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更在你的嘴裡

風味小吃

 燈盞果是流行於上饒鉛山縣一帶的特色小吃。燈盞果是用大米磨成的米漿混合蘿蔔絲,黃豆芽,新鮮豬肉,香菇等精製而成的一種小吃,具有鮮、香、辣的特點。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看到這麼色香味,想不想來一籠?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鉛山燙粉,跑遍整個縣城吃一碗粉都值得

芋頭餃子,晶瑩剔透,比餃子更Q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清湯,和餛飩類似,看著就誘人流口水...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油條夾麻籽果,只在上饒看得到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麻籽果,上饒的名吃,軟糯香滑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上饒炒粉,上饒人民最愛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飯麩果

並加入豆芽,竽頭以及切成絲狀的水髮香菇、木耳、筍,墨魚,佐以蔥、姜、蒜等,愛吃辣的人,還可以加入碎辣椒,一道在鍋中煮熟。成為上饒人立夏之日的傳統美食。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肉燒餅,價廉物美,好吃看得見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灰煎果,七月半的美食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清明果,用艾草,糯米做的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年糕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一切小吃在雞腿面前都弱爆了,全國人民,只要路過上饒站,無人不曉吧..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靈山柴豆腐

  上饒靈山上生長著一種闊葉小灌木叫豆腐柴,用這種柴葉加工成豆腐狀的綠色食品,俗稱“柴豆腐”。柴豆腐加工方法簡便:將豆腐柴嫩葉摘下洗淨,裝入筲箕,將筲箕放入盛有清水的木盆內,用手搓揉,讓綠葉汁漸漸融入水中,然後加入用稻草或毛柴灰製作的鹼水,數分鐘後,清水便凝結成青綠色的凍狀物質,用刀切成方塊,如璞如玉,晶瑩剔透。柴豆腐可用糖或醬油調拌凉吃,亦可加佐料煮熟吃,鮮嫩而帶有青香,口感極好,並有瀉火,清熱功能,是盛夏防暑降溫的佳料,是純真的自然綠色食品。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蕎麥夾

  過去,少繞靈山人喜種蕎麥,於是傳統風味小吃——蕎麥夾便與巍巍靈山一樣,遠近聞名。靈山蕎麥夾之所以聞名,是因為蕎麥夾的製作是一件看似尋常卻又很深奧的炊事。首先是做稞胚,得用沸水將蕎麥粉泡熟,不能用冷水調和。稞胚一定要用手捏成,若用擀麵杖擀,味道就不一樣了。心子(即餡)亦是土生土長的靈山貨,如用蘿蔔絲配以鹹肉、燻大腸、香菇、冬筍、油豆腐絲等,配之辣椒、蔥蒜等作料炒制而成。蕎麥夾的皮子要捏的薄,餡要包的多。捏合後用手指擰上齒輪狀花邊。包好的蕎麥夾,中間鼓鼓的,兩頭尖尖的,象只小船。

  “蕎麥夾,三灶火”,說的是蒸蕎麥夾的火候。少蒸了則生,多蒸了則硬。“蕎麥夾,趁熱嚼”,講的就是蕎麥夾的美食方法了。剛出籠的蕎麥夾,咬上一口,熱辣辣、油滋滋、香噴噴,讓你來不及說上一聲“好吃”,就非得把整個吃完,直到額頭冒汗,全身發熱,撐飽肚子為止。蕎麥性溫,有滋陰壯陽,祛寒暖胃之功能。在嚴寒的冬天,若能吃上一頓蕎麥夾,那便是一種美的享受。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荷包蛋

靈山人有以三個“荷包蛋”作點心招待客人的習俗。“荷包蛋”因雞蛋去殼後整個煎熟或燉熟,蛋白包裹著蛋黃,猶如含苞欲放的荷花苞而名。據說過去荷包蛋是丈母孃專門為新上門的女婿而精心製作的點心,含家中閨女年已開笄,可以擇日過門之意。靈山一帶一直流傳著“想吃荷包蛋,去找丈母孃”的民謠。

  荷包蛋有煮、煎、燉三種。過去靈山山民生活窮苦,一般只能用水煮荷包蛋或油煎荷包蛋。較講究的是用冰糖、桂圓肉燉荷包蛋,俗稱“圓眼燉子”,為招待女婿或上等客人之點心。靈山人燉荷包蛋都要放幾片艾葉,吃起來苦中帶甜,頗有後味。靈山人說:艾葉補頭,吃了聰明,雞蛋補身,吃了健旺。

上饒特產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南瓜子

上饒靈山人喜種南瓜,有“高山十八家,天天吃南瓜”之民謠。種南瓜一舉兩得:南瓜供食用,瓜子好敬客。靈山南瓜子之所以聞名,除“多”和“廣”之外,關鍵在於南瓜子炒作技術。靈山婦女炒作的南瓜子熟而不黃,酥而不碎;結鹽霜於殼外,聚香氣於肉內,嗑開一個,滿室飄香。

靈山人熱情好客,有客人來了都要炒盆南瓜子給客人下茶,陪客人聊天,熱茶衝了又衝,南瓜子添了又添,臨走時還要給客人的口袋裡塞進一把南瓜子,讓客人一路嗑著,一路噴香。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番薯片

苞慄(玉米)、番薯是地地道道的靈山土貨,苞栗子和番薯片則是靈山人最普通的果子。過去,逢年過節,家家都要炒苞栗子、番薯片。苞栗子有炒苞慄和糖苞慄兩種。挑顆粒較飽滿的苞慄煮熟曬乾後拌沙炒制叫炒苞慄;將炒熟的苞栗子加番薯糖和熟苞慄粉攪拌,捏成團狀或塊狀叫糖苞慄。靈山番薯片製作方法有三,最普通的是將曬乾的薯片拌沙炒,其次是用油炸,最好吃的是將生薯片直接用油炸。靈山苞栗子、番薯片最大的特點是酥鬆香甜,不敗味,越嚼越有味,越吃越想吃。近年來,人們追求迴歸自然,吃粗糧,且傳苞慄、番薯可以防癌,靈山人的苞栗子、番薯片又吃香起來了。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鹹筍乾

上饒靈山盛產毛竹,鹹筍乾便成了靈山人的一道家常菜。靈山人加工鹹筍乾工藝獨特,一般要經過“三蒸三曬”。先將筍去殼,縫中切開,加鹽煮熟,用棕葉穿好掛在曬衣桁上曬,曬了又蒸,蒸了又曬,直至筍乾結上一層薄薄的鹽霜。這樣曬出來的筍乾脆而不硬,韌而不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薄片蒸肉吃。過去,靈山人曬鹹筍乾除了自己食用和饋贈親友外,還有其特殊用途——防饑荒。相傳清朝末年,戰爭頻繁,一財主和以窮人各揹著一個布袋逃走,七天之後,財主被餓死在靈山的一個石巖洞中,窮人卻活了下來,考其究竟,因財主背的是一袋黃金白銀,而窮人背的是一袋鹹筍乾。近年來,靈山鹹筍乾以其獨特的風味打入市場,縣、市幾家大酒店的“鹹筍乾燉肉”已成為上饒的一道特色菜。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藏蘿蔔

上饒靈山藏蘿蔔不同於一般鹽漬蘿蔔,而是把辣椒、蘿蔔混合泡浸淹藏在鹽水中,以食用蘿蔔為主,故名藏蘿蔔。

在石人、望仙等地,家家都有一口泡蘿蔔的專用缸,叫藏蘿蔔缸。每年初冬開始淹藏辣椒、蘿蔔。步驟是先燒一缸鹽水,冷卻後把洗淨涼乾的青辣椒倒入缸內,用棕葉、石塊將辣椒壓在鹽水下。待辣椒開始變黃,辣味已融入鹽水中,再放入已曬至半乾的蘿蔔條,用同樣的方法壓好,不讓蘿蔔露出水面,五六天後便可以食用。辣椒一次性藏足,蘿蔔分批更換,常藏常吃。這樣泡浸淹藏的蘿蔔香、辣、爽、脆,入口“響音”特好。可直接撈上來食用,亦可切成細丁炒蛋、炒魚、炒肉,“水旱”兩用,下粥下飯皆宜。曾有一城裡人,到靈山農家吃了一次藏蘿蔔下番薯粥的早餐後說:“這簡直是皇帝的享受。”可見靈山藏蘿蔔非同一般。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豆鼓果

上饒西北鄉家家都要曬豆鼓,做豆鼓果。靈山婦女,個個都能做幾道拿手乾糧菜,其中最突出的要數豆鼓果。靈山豆鼓果之所以聞名,完全取決於豆鼓醬的加工:取上等黃豆,浸漲蒸熟,用團筲攤開,在上面蓋一層黃荊柴葉,讓其慢慢發酵,直至結上一層黃花,俗稱“漚豆鼓花”。然後將豆鼓、鹽和涼開水放入醬缽,在太陽底下曝曬,日曬夜露,一直曬到豆鼓花與水相融成糊狀,墨黑放亮,香氣撲鼻。用這種豆鼓醬拌南瓜幹、糯米粉、蕎頭幹、辣椒幹、桔皮、生薑等料蒸熟,搓揉成圓形或橢圓形果團,再曬乾便成了豆鼓果。靈山豆鼓果融鹹甜香辣於一體,讓人久食不厭,是早上下稀飯的上等小菜。若切片用茶酒煎炒,味道更佳。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靈山石茶

石茶樹是靈山珍稀樹種之一。茶樹零星,生長在海撥800米以上懸崖峭壁的石縫中。樹杆比普通茶樹高,葉片厚,葉形圓,顏色深綠。由於山高水冷,茶葉採摘期比普通茶葉要晚一個月左右。靈山石茶味道奇特,口感微酸、微鹹、微苦、微澀,入喉清涼,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防暑、降溫等功能,是熱咳和各種咽喉炎症的剋星。靈山人夏季多不長痱子癤毒,無不與飲用石茶有關。家住靈山腳下的婦女,每年立夏前後都要上山採摘石茶。她們把採摘的青葉片用傳統工藝小心地加工成石茶幹,裝入陶罐或瓷罐珍藏,把隔年陳茶換出來炎夏飲用,多年陳茶用來饋贈親友,因靈山石茶愈陳愈涼。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靈山香荔

主產於靈山縣,為該縣特產,果實扁圓形,單果重20.4克。肉較厚,核小,可食率76%,汁多,肉質爽脆,甚甜,有香氣,品質上等,6月下旬成熟。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雞心慄

系錐慄樹結的果實,在霜降前後成熟,因為形狀大小如同雞心,故得此名。它味美香甜如板栗,可生吃,亦可熟食。三清山東麓長有很多雞心慄樹,雞心慄也就得以登堂入室,成為山民們待客的佳品了。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靈山香蕉

靈山素有種植香蕉的習慣,近年通過科學栽培管理,不僅產量高,而且常年均有香蕉成熟上市。靈山香蕉果實碩大,皮色金黃,肉質軟滑,香甜可口。全縣各地均有種植,產品暢銷華東、華中、東北地區各省市。 1996年,靈山被國家農墾局、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辦公室命名為“南亞熱帶作物名優基地--靈山香蕉生產基地”。1999年,本縣香蕉生要產地之一 武利鎮被命名為“中國香蕉之鄉”。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江灣雪梨

據《婺源縣誌》載:“明代,婺人從歙縣丁字橋引進梨苗與當地野生棠梨嫁接,並以杮油漬紙套袋,成熟時果實雪白,故謂之雪梨”,歷史上曾一度作為貢品,頗負盛名,民間還常作為中秋佳節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禮品。

江灣梨以個大皮薄、肉厚核小、鬆脆化渣而著名,一般是果重300-400克,最大800克,果實闊瓢形,果皮綠色套袋後呈白色,富含多種氨在酸、維生素及礦物質,色香味形俱佳,並具有明顯的生津、止咳、滋陰潤肺,退熱消喘等醫療保健功效。

美味菜譜

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龜峰扣肉:又名"經國扣肉",是20世紀30年代蔣經國先生在贛南任專員期間,他的特級廚師塗光明根據經國先生口味研製而成,是蔣經國招待外賓、宴會的首選菜餚之一。龜峰扣肉選料考究,以精選的上好新鮮五花豬肉為主料,配以龜峰特有的優質幹雪裡紅和多種天然名貴香辛調料,以枸杞子、甘草等中藥,加上梅乾菜等多種配料蒸制而成,具有"色、香、味"俱全,回味綿長之特色,以及美容、養顏、健腦之功效。其味油而不膩,肉質嫩滑,香氣迷人,口感不同一般,柔軟順滑。底下的梅菜夾雜著梅香,醬香,肉香,美味無窮。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姬松茸:產於三清山,懷玉山脈,是一種食藥兼用的腐生真菌,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口。它所含的聚糖,具有抗癌、降血脂、安神等功效。(乾貨姬松茸用冷水浸泡發軟,切成小塊,可燉、炒、做湯等,風味更佳)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芙蓉炒桂翅:它的原材料也很普通,有豆芽、紅蘿蔔、素翅、幹菇菜、青椒絲和蛋白清。做的時候要把素翅提前泡好,蛋清也要提前炒好,而且要用小火炒,不然會糊,最後再把所有材料放在一起炒。方法並沒有什麼特別,關鍵是在烹飪的過程中的火候和調料要很有分寸,不可以放太多的油,也不放味精,只用蔬菜製成的上湯調味,才能成就這樣一道營養豐富、搭配均勻的芙蓉炒桂花翅。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李坑撰肉:江西上饒婺源的特色菜。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調料,放在剛燃燒過的糠灰上面烤,烤出來的油滴到灰裡又會增加灰的熱量。外脆內松特別香。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糖醋鵝頸:產於江西上饒姿源,把精肉剁成蓉狀,與豆粉一起攪勻,用豆腐皮包裹成條狀,入油鍋炸,出鍋後切成小段裝盤,蒸熟。另一個鍋中燒少許湯,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盤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黃,酸甜可口,常被用來做婚禮宴席上的傳統菜餚。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婺源汽蒸糕:以米粉加發粉在類似鍋蓋的圓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層,再撒上香菇沫、蝦米、豆芽沫、幹筍、幹豆角、辣椒、蔥、豆腐乾沫,蒸熟起鍋,約1釐米厚,在上面撒上蔥花,澆上熟油,再用刀劃成稜形,蘸上辣醬。

粉蒸菜:婺源人最愛吃的一種菜,無論葷腥或園蔬都用生米粉蒸,如蒸雞、蒸魚、蒸肉、蒸豬腳、蒸莧菜、蒸豆角、蒸茄子、蒸芋頭、蒸南瓜等。有時還用板栗、芋頭、蘿蔔、冬筍等與豬肉混合蒸,稱為蒸雜碎。

涼粉草,又叫仙草、仙人草、仙人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坡地、溝谷的小雜草叢中,分佈廣。在當地山區的山溝河邊都有野生的涼粉草生長。據《綱目拾遺》卷四記載,涼粉草具有清暑、解熱、利水的功能,可治中暑、清熱消暑、降血壓、關節肌肉疼痛等病症。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地瓜炒肉片:

用山裡的木薯炒豬肉,加了一點辣子,據說味道十分好。價格實惠,只要12元就能炒一盤。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荷包紅鯉魚:產於婺源民間,色澤金紅,頭小尾短,背高體寬,腹厚肥大,狀似荷包,故稱荷包紅鯉魚,是中國著名優良魚種。據《徽州府志》載已有三百多年的養殖歷史。

傳說明萬曆年間,婺源籍戶部尚書餘樊學告老還鄉,將皇帝御賜的紅鯉魚帶回放養,後逐步繁殖,流傳民間。

婺源縣於1958年成立了荷包紅鯉魚研究所,蒐集種魚17條,經20多年的系統選育、7代提純復壯,培養出“荷源鯉”、“芙蓉鯉”等優良品種。1980年通過鑑定,成為中國第一個人工選育淡水養殖的優良魚種,並按照無公害模式進行養殖。現每年能育出魚苗20多萬尾,已推廣到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同時遠銷香港等地,深受歡迎。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在鄱陽,魚是除了主稻之外的主食之一,當地有在不同的時節,吃不同的魚的習慣。於是也就形成了春鯰、夏鯉、秋鱖、冬鯿四季食魚之分。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春鯰,春天的鯰魚非常活躍,體態膘肥,周身被厚厚的黃油包裹,吃起來味道鮮美,還具有養脾養血的功效。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夏鯉,鯉魚產卵後,消耗過大,只有隨著水溫的不斷上升,食慾增多,漸漸變得背圓體豐。長期以來,鯉魚被人認作吉祥象徵,有升騰的意思,所以逢年過節,人們都會以鯉魚入席。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秋鱖,食魚千年的鄱陽人,根據魚的生長習性發現,鱖魚在秋天吃是最佳時期,因為它在三、四月產卵,經過一個夏季的成長,肉質才會最鮮嫩。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冬鯿,鯿魚四、五月產卵,入秋後喜歡呆在河港深潭處集群過冬,它們沒有進入冬眠狀態,便不會像其它魚體膘下降,而且鯿魚非常有利於人體在冬天的養護,有調胃氣,利五臟,祛胃風的作用。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茶亭狗肉:狗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蛋白質質量極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機體抗病力和細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食用狗肉可增強人的體魄,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狗肉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炒田螺:上饒人宵夜下酒的必備小菜,看著就能讓你流口水

舌尖上的江西|上饒的美,在你的眼裡,上饒地道美食,更在你的嘴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