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一天24小時

“我想和你一起起床”,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情場暖話,總比想和你一起睏覺來的高雅,擱在清朝後妃那裡,這是她們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與制度不合。

皇帝通過綠頭牌下單成功,嬪妃留下侍寢,依律是不應過夜的,時間一到,會有太監站在皇帝健康角度上敗興的催促,她當然也不需要再回到自己的寢宮,皇帝寢宮會有附屬建築,一般會到那裡留宿。

接下來皇帝會睡個好覺,睡到自然醒是不現實的,第二天的行程早就安排好了。

清朝皇帝的一天24小時

凌晨4點: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凌晨四點,這個時間可能你剛加班回家或從夜場回來洗完澡躺在床上,可能看了幾眼手機,馬上就要睡覺,但清朝的BOSS沒有你的幸運,你和他同時打了個哈欠,完事你就鑽進被窩,他則必須從被窩鑽出來,起床,開始他的新的一天。

頭一件事自然是洗漱更衣,應該有專人伺候,那幾個專人的身份必須是太監,萬一是宮女,萬一大BOSS忽發晨興......還是那句話,對身體健康不好。

清晨5點:

請安,對象自然是皇太后、太皇太后,當然假如你是嘉慶,第一排序應該是太上皇乾隆那裡,聽長輩跟你講那過去的故事,表達你對她們的敬意和孝順,一圈完畢之後,時鐘指針也該到六點了。

早晨6點:

早自習,也叫膳前讀,地點是在養心殿的西暖閣或弘德殿,那是御書房所在地,讀書之前,有時會拉幾下弓,做做伸展運動,儘量別抻著筋骨就好。讀的書一般是以蒙古文開始,接著讀滿文,最後讀漢文,內容一般是前朝皇帝們遺留下來的《聖訓》和《實錄》,學習前輩的治國經驗,避免走彎路。

早晨7-8點:

早膳時間,起床已經兩三個小時,腸子也該溜細了,歡迎來到早膳時間。皇帝一天只能吃兩頓半,除了一早一晚,中間只有加餐服務,無非是些小吃、點心,這也不是皇帝一人的風格,滿族人一天都吃兩頓飯,你也不好意思搞特殊化。

早膳一般是八個主菜,四個小菜,令加火鍋、粥、湯等,主食是米飯、麵食或糕點。皇帝動筷之前,照例得由太監先品嚐試毒。

清朝皇帝的一天24小時

上午8點半:

膳後讀開始,根據個人需要,可能會有帝師陪讀指點,糾正個錯別字啥的,假如你頑固的唸錯一個字,沒關係,陛下,大家以後就按您唸的那個發音改注推行就是。

去辦公事的路上,路過宮內的宗教場所,這裡薩滿教、佛教、道教往往和平共處,需要拜的神靈很多,燒燒香還還願,一個也不能少。

上午9點半:

進入早朝等公務時間,可以御門聽政,也就是所謂的早朝,也可以批閱奏摺、召見大臣、下發諭旨、接見藩屬使節。中間可以享受一次加餐。

中午1點半到2點:

晚膳時間到!好像時間很早啊?沒錯,晚餐吃得早,晚上才可以睡得早,這也是在關外就遺留下來的生活習慣,晚上8點就得入睡,保證健康睡眠八個小時非常重要。

摘取同治帝即位後的一頓晚膳菜單,看看清朝皇帝的晚膳品種究竟如何:

萬年如意大碗菜四品:燕窩萬字金銀鴨子、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如字鍋燒鴨子、燕窩意字什錦雞絲。

懷碗菜四品:燕窩溜鴨條、攢絲鴿蛋、雞絲翅子、溜鴨腰。

碟菜四品:燕窩炒爐鴨絲、炒野雞爪、小炒鯉魚、肉絲炒雞蛋。

餑餑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卷。

燕窩八仙湯。

簡單統計了一下,12道菜,6道跟鴨子幹上了,6道帶著燕窩,4道跟雞有關,那道“攢絲翅子”,既然有翅膀,也是非禽即魚。全是白肉,幾乎沒有紅肉,從營養學來講,倒是有理,從口味上來說,稍嫌單調了吧?蔬菜在哪裡?同治啊同志,怪不得壽命有限呢!

再來插播一下康熙帝出巡(長達三個半月)時的“豐富”膳食:

“豬油炒白菜六罐、豬油炒芹菜六罐、豬油炒芹菜心六罐、豬油炒胡蘿蔔六罐、豬油炒菠菜三罐、醬燒茄子六罐、水焯茄子六罐、水焯白菜心六罐、水焯白菜六罐、醃韭菜四罐、醃韭菜醬瓜四罐、醃韭菜茄子兩兩罐、醃水焯茄子兩罐、醃水焯醬瓜兩罐,合計六十罐。另備有漬頭等山裡紅一罐、二等山裡紅一罐。”

這裡不禁有個小小的疑問,御膳房每次去菜市場買菜,為什麼全是抄的白菜茄子芹菜韭菜這些最便宜的大路菜?一路上醃鹹菜倒是準備了不少,或許,這才諳合康熙帝的長壽之道吧。

清朝皇帝的一天24小時

下午3點之後:

自由安排,勤政的請繼續參照上午,再來一次循環,怠政的就可以休息了,帶上你的姑娘們逛各種園子,做做遊戲什麼的。

下午6點:

在現代社會剛下班的這段時間,清代BOSS可以做一些愛做的異性之間的事情,但記住,不能太晚,因為明天你還要四點起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