科学院院士,说他论文不够,这就很可笑,难道美国的评价体系比我们要差?把这些人逼得去发表论文了,那些研究成果是肯定出不来了。

这个问题几十年一直存在,大学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大学和大学之间还要对比,就像评价各省GDP发展一样,这个弊端是能看到的。当然这些年已经在慢慢改善,但要真正实现像美国和以色列那么顺畅的转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的政策其实忽视了这个问题和这部分人,评职称、评院士,如果加上成果产业化,哪怕是把一只鸡能变得更好吃,我相信很多人就开始研究鸡而不是单纯写论文了,评价体系的改善效果是最直观的。

这个评价体系如何改?有很多人在做研究,也提出一些建议,但是都不一定完善。因为中国太大了,一地一个政策,一定有很多漏洞带出很多麻烦。论文评价有它的意义,论文是最容易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来,但是不能以它作为唯一指标来评价,大家都在纸上写论文,谁在地里面干活?论文是写在大地上的。

这次十九大报告包括两会关于产学研的提法从结合变成深度融合,体现了国家领导人的渴望,但关键还是具体主管部门,能够根据中央的精神,制定出深度融合的措施、政策,能够把桥梁搭起来。比如企业拿出资金支持研发,是不是能够抵税等等。还有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比如免税,这肯定不是一个主管部门的决议能够通过的。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改革,有最高层面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协调,要有真正的政策出来调动企业家、科学家的积极性,光说是不够的。

  • 企业家要有眼界

现在社会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变化这么快,行业淘汰是必然的。柯达公司、摩托摩拉,都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公司,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形势逼迫企业家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哪怕是成功的企业家,也要考虑未来的转型升级,要经历二次创业。

在当前的形式下,希望企业家们首先要有敏锐的眼睛,主动去寻找技术,去到大院、大所和大学里,去找到他们的技术转化办公室,时刻盯着自己的领域内有什么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找到这个领域最好的教授,插手进去合作,把最新的东西拿在自己的手里,让自己企业能够升级,进行二次创业。

还要用耳朵,去倾听,听到这个世界在发生的变化、潮流和趋势。

最后还要热爱,对新的事物引进来以后,要有一种爱心培养它。

一些有名的公司从国外引进团队,成为公司的一部分,我也鼓励这样做,但有个问题是要学会珍惜这些科学家。

科学家一定有性格或者自己的思维习惯,这有个磨合过程,需要企业家的眼界要高,选的时候不能只因为名气,关键还是看技术,进来之后呢,要懂得去培育,而不能只要短期效果。科学有时候十年、八年才可能有一个成果。

关 于 全 球 创 新 论 坛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创新论坛」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与倾力打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汇聚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创客,倾力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产业的聚集地、创新投资的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