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聞播報員對著鏡頭前,是不是有字幕打出文字?

牽手在樹蔭下


真是既讓人羨慕他們的普通話講的好,又讓人欽佩他們的博學有才,更覺得他們的記憶力之好讓人不可思議。


直到有一天,有書君瞭解到一些關於播音的“內幕”,才明白,播音主持人在播新聞、主持節目時給觀眾一種正在看著他們的感覺,其實有時是一種錯覺。



事實上在他們的正前方安裝有一個提詞器,那些需要播報和主持的新聞稿件及節目內容,已經提前儲存到提詞器裡。


為了能準確無誤地播報安排好的內容,提詞器上每次只顯示九個字,播音員或主持人,只要照著正前方的提詞器念就行了。


當然,播音員或主持人必須有一些表情或動作,來增強自己演說的形象逼真性,不能讓對面的觀眾看出他們是在唸稿。


或許會有人覺得有了提詞器,播音就變得省事多了,差不多的人就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事實上既使有提詞器,電視播音和主持人的工作依然要求很高,除去形象、氣質、普通話,主持人還必須具有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知識積累。


同時,在鏡頭前要表現得大方、得體、從容,而且語言表述要極具感染力。要做到這一點,主持人對於自己要播報的內容如果不熟記於心,只靠對著提詞器去讀念,是絕不可能的。


所以,提詞器對於好的播音主持人來說只有起下作用。


一、提示器起提示作用


播音主持人在正常的播報中,仍然是要依靠自己的記憶與理解來表述,提詞器同步顯示播報內容,只是為了以防萬一播報突然卡住時、順便看一下就可以街接下去的提示作用而已。



二,在談話、文藝類節目中,提詞器重在提醒主持人,內容不能跑偏。


在這類節目中,主持人需要與嘉賓甚至臺下的觀眾進行互動,一般並沒有現成的稿子。


而在互動時,往往嘉賓或觀眾的語言、情緒等會影響到主持人的思路,提詞器上顯示的是節目的大致提綱與各個階段內容進行情況的提示。主持必須把握著這個“度”。


三,應對節目進程中的突發狀況。




當然,優秀的播音主持人,面對以上每種情況,都可以巧妙處理、從容應對。



有書共讀

鏡頭前,是有一個提詞器的。

我曾經去央視做過幾次嘉賓,如果是隨便談話的節目,面前就空空如也,只有幾個固定機位的攝像機,在遠處多角度拍你;還有一個由搖臂控制的移動攝像機,時不時從你頭上轉過去,弄得人挺緊張,措辭就謹慎起來。

還有就是做講座,是在新央視大樓(大褲衩)的四號演播廳(廳號有可能記錯),廳的面積不大,不到一百平米,前面是監控室,坐著編導、技術等人,後面經過一個起到隔音的甬道,推開一個很厚的門(也是為了隔音),就是演播廳了。

裡面有幾個機位沒太留意(有的攝像機不需要有人操作),工作人員就兩位,一位攝像,還有一位,他的工作就與這個題目有關,他幹嘛呢?坐在電腦後面控制提詞器。

(提詞器)

對了,我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原來沒有一個觀眾!就對著一個提詞器。

(這是本人2015年在央視“法律講堂”節目試講的畫面)

你從電視機裡看我,以為我在看你,其實我看的是提詞器,上面正走“臺詞兒”呢!同理,電視上的許多人,都是一本正經看詞兒的。

所謂“臺詞兒”,就是講者事先擬好的稿子,根據他本人的語速,一節一節地往上移動,講的人一停,詞兒也停——我前面已經交代了,有一位專門在旁邊控制呢!

(提詞器廣泛用於電視傳播中)

但照著詞兒念,不能給人留下明顯的念稿的感覺,得做出一些表情和動作,就像對著人講似的,有點演的意思。對於我這種鏡頭感不太好的人,提詞器太重要了,用它也有利於提高“講”的效率,方便控制節目時長。

我挺佩服有些老師,提前背熟了稿子,在攝像機前開講,就跟在教室裡對著學生講一樣,生動自然。這也是一種能力。

對於我國的播音員,提詞器也很重要。

我們知道,播音員播的許多稿子,特別是時政類新聞,是不容許出一點錯的(嚴重錯誤會構成“新聞事故”),而且極其講究播報時“自信的儀態和從容的語速”(所以基本上是看不到播音員們出現肢體語言,除了嘴巴,他們哪兒都不動),這時候,如果離開提詞器,直是“玩”不轉的。


皇帝不稱朕

《新聞聯播》是很多人每天必看的電視節目,很多人看到新聞主播在播報新聞時口齒伶俐,一絲不差通常會吃驚於主播的記憶力,因為很多人都以為新聞稿是主播提前背下來的,實際上事實並非如此,我看過一期綜藝節目,裡面幾乎呈現了新聞播報的過程。

既然不是提前背下來的,那主播是怎麼做到一字不差播報出來的呢?

原來主播在播報新聞時,在主播的正前方有一個叫提詞器的東西。需要播報的東西都是提前準備好,而且為了播報準確每頁上只有九個字,所以每次播報你以為主播是倒背如流,其實他們只是在讀而已!

下面這個就是提詞器。



但不是有了提字器任何人都可以做主播,新聞聯播首先一定要保證播報的準確性,為了保證直播的準確性,要求主持人具有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知識積澱。很多新聞主播都是在科班畢業後要經過至少10年打磨才能正式播報新聞。以海霞與康輝為例,他們都是92年畢業後直接分配到央視,而正式成為新聞聯播主播,則是07年的事情了。

而且為了播報的準確性,一旦在播報過程中出現失誤還有可能面臨處罰,比較輕的是罰款,撒貝寧曾透露過,《今日說法》的標準是講錯一個字罰50元,而他最多一個月被扣了800元,而且央視節目組往往實施連坐制,主持人犯錯,主任也會被扣錢。而到了《新聞聯播》這個級別,處罰措施就更加嚴格,主持人的口誤會被分A、B、C、D四類,最嚴重的A類錯誤號稱“就地死亡法”,如果出現無法挽回的錯誤,主持人當天播完新聞,第二天就得下崗。

所以新聞主播是一項責任重,壓力大的工作,並不只是大眾表面看到的那麼光鮮。


陳蘭香老師

作為一個曾經對著鏡頭代過幾天班的臨時主播,想要泣血說一句:

哪裡說話輕鬆啦!!!!!!

是的,當主播對著鏡頭的時候,前面對著的是提詞器,提詞器分為兩種,一種叫電子提詞器,長這樣:

但是中央電視臺用的是老式的提詞器,主要還是從安全角度考慮的,下面這張示意圖來自知乎網友,清楚地標註了央視新聞直播時的機位和題詞系統。

(圖片來自知乎網友)

根據圖片所示,在主播直播臺正上方有一臺攝像機,專門負責拍攝主播手中的稿子,再把稿子內容投放到正前方的水平屏幕上(左右翻轉圖像),屏幕上方有一塊高透玻璃再把圖像映射出來給主播看。高透玻璃後方就是攝像機主機位,這樣主播在看玻璃上的字的時候,攝像機拍出來的畫面看主播也正在看鏡頭。

你以為我們只需要讀嗎?

nonono,直播當中,主播需要邊讀邊拿手輕輕向前推動稿件,一頁推完了就要拿走翻頁。不過,稿件每一行,是9個字。為什麼是九個字呢?這是經過很多次試驗得出的結論,9字一行,人眼最大目力所及,不需要轉動眼珠。這樣,就不大容易讀錯行。

但是,因為是直播,是會有許多許多許多突發狀況的。

我來說幾個,比如,最常見的情況是,進了直播室,忽然有一條突發新聞進來,導播告訴你,需要插播,這時候,你還來得及做9字稿嗎?當然不行,而且,你根本沒有時間看稿子,所以,有時候很多情況下,會看到主播們直接低頭念稿,就是突發。你可以試一試,之前從來沒有接觸的稿子,裡面有許多陌生地點,人名和事件,要一次性讀對,其實是很難的。

還有突發情況,如導播忽然要改新聞順序,也非常考驗主播的應變能力。所以,絕不僅僅是讀稿子而已。

不過,有關提詞器,現在有一種新一代的提詞器,觀眾看不到,是透明的,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政要會用來做演講,比如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被很多人批評,說他是“提詞器總統”。

演講專用的提詞器,從演講者一方可以看得到字幕提示,而從觀眾一方只會看到透明玻璃。


susie李舒

我不知道新聞播報員具體的情況,但是我覺得他們的面前一定會有大屏幕打出的字,而且他們也要熟讀甚至要把稿子背下來。

因為我大學專業的關係,所以我也曾經去電視臺出觀眾,那個節目就是一個主持人一直在講,講一些感人的事情,我們作為觀眾坐在臺上和她進行一些互動比如鼓掌之類的。看電視的時候主持人是在對著機位一絲不苟的背出來,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角度看來主持人是面對著打著字的屏幕一絲不苟的念出來,他們看著屏幕,機器對著主持人,我記得當時主持人因為看不清楚字還特別的讓工作人員調整一下,他們大多數不是背的,都是現場看著屏幕唸的,不是直播尚且都是這樣,更別說直播,萬一新聞播報員不幸的忘掉了要說的內容,這可就慘了,所以他們直播就更加的需要帶字的屏幕。



而且別看一些節目主持人給你推薦幾本好書,給你推薦幾部她看過的電影,其實都是假的,我當時在出觀眾的時候就親眼目睹,那個主持人在上臺之前都不知道推薦的是什麼書,而且當時還現問的助理第幾頁要推薦,然後助理協助翻到那頁以後,機位就緒,主持人在裝作很懂的樣子把書介紹給觀眾,實際上他們都沒看過。說的那些親身經歷都是假的。


當然這是主持人,對於新聞播報員的要求肯定比主持人高,他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說話的能力都要求很高,他們也得將稿子背下來,畢竟在平時錄節目的那種可以通過剪切重來,而新聞播報說錯一個字都是大忌,所以也是蠻佩服他們的。


娛夫捕娛

主持人新聞播報員對著鏡頭前,是不是有字幕打出文字?

答案1: 是有提示的。我是一名播音主持的學生,所以,對這些還是有了解的。新聞主播在直播新聞的時候都是有提詞器的,但是,不僅僅是有提詞器哦,有時候還會有返聽耳機又叫監聽耳機或監聽器。

提詞器是用來顯示文稿內容的設備,可以把臺詞通過反射到攝像機鏡頭前的專用鍍膜玻璃上顯示出來,使演講者能始終面向觀眾的親切感,提高演講質量。提詞器是電視播音主持和演講者的常用設備。監聽耳機是沒有加過音色渲染的耳機,是相對於高保真耳機而言的。通過監聽耳機,能夠聽到最為接近真實的、未加任何修飾的音質。它廣泛應用於錄音棚、配音室、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MIDI工作室等領域。

但是,大家不要以為有了這些設備播新聞就會很輕鬆,壓力很大的!而且,全都是直播,有時候新聞聯播的稿子都是半張A4紙或幾句話就遞到主播的主播臺上的,一次沒看過的稿子就要播出來的,即使有提詞器,有耳機,也是很考驗主持人的。


答案2: 主持人播報新聞的時候攝像頭邊上有個提詞器,用來顯示他要說的內容。當然這個只是起輔助作用,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播報員的自身功力。還有,關於很多人提到的新聞聯播(也包括一些其他新聞)播完之後主持人收稿子的鏡頭,那是因為新聞聯播由於內容差異,每天的時間都可能會有微小的差別,可能多幾秒也可能少幾秒,而新聞聯播之後的節目甚至於廣告的時間基本都是固定死的,不方便天天調整。這個時候,就用他們收稿子的畫面來調節時間,因為這樣的畫面沒有實質性內容,時間多幾秒少幾秒都不會太引起觀眾注意,新聞聯播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精準的把控時間。

答案3: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當今,播音員顯示器純屬小兒科,連現在學生課堂上老師講課都使用大熒屏。

稀罕的是播音員要巧妙適當與播放畫面同步,當然是播音員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才能做到璧聯珠合,熟能生巧。

播音員在開播前要備足功課,熟記這檔稿件內容,做到胸有成竹,臨危不懼,放鬆自如。

總之吃那行飯都不易,聽說播音員說錯一個字要被扣罰5元錢。

答案4: 播音員前面有一個提詞器(顯示器)。播音員先把稿件拷進提詞器裡(電腦),提詞器輸出端連接一臺顯示器,播音員手上有一個控制器,用來控制文稿上下動滾的速度和翻頁。這提詞器一般就立在與攝像機相同的位置上,因此讓人感覺播音員始終面對著觀眾播讀新聞。

閱鑑未來時代

我在中央電視臺實習過,也有幸進入新聞演播廳在幕後親身感受新聞直播。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澄清題主的疑問。主播對著鏡頭播報新聞的時候,需要藉助提詞器。主播看的不是字幕,而是A4紙反射在玻璃上的虛像,而攝像機就在玻璃後面。

在新聞播報之前,主播要念的文字已經打印在A4紙上面,只佔據A4紙的左側,每行只有九個字,每則新聞都單獨成頁。這叫九字稿,是專為播音模式優化的。據說,九個字是播讀習慣的最佳字數,可以避免主播在讀稿時過多地左右移動眼睛,以至於觀眾察覺主播在照著稿子念。

主播會提前拿著九字稿熟悉播報內容,在上面圈圈畫畫,標記停頓、重讀等,確保直播時萬無一失。直播即將開始時,主播需要按新聞播報順序將打印稿依次整理好。

直播過程中,將打印稿放在播報臺上的固定位置,頭頂的高亮度顯示器件就能顯示文稿內容,將其反射到攝像機鏡頭前一塊呈45度角的專用鍍膜玻璃上。拍攝主播的攝像機就在玻璃後面,所以主播在看播報內容的時候也能正對著攝像機。提詞器屏幕只能顯示四五行字,主播報新聞時需要移動A4紙和更換稿件。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注意到主播手上的動作了。

央視有嚴格的保密制度,無論是九字稿還是傳真稿,都會在使用後集中銷燬。在這裡我就不放照片了,感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搜索。

再來爆個料,雖然主播在電視機前都是西裝革履的,但他們著裝並沒有我們見到的那麼正式。因為鏡頭只拍攝到主播的上半身,所以主播在播報新聞時很可能上半身穿著西裝,下半身穿著牛仔褲和運動鞋。其實,在播報新聞時不苟言笑的主播們在日常都非常平易近人。


愛情雜談

主持人播報新聞的時候攝像頭邊上有個提詞器,用來顯示他要說的內容。當然這個只是起輔助作用,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播報員的自身功力。還有,關於很多人提到的新聞聯播(也包括一些其他新聞)播完之後主持人收稿子的鏡頭,那是因為新聞聯播由於內容差異,每天的時間都可能會有微小的差別,可能多幾秒也可能少幾秒,而新聞聯播之後的節目甚至於廣告的時間基本都是固定死的,不方便天天調整。這個時候,就用他們收稿子的畫面來調節時間,因為這樣的畫面沒有實質性內容,時間多幾秒少幾秒都不會太引起觀眾注意,新聞聯播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精準的把控時間。


小神在長沙


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

是的,我相信會有。手下放著幾張文字材料,可手動反光牆上,也能向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