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已有兩千五百年的建城歷史
文人雅士留下無數詩詞歌賦
文化底蘊深厚
蘇州每一處都十分雅緻
就連每個地名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
這些蘇州好聽的地名
最打動你的是哪一個?
在蘇州,從一走到永遠
一人弄
▼
西出烏鵲橋路,東接羊王廟(弄),長80.2米,寬1.3米,磚石路面,弄極狹窄,謔稱僅可一人通過,故名一人弄。
二郎巷
▼
北起十全街,東傍內城河,向南折西至相王路。巷子裡原來有個二郎廟,所以被叫做二郎巷。也有些周邊的老蘇州叫這個巷子宜蘭巷,這兩個名字蘇州話讀起來有點像哦~
三元坊
▼
起初是清代地方官專門為大學霸錢棨(qǐ)建造的一座高大的牌樓,如今街道拓寬,牌樓已不復存在了,地名倒是保留了下來。
四畝田
▼
在桃花塢大街石幢弄北,分東四畝和西四畝。聽起來名字不怎麼樣,但這裡可是陳圓圓的出生地呢。
五卅路
▼
南起十梓街,北出言橋至干將東路。以前這裡也屬於張士誠兵敗後的“王廢基”,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後,蘇州各界發起募捐,後以退回的一萬元捐款,在體育場東側築“五卅路”以紀念。
六宅頭
▼
在百步街北面,葑門護城河邊,現在是蘇大王健法學院所在地,曾是優雅漂亮的住宅,是兩棟兩層六底小樓房,解放前有東吳大學的六位教授住家在此,故得名六宅頭。
七姬廟弄
▼
八寶街
▼
北出定慧寺巷,南去西向與張家弄相連,舊方誌錄裡沒有記載,傳言張士誠曾埋八寶九缸十六甏於此,後被太平軍挖出,由此得名。
九如巷
▼
從十梓街拐進五卅路,左邊第一條巷子就是九如巷。在清代,這裡叫鉤玉巷。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事實也的確如此,除了沈從文後來慘了點。
十梓街
▼
梓為百木之王,街名源自古詩”太守署前樹十梓”街北有子城遺址,明代之前就是蘇州府署。現在的十梓街是合併瞭望星橋東的天賜莊和望星橋至鳳凰街的嚴衙前。
百花洲
▼
胥門至盤門的城牆和第一直河之間,為一狹長地帶,沿用
南宋時舊名。南宋創建的百花庵在街南端,盛時室宇人稱“一千九百九十九間半”,農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則為一年一度廟會,香火鼎盛。在蘇州,走遍四方
東美巷
▼
古稱館娃坊,吳王離宮別館所在。宋代為果子行集中地,故亦稱果子巷。明代始稱東米巷,是與西米巷對稱,清代轉音稱東美巷。
西美巷
▼
東側本有河,與東美巷-牛車弄夾河平行。宋代名和豐坊。明代是
米行集中地,稱西米巷,清代轉音訛為西美巷。巷多大宅院。南石皮弄
▼
一長一短兩條平行,原巷內多為小手工業及小販聚居的茅棚陋舍,與外口十全街顯貴宅院相比益顯破敗不堪,人稱“破弄” ,因“破”字弄名不雅,以拆字法稱“石皮弄”。1980年調整重名,此處冠以“南”字。
府東巷
▼
歷代稱
施巷,吳音施、舒不分,民國後遂訛為舒巷。1980年定為今名。在蘇州,童心不泯
東麒麟巷
▼
古名騎龍巷相傳附近河中有龍潭,曾有萬鯉來潮之異,故命騎龍巷,今訛作東麒麟巷。
黃鸝坊橋
▼
古代這裡曾是黃鸝市場。
鳳凰街
▼
南段老鳳凰街古名孔聖坊巷,唐宋時期,有孔聖坊豎立北口。傳說:康熙帝南巡行宮就在街附近,“聖上”出入,即逢“孔聖”,於儀禮不符,遂借街南端西側原金雀弄名,以“金雀對鳳凰”為由改稱鳳凰街。
烏鵲橋
▼
古名橋,與闔閭城同建,相傳建城之初,此處有吳王烏鵲館,橋因館而得名。歷史上有不少描寫烏鵲橋的詩詞,如唐白居易有“烏鵲橋紅帶夕陽”、“烏鵲橋高秋夜涼”等佳句。這些詩句給這座橋增添不少
浪漫情懷~臥龍街
▼
就是今天的人民路,起初叫臥龍巷,後又因清帝南巡時百官在此護駕而改稱護龍街。
飲馬橋
▼
有兩個傳說。東晉時代有位高僧叫支遁騎著馬到了這裡,放馬飲水到橋下,馬飲水的地方居然生出了蓮花。另一個說法是古代的時候在這座橋的南面有一座關帝廟,關公所騎的赤兔馬,常常在夜裡無人之際,跑出來在橋下飲水。
在蘇州,領略百態
太監弄
▼
明代有金玉、如意兩太監在此居住,遂名太監弄。西段曾名青年弄,因基督教青年會得名。
天線弄
▼
舊時亦稱西採蓮巷。據老人云:本弄自古即名天線弄。光緒末年有人在此設家庵,以弄名諧音稱天仙庵。
泗井巷
▼
宋代稱四酒務。酒務:官職、官署之名,專管釀酒與酒稅事務。原有酒務四,合而為一,故名四酒務,亦即都酒務。四酒務官署在此,巷名隨之。清代訛為泗酒巷。民國初再訛為今名。
蘇州有這麼多有趣地名
你想和誰一起去走走呢~
閱讀更多 蘇州生活指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