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不是旅遊區看起來外表光鮮,而生活區卻髒亂不堪?

中國最權威

“日本是不是旅遊區看起來外表光鮮,而生活區卻髒亂不堪”


樓主這樣的表達比較極端了。


無論是哪個國家,只要是發展旅遊業並且比較發達的,其旅遊點就肯定光鮮亮麗,豪華非常。其服務質量、工作人員之素絕對堪稱是國家面子。作為外國遊客,旅遊點的體驗肯定會給你一種賓至如歸、至高無上的享受。那麼你就只能乖乖把腰包裡的票子不自覺全部掏出。

不過,除了旅遊點之外,特別是商業區和居住區,大多數景觀就和你家隔壁街道就差不多了,日本也不例外。

在傳統的京阪神、東京圈兩大商業圈,絕大部分遊客到訪的都是當地的旅遊商業區。遊客們能夠到達除旅遊區的地方極其有限。由於沒有語言門檻問題,我也經常要到各個地區進行一些有主題的拍攝任務,再加上在東京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我能比一般遊客看到更多畫面。

日本人就生活在“不給別人添亂”、“儘量不能麻煩別人”的教育當中,因此他們總能擁有著較高的自覺性。特別是在自己居住範圍,日本人總希望能夠維持一個比較整潔的環境。但是由於人天生就有惰性,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的室內其實還是比較雜亂,當然,遊客是幾乎不可能看到這種場景的。因此在日本的生活區其實該有的髒亂差還是會有的,只是不會出現國內那種那麼令人反感的情況罷了。再說,樓主那種圖片的程度,老實說我還真沒遇到過。無論是局部還是整體都能保持乾淨整潔。


小眼睛的日常

其實這和日本人不願意給人添麻煩的性格有關,日本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壓抑自身,顧及他人,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地鐵上發生過很多女孩子受侮辱而不敢發聲求救的現象。

若是你去到日本,你會發現公共區域非常非常安靜,安靜得可怕,人人都壓抑著自己,那種氛圍讓人窒息。這絕不是正常的素質之類,而是源於一種對於人性的苛刻要求,你如果去一家純日企裡上班,和日本人打交道,這種壓抑自己的人隨處可見,尤其以等級低的職工為首。

但是私下裡呢?我會告訴你這些在公共場合裡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在私下裡有多麼齷齪嗎?髒亂差是誇他們。我會告訴你我之前有認識的日企領導,每晚換一位嗎?還被抓過,整個天津都去遍了!北京有機會就去!

所以有人總說日本素質高,我只能呵呵,對其智商表示一下深深的懷疑,再思考一下以後該怎麼和這個人相處。畢竟只看表象的人,哎,可能就是沒見識吧。


大同莊園

提這樣的問題,恐怕是緣於對現在日本的不瞭解。

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 日本的道路也是沒有鋪設的,一下雨就會泥濘,房屋自然也比較簡陋。但歷史上日本人有忌諱“汙穢”的文化,民居大抵還都比較乾淨,也都有還算像樣的廁所(雖然在抽水便具引入之前難免會有汙臭),明治初年來到日本的歐美人,對當年的日本都不吝讚美之詞,中國清末的王韜,受邀去日本遊歷,也讚美日本人的乾淨。20世紀以後,日本的現代化建設漸漸顯出了新的樣態(19世紀時東京的新都市面貌尚未有充分展現),道路開始鋪設,上下水道也逐漸普及,尤其是戰後經濟高度成長之後,鄉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所看到的旅遊區,完全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個展現,並沒有經過特別的修飾。

我曾在日本的鄉村居住過一年(在長野大學任教,地名叫長野縣上田市下之鄉,有“野”有“田”有“鄉”,夠鄉下了吧),距上田市區7公里,我所租借的農家屋舍,門前是一條小路,路的南側就是廣袤的農田,再遠處是逶迤的群山,但是一樣的乾乾淨淨。有上下水道,有罐裝煤氣(裝在屋外,定期有煤氣公司來更換,不用自己操心)。從北邊的窗戶望出去,是一戶農家的屋舍,屋前有庭院和菜園,庭院裡種植著花草樹木,樹枝都經過精心修剪,秀美可觀。垃圾都要經過嚴格分類後定期投擲,路上幾乎不見果皮紙屑。我去過好幾戶日本人的家庭,都是窗明几淨,或許是因為有客人來而弄得特別整潔吧,我也不敢隨意揣測。2010年,我在神戶大學任教,住在六甲山上的一個普通住宅區,西側有一個小公園,本區域的老年志願者每月兩次對其進行清掃,平時無人管理,週末會有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在那裡玩耍,沒有人隨意丟棄垃圾。我居住過三個月以上的小城市還有愛媛縣的松山市(人口47萬),山口縣的山口市(人口15萬)以及上田市(人口15萬),我去過的小城市可謂無數,都是一樣的整潔乾淨,哪怕偏僻的小街小巷,一樣的潔淨如洗。倒是東京等大都市的鬧市區,會看見菸蒂和隨風飄蕩的小廣告,越是小巷,越是小地方,越乾淨。下一場大雨,只見潔淨的雨水嘩嘩流淌,幾乎不知什麼叫泥濘,皮鞋上沒有絲毫的汙濁。

當然也有不愛乾淨的人,我從電視中(只是在電視中)看到,有些年輕人的居所垃圾滿屋,也有極個別的老人(我想是病態的)撿拾垃圾放到自己的院子裡甚至公共過道里,屢勸無效。也有個別廢棄的廠房等地,比較荒蕪,也難免有廢棄物。但整個日本,總體而言,恐怕是亞洲、或許是世界上最乾淨的國家之一(我有去過被稱為花園之國的新加坡,恐怕整體的乾淨還不及日本,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有500多平方公里,而日本有37萬多平方公里)。因此大家看到的旅遊區的潔淨,並不是弄出來給遊客看的,這是整個日本社會的一個縮影。


復旦大學徐靜波

我沒有去過日本旅遊,但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過一些日本人,有學者,有商人,有普通的日本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們不僅素質非常高,有禮貌,有教養,有文化,而且對於自身的穿著以及周圍的環境,他們也十分注重,很難與外表光鮮、生活髒亂聯繫起來。

一個地方環境好不好,跟一個地方的人的素質有關,而環境維護和人素質的提升,又與經濟發展水平,雖然中國GDP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但從人均GDP來看,日本卻是中國的10多倍,我們必須時刻清醒地看到這些差距。

對於苦難的過去,我們不能忘記,但不能用這些苦難當作客觀看待事物的絆羈,因噎廢食,那不是一個正確的心理。


雲行雨見聞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好吧。

題主表述很有問題,容易誤導吃瓜群眾。日本整個公共環境都是十分乾淨的(關西可能稍微稍微差點),旅遊區和日本人生活去並沒有什麼區別,並且日本人也並沒有可以在旅遊區怎麼樣怎麼樣,在生活區又要怎麼樣怎麼樣。況且,旅遊區和生活區的界線十分模糊,不知道題主怎麼總結出來的這個結論。居然還有一群人煞有介事地進行分析,真是搞笑。

在日本生活這麼長時間,去過的日本普通人生活的地方要比所謂的旅遊景點要多得多,然而並無任何一絲這種體驗。反而愈發感覺日本的乾淨和整潔,是同質均等的。人多路寬的商業區旅遊景點很乾淨,鮮有人煙的小巷鄉下也很乾淨,甚至更乾淨。曾在京都某區的小巷裡閒逛,只是憑著自己的興致轉來轉去,越轉越深,卻越發乾淨和精緻。很多人家門前精緻的花草點綴和各有特點的房屋設計都讓人印象頗深。

順便說一句,日本的旅遊景點不僅門票便宜,景區裡賣的東西也與其他地方並無太大差異,很是良心。並沒有國內景點那樣,東西超級貴的現象。日本的世界文化遺產門票也就十幾塊錢,比日本人的最低時給(一小時工資)還要低,這在國內簡直無法想象。

建議來日本自由行的朋友,不要老圍著景點跑,也不要過於相信那些旅行日誌,抽出一些時間,去看看日本人日常的生活,去一些當地日本人去的地方,去一些不知名的小店吃頓飯,街角的小公園,隱蔽的小飯館,都有可能成為你旅行中的最美妙回憶。


所有關於日本的元素,統統在這裡。


小早川

這涉及到日本近乎變態的全民從小受到的自律文化教育,很多人誤解這是日本的文明溫文爾雅,可實際上這是等級社會的特徵,要求你絕對服從權威,對高等級階層絕對的恭順,並把這個作為做人的基本準則貫徹到每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哪個人稍有僭越就會面對社會同事同學甚至警察的責難和壓力,不服氣的話會被各個方面排擠,這表現在日本社會職場校園裡很多我們看來殘酷不近人情的欺凌霸凌現象,而在很多日本人看來卻是被害人有問題才會招致如此,所以屢禁不絕。

在這種我們看來令人窒息嚴苛的深層文化下,不亂扔垃圾是理所當然的社會準則,因此日本是沒有包山包海什麼都管,隨時在馬路上清潔的環衛工人的,有清理街道的地方也是社區甚至個人的自發行為。

收集居民生活垃圾也詳細規定按分類定時定點定指定包裝才能從家裡拿出來,指定垃圾袋賣得昂貴用於補貼垃圾收集處理費用 。扔大件物品傢俱所有電器都需要跟政府主管部門預約上門收集並徵收高昂的回收費,費用甚至會高於同類二手物品的價格,以至於你買這類大型物品時都不得不考慮回收成本,擅自投棄的話被抓到甚至會被判刑。

如此複雜的垃圾回收制度導致的就是很多獨居生活散漫的人很難把家裡的垃圾扔出去,因此你會發現很多日本人狹小侷促的住房裡常常堆滿垃圾。


光華

我說一下親眼看到的:市政設施和基礎建設不是很新,但維護很到位,也非常乾淨。比如說道路車線、斑馬線等等,很新、很清晰,也很人性化,比如專門有殘疾人車位。公共場所很少看到垃圾桶,看不到環衛工人,但非常乾淨,我進入生活區也是一樣乾淨。尤其廁所,乾淨舒適,都配有智能馬桶。我曾看到公交站一個工作人員手持夾子和塑料袋在已經很乾淨的區域找尋垃圾。更讓我驚訝的是這樣一幕:一輛汽車開到路邊超市,不是買東西而是將車內垃圾分類放入超市門外的幾個垃圾桶後上車繼續趕路。日本的路面的汽車也很乾淨。其實我感覺主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氣候環境,風沙塵土少;二是政府維護和監管到位,衛生責任落實的好;三是市民衛生意識強,沒有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其實我國的城市市政建設和設施近年來發展非常快,國家投入很多,比日本高大上,但如何維護好、如何監管、市民衛生意識如何提高是需要再努力的,如果這三方面做好了,我們會比日本更好!所以,我們要和政府一起努力,丟棄不好習慣和行為,發展我大中國!


布老虎44

日本旅遊區和生活區,只要是公共空間, 都十分乾淨,光鮮談不上,光鮮只是中國人,美歐人的愛好 ,日本人更喜歡低調,內斂。但是,日本人的私密空間 卻非常亂。乾淨也好,亂也好 ,不代表日本人有多麼高素質 ,日本人更喜歡亂,之所以保持公共空間乾淨,是強大的傳統和輿論的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這種無形且殘酷的壓力就是:不麻煩他人 不打擾他人。在日本,這是一條天律,從小就被告誡,絕對不能讓他人麻煩。沒人敢違背。違背這條天律,就意味著你會被排擠。日本是一個個圈子(小組織)組成的社會 ,任何事都要通過圈子,在這社會被排擠,就意味著沒有活路,家破人亡。這麼大的壓力下,誰敢在公共空間肆意妄為?但這麼大壓力,也就意味著日本人被壓得憋屈 ,甚至心理變態。所以,日本人變態的居多。奉勸國人 ,日本可以去旅行,你在他們的空間喧譁不守規矩,也不怕日本人排擠你。但你要定居日本 ,憑藉你中國人身份就無法獲得日本人的各個圈子接納,再加上你麻煩他人的習慣難改變 ,就更會遭到日本人排擠了,你會生活得非常苦悶的。日本人所謂的謙謙君子 ,高素質 是高壓所致 ,並非發自內心,只限於在日本人居多的社會 ,一旦來到日本人以外的社會,他們內心的苦悶和憋屈就會一股腦暴發,所以日本人自始始終在中國都是肆意妄為,現在日本人在中國也不老實。


白虎創業志

就是論事吧!去過東京的小巷子吃簡餐,去過日本鄉村裡吃拉麵,還有銀座繁華商業中心,隨手拍了些照片,好像沒有所謂的旅遊區。據說東京一天的垃圾,進行‘’處理‘’以後變成硬幣大小一塊結晶。要超過別人,我們還要努力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口水可淹不死人……





獅子王Montessori

現在網絡上充斥著很大一群日奸日吹,他們活躍在日本和中國這樣字眼的關鍵字中,其目的是打擊國民自信心和凝聚力,其言論看似客觀其實無比陰損,甚至答非所問強制灌輸,而且文本都是大致一樣的。大致都是一些關於國民素質和科技之類的,大家可以網上找找 這類新聞或者文章下,絕對有一群日奸在下面侃侃而談,而且文本出奇一致,希望大家可以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道貌岸然的險惡嘴臉。日本政客和日本人是一群及其陰損的人,看似光明磊落其實無不奸詐下流,國內民間吃過不少虧,宣紙瓷器農作物等等都是明面上的例子 ,政治上更是不用說了,例子數不勝數。看著日吹這些正面的文本誇讚他們讓人感到噁心,簡直是做婊子立牌坊之流。還有一些日本的所謂宅文化,簡直毒害我國青年 ,你想象一下一群二十幾歲的青年說愛著由畫筆畫出來的人物,其生活和思想充斥這些元素是件多麼可怕和噁心的事情。大家不要被他們汙染,我們在某些領域是較之落後一些,但是大家別忘了,這不是全面,只是某些領域,且我們一直在追趕。大家記住,我們國家的未來是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改變著她,但其中並沒有惡意貶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