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哪些最有名的街頭小吃?

屈鵬濤

聽說杭州街頭小吃頗多,特地拉了朋友去吃了個開心,不得不說,正宗的小吃,味道就是特別,之前吃的路邊無名小吃和它們一比簡直,天壤之別。

正宗杭州小籠包

百年老店:知味觀

小籠包是吃過不少,正宗知味觀的小籠包就沒吃過了吧,晶瑩剔透的小籠包熱氣騰騰的被端上來,咬一口,餡香皮軟,回味無窮。

蔥包燴

正宗小店:孫奶奶蔥包檜

薄春捲皮子裹上油條和小蔥,在鐵鍋內壓到平整,或炸至顏色金黃,配上甜醬辣醬,兩隻一疊起來,就是標準的一副蔥包檜,油條和蔥的油香都滲入餅皮,咬一口,春餅微脆油條軟韌。

臭豆腐

特色小店:龍翔臭豆腐

一種很有特色的小吃,喜歡的人僅僅是想就足夠流下口水了,可不喜歡的人,恨不得離著三條街就捏著鼻子繞路走,不過作為一種流傳甚久的街頭小吃,臭豆腐還是受到了多數人的歡迎。

油冬兒

作為一種徹徹底底的街頭小吃,油冬兒這幾年不太常見了,它是用蘿蔔絲、鹹菜、蝦米等或者豆沙和麵粉一起調和成麵糊,放入勺子一樣的模具裡,擱在油鍋裡一炸即可。輕輕咬一口,炸得金黃色的外表十分香脆,裡面蘿蔔絲麵糊卻溫軟白糯帶點鮮甜,外酥裡嫩,香氣撲鼻。


世界邦旅行網

1、南宋定勝糕 [浙江省杭州拱墅區]

南宋定勝糕始於宋代,千百年來一直為杭城人民所喜愛。南宋定勝糕外層是精製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裡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定勝糕的顏色緋紅,象徵著戰爭的凱旋。

2、糖桂花 [浙江省杭州拱墅區]

每逢八月中秋前後,丹桂飄香,人們在這“金雪世界”裡,不僅可以尋幽探勝,而且可以嚐到香甜可口的糖桂花和桂花栗子羹等佳點。

3、蔥包檜 [浙江省杭州下城區]

“蔥包檜兒”是杭州特有風味的傳統小吃。傳說望仙橋畔王二油煎餅店炸“油炸檜”出了名,一時眾起仿效,油炸檜店林立杭城。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他對秦檜夫婦的心頭之恨,還憤憤難平,就將冷油炸檜在熱鍋一烤,把烤熟的油炸檜同蔥段捲入拌著甜麵醬的春餅裡,再用鐵板壓烤,烤到表皮呈金黃色,油炸檜“吱吱”發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來一吃,覺蔥香可口,便取名叫“蔥包檜兒”,一直流傳至今。

4、吳山酥油餅 [浙江省杭州江乾區]

選用精白麵粉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麵,經造型入油鍋成。食時,加上細綿白糖。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嘴即化。此餅在吳山一帶經常有供應,相傳清乾隆遊吳山時曾品嚐過。民間稱它為吳山第一點。

5、西湖藕粉 [浙江省杭州西湖區]

西湖藕粉是杭州名產之一。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衝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

6、雀巢鳥窩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

雀巢鳥窩名字聽起來很好玩,不過做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精選澄面、豬油、鹹蛋黃、鵪鶉蛋、細沙等多種原料,鵪鶉蛋營養豐富,鹹蛋黃味道鮮美,加上豬油、細沙更是讓這道點心百吃不厭。

7、小雞酥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

小雞酥選用精麵粉、沙律油、豆沙為主原料。出品之小雞酥外形小巧可愛,未嘗已是飄香四溢,咬一口,外酥內滑,甜而適口,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精緻小點。……

8、杭州貓耳朵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

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葉小舟賞玩西湖。遊得興致勃勃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眾人連忙避雨於小舟船艙內。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許久都不見停。幾個時辰過去了,乾隆皇帝又飢又餓,忍不住問老漁翁有否吃食。老漁翁告訴乾隆有面但沒有擀麵杖,做不成麵條。正發愁之際,老漁翁的小孫女抱著一隻小花貓走來說:“沒有擀麵杖,我來用手捻。”於是小姑娘動手將面捻成塊,狀似小花貓的耳朵,小巧可愛。她把這形狀怪怪的麵條下鍋煮熟後再澆上魚蝦滷汁端給乾隆吃。乾隆見面條不同尋常的模樣,玲瓏別緻,吃後更覺得回味無窮,趕忙問小姑娘這叫什麼面,小姑娘回答說是貓耳朵。乾隆非常喜歡這道點心,回京後即召小姑娘為其做“貓耳朵”。自此“貓耳朵”成了一道名點 貓耳朵。

9、麻球王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

麻球王粒粒透著光澤的芝麻,形如氣球,色澤光亮,皮薄透光,香甜可口,一上來就讓人愛不釋手。這吃可有講究,要先弄破一塊表皮,讓裡面的熱氣先透一些出來,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燙著嘴唇。最表皮薄薄的一層是極脆的,接下來就嚐到糯米的潤軟,並不時飄出勻勻的、淡淡的、香甜的味道。  

10、片兒川面 [浙江省杭州江乾區]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風味小吃。烹調時,選用瘦豬肉片,配以筍片和雪菜,與麵條同燒而成。此面肉片鮮嫩,雪菜筍片色澤翠白分明,食之美爽口。


蔓蔓的漫遊日記

吃貨界最懂減肥,減肥界最懂養生的晶晶湯博士前來作答。蔥包燴、定勝糕、酥油餅、西湖藕粉、縉雲餅,這些都是在大街上賣的可以拿著吃的。至於那些要到小吃店裡坐下來吃的,比如貓耳朵、片兒川、油爆蝦這種的不符合“街頭”二字,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1蔥包燴

一道簡單小吃內藏著南宋人民的國仇家恨。“燴”代表秦檜,也就是裡面的炸油條,要把秦檜兩口子扭成結放油鍋裡炸。配上一根蔥,用春捲皮裹得緊緊的,在壓癟放到油鍋裡煎。這樣的操作怎一個恨字了得,只能多吃幾口,消滅它!

2定勝糕

3酥油餅

巨好吃啊,就是千層酥脆油餅撒上糖粉,咬下一口,油餅直掉渣,滿滿的幸福感。當然熱量也是滿滿的。相傳也是南宋遷都臨安時候帶來的皇家點心,話說那時候也只有貴族吃得起這麼多油和糖。

4西湖藕粉

當然這藕肯定不是西湖裡面產的,主要來自於杭州郊區餘杭。這種藕孔小、肉厚、味甜、澱粉多,白裡透紅特別美。藕粉一遍還要配上糖桂花,吃完感覺自己能量滿滿。糖尿病人就別吃了。

5縉雲餅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不是杭州小吃而是來自於麗水市縉雲縣,但杭州滿大街都是賣這個的,所以必須得說一下。在陶製大桶裡面烤,所以餅子特別焦脆,裡面裹得是梅乾菜和五花肉,熱吃是軟的,涼吃是脆的,還不膩。


晶晶湯愛健康

明·芋餅丨小餅糯脆,“芋”眾不同\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72, "thumb_url": "46eb0004b5fc8d4fa7e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